APP下载

有关军旅诗词创作的几个问题

2015-11-14范诗银

心潮诗词评论 2015年2期
关键词:散曲军旅军人

范诗银

九·州·流·派

有关军旅诗词创作的几个问题

范诗银

内容提要:军旅诗是“诗言志”的最好载体,应追求雅与白的和谐统一,也要遵从格律有韵味,同时,军旅词创作最重胸襟怀抱,应有忠爱之心,悲悯之怀,缠绵之情。军旅散曲当用军人曲家之语。

国防大学中华军旅诗词研究创作院,采取一种漫谈的形式,每次请一、两名有成就的诗人,到我们的玉泉诗院,围绕军旅诗词研究与创作,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说己见,说真见;有赞许,有交锋。其情融融,其言切切,收获颇丰。去年秋冬以来,我们请词人王蛰堪、诗人王子江、曲人郭子翊先后来漫谈,卓见良多,共识良多。

一、军旅诗是“诗言志”的最好载体

诗性觉醒的军人,自会把报国之志付诸诗词创作。唐诗宋词中不少名篇,要么是军人所写,要么是写军旅内容。尤其在外敌入侵、社会动荡时期,期望社会太平呼声日高之时,对军人的期待和军人敢于担当的呼喊,就会发乎为诗,而且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诗人作诗,或理性规划式创作,依题材趣好,预先规划,分步实施;或感性随心式创作,随心缘情,有感而发,集腋成裘。大体说来,有的是由随意性走向计划性,甚至出了成系列的诗集;有的一辈子都跋涉于随意性的旅途,但也不乏散珠片玉。就大多数诗词爱好者以及诗词本质而言,因心因情因缘因时因事而写出诗词,而后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应是一种常态坦途。军人作诗,难以有规划地去做。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军队的情感,无时不萦绕于胸怀。但要有机缘,才能喷薄而出,发乎为诗。军人之言志,诗应是极好的载体。自《诗经》以来的有关征战、边塞等等与军队、军人有关的诗词,数不胜数,已成为军人言报国之志、抒家国情怀的历史写照。而到盛唐一代,边塞诗应势而起,与大唐帝国国势相呼应,呈现出蓬勃向上、磅礴豪放气格,并始而成为流派,成为盛唐之音的最响亮的音符之一,对诗坛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二、军旅诗应追求雅与白的和谐统一

诗的本质特征是雅言。孔子把《诗经》上的话界定为雅正之言,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正因其雅,并以此为典型特征,才区别于其他文体,被称之为传统文化皇冠上的明珠。我们院研究部主任陆宏兴认为,诗的雅,是雅正之雅,文雅之雅,雅致之雅。那催人奋进的浩然正气,芬芳惬意的清心之言,玲珑玉般的首首阕阕,使人在至正至美至纯的雅言感召下,精神上得到享受,情感上得到升华,诗之大雅成为人们精神生活微循环的活跃分子。军队工作与生活节奏快,军队文书以准确、简明为基础,而直白是写好军队文书的基本要求。由此文字习惯而延伸到诗词,直白就成了审美取向的基点。因此,直白与典雅的统一,对于军旅诗至关重要。典雅使军旅诗具有丰厚的诗味,直白使军旅诗能够反映军旅生活节奏及语言审美习惯,两者统一起来,构成军旅诗的一大基本特色。对此,读读流传上千年的军旅诗名作,这种感受是十分明显的。《诗经》、《楚辞》中的军旅作品,这一特点是显而易见的。至于边塞诗的代表人物高适、岑参,他们诗作中的这一特点更为突出。

三、军旅诗也要遵从格律有韵味

大凡写诗的人,起初多爱写七律。但越写越不敢写,越写感到越难写。就是因为看似简单、入门似的八句,里面的讲究太多,从遣词造句,到平仄对仗,特别是“八病”,束缚太多,越写越难。但是,写诗就是要从这些“束缚”中寻求“出道”,带着脚镣起舞,且舞出风采与特色。军旅诗也不例外。军旅诗只是中华诗词大家庭中的一员,有着共同的基因,共同的本质特征。比如七言律诗,就是在定句、定字、定声、定韵、定对的基本前提下,注入军旅气息、特色,反映军人思想、情感,体现军营氛围、节奏。并且以积极进取的态度,用新思维、新内容、新语言,追求军旅诗的时代韵味,创作出具有我们时代标志的军旅诗。军旅诗“出彩”重在内容。战争年代自不必说,和平时期也一样。军人自有着更为强烈的忧患意识,“睁着一只眼睡觉”,牺牲奉献的精神,报效家国的情怀,以苦为乐的志趣,自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闻言肝胆裂,应语拔刀起”,军旅诗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四、军旅词创作最重胸襟怀抱

词人应有忠爱之心,悲悯之怀,缠绵之情。有此,所创之词,格调自高。心系家国,以天下为怀;悲人间之所悲,悯人间之所悯:真爱真情赋以词。这样的词自是高格调之词,这样的词人自是有着大胸襟、大怀抱的词人。“词缘情”,没有真挚的感情写不出动人的词,没有浓烈的感情写不出震撼的词。我们院创作部主任张晓虹认为,填词要笔曲、情真,以委婉曲折之笔,抒沉郁真挚之情,爱是真的,情是真的,而且极为浓烈,浓得化不开,烈得收不住,自然地淌出来,炽热地喷出来,方为好词。这种“真挚”和“浓烈”,恰是军旅词的题中应有之义。忠于国家,热爱人民,是军人情怀的本色。将这种家国情怀寄托于词,那种爱之深、情之切,在牺牲奉献的底色衬托下,自有非同寻常的感人力度。读读岳飞的《满江红》、辛弃疾的《贺新郎》诸阕,就会深切地感受到。好词立意必定是新的。这个“新”,既出于“无”,前无古人;更趣向“高”,高旷阔远。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立意之新之高,无人能及。当年在重庆,那么多文人奉命制词抗衡,所作乏善可陈,其立意难及是最重要原因。

五、军旅散曲当用军人曲家之语

作诗有诗家语,填词有词家语。非此,则诗不像诗,词不像词。有的人学诗学词一辈子,这个问题没解决,还不是一个诗人词家。曲也一样,也有曲家语。非此,冠上宫调曲牌,也仍然不是曲。曲家语的突出特征有二:俗谐、白直。俗即通俗之语,谐即谐趣之语,家常话、平常话,方言、俚言,通俗易懂,追求的效果是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白即本色之语,直即率真之语,熟词成句,熟典旧事,极少浓缩,不事雕琢,凸显散曲质朴直率、天真自然之本色。散曲具有适应军旅需要的自身特点。散曲小令篇幅小,一首只有一段,在极短时间里即可读完一篇,适应部队生活节奏;直白的语言,说理明确,浅显易懂,符合准确简明的军队行文习惯;寓庄于谐,沉重话题能用轻松语言道来,而且晓畅明白,妙趣横生,适合部队集体生活审美需要;方言俗语,亦文亦俗,雅俗杂揉,可供选择的语言面比较宽,也有利于官兵文化欣赏多样化的需求。散曲题材有相当部分是适宜写军旅的。在元曲里,写景和咏史是重要题材。这方面,恰也是军旅散曲着力发挥的重点方面。军人的家国情怀,往往寄托于祖国的大好河山,寄托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尤其在和平环境下,杀敌报国之志,更多地通过对大好河山的赞美抒发出来,更多地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体现出来,并激励自己有所作为,在史册上留下关于自己的一笔。还比如歌唱男女恋情的题材,更莫过于写军人的恋情,才有十分深刻的两地相思,才有催人泪下的悲欢离合。试想一下,还有比军人恋情更值得歌唱的恋情吗?

每次与诗人们都谈到很晚。握别时,一弯月就斜挂在一缕云上,似弓,也似画角。那箭不知何时已射向远方,那角的沉鸣似乎悠悠传来。夜的喧嚣已然沉寂,军人依然醒着。有志于用诗来歌颂我们的军队,书写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梦的诗人们,结束了关于军旅诗的漫谈,用诗人之心期待着军旅诗乃至中华诗词的复兴,期待着中国梦的实现。

(作者系国防大学中华军旅诗词研究创作院执行副院长、《中华军旅诗词》执行总编辑)

猜你喜欢

散曲军旅军人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本期主题:军旅
节假日时的中国军人
传承和发展散曲风格与体式
散曲创作刍议
读散曲说散曲——《中华诗词》散曲栏目《曲苑新枝》琐议
军旅雅士
SKAP秋冬军酷系列新品上市
军人画军机(六)
散曲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化——第十二届中国散曲及相关文体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