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诗词由瞬间到永恒的蜕变

2015-11-14刘庆霖

心潮诗词评论 2015年4期
关键词:首诗诗词诗人

刘庆霖

心·潮·新·论

浅谈诗词由瞬间到永恒的蜕变

刘庆霖

记忆可以分为个人记忆、群体记忆、国家记忆、民族记忆。个人记忆和群体记忆只有进入国家记忆乃至民族记忆后,才能传播得更广泛、更长远。一般而言,多数作者都会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一种流传后世的期许。那么,在较短时间内创作出的作品如何能够长久地流传?个人记忆和群体记忆如何变成国家记忆和民族记忆?即诗词由瞬间到永恒的蜕变又将如何完成?有没有一些规律可循?通过我的研究和自身创作体会,我感到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一人之声音有百姓之声音

诗词创作是极其个性化的劳动,可以说,完全是诗人自己内心发出的声音。不可否认,几乎所有的诗人都希望作品一经面世,就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共鸣。这种认可和共鸣能够产生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二首》)这两首诗就与人们共鸣了一千多年,几乎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李绅又是如何做到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谈一下诗词的立意。诗词的立意,是诗词创作中关键的问题之一。做诗以立意为主,也是诗词创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可见,前人已把诗词立意的重要性说得很明白了。然而,诗词立意的方向性前人却很少提到。我们今天谈的“一人之声音有百姓之声音”,涉及到了诗词创作立意的总体方向问题。换句话说,诗词的立意应该有总体的方向,这个总体方向就是使自己的声音与百姓之声音相吻合,最好就是同频共振。

一人之声音有百姓之声音,我个人理解,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1.诗人所发出的声音应该代表多数人的声音。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很显然,这是一首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边塞诗。爱国主义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今,都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品格,也是大多数国民的共识。王昌龄在诗中发出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慨叹,至少有两个意思:一是盼望长期战乱的边关早日安定,百姓不再流离失所,大批征人也能够活着回来;二是盼望朝廷重用像飞将军李广那样的能人干才,少用那些无能之辈,从而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这两个层面的意思无疑都是多数人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这个“多数人”不一定都是普通百姓,它涵盖了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物。像这种爱国主义题材的诗,在我的军旅诗中也经常出现。如:“十年望月满还亏,看落梅花听子规。磨快宝刀悬北斗,男儿为国枕安危。”(《军营抒怀》)这首诗是书写和平时期军人情怀的。和平时期是指国家安定,边关无战事。此时军营生活也是最稳定的,“十年望月满还亏,看落梅花听子规。”有寂寞,也有诗情画意。然而军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也不应该忘记战争,居安思危是军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所以,有人说军人只有两种生活状态:战争和准备战争。“磨快宝刀悬北斗,男儿为国枕安危”,这是军人的职责,也是军人的襟抱。显然,这样的爱国主义是多数人的想法,至少也是多数军人所认同的。当然,诗中的声音不一定非要像这样抒发爱国主义情怀,具有极度的高尚性,只要能够代表多数人的情感和思想,就可以引起多数人的同频共振。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本是作者的才能得不到施展,仰天长叹的“牢骚”之语。但它道出了所有在逆境中跋涉之人的情感,尤其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几乎触动了每一个有抱负之人的心灵,不但在当时引起了多数人的共鸣,即使在后世也不断撞击人们的情感。这种发千古之幽思的作品,也是难能可贵的。

2.诗人所发出的声音应该代表底层百姓之声音。现在我们可以回头说说李绅的《悯农二首》了。这两首连《唐诗三百首》和《唐诗别裁》都不肯收录或不敢收录的诗,却穿越了千年历史时空,每每被人们提起。并选入当今的中小学生教材,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它代表了底层百姓之声音,在老百姓的心中一直传播着,从未间断过。真正的好诗,不是印在纸上,也不是刻在石头上,而是记在老百姓心里的。能够为底层百姓代言,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杜甫,他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以及“三吏”、“三别”等作品,不仅替百姓说话,而且能振聋发聩,引人深省。杜甫能够成为唐代诗人中两大高峰之一,也是与此密切相关的。

应该说明的是,诗人所发出的声音应该代表底层百姓之声音。这句话不是说“底层百姓之声音”与“上层统治者之声音”一定就是对立的;也不是说发“百姓之声音”就一定要揭露社会的阴暗面。那些直接表现百姓真实生活的诗篇,也一样是“发百姓之声音”。例如:“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其七)“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范成大《秋日》其八)范成大这两首诗写的都是“田园乐”,并没有揭露当时的社会阴暗面,而他诗中所发出的声音,又确确实实就是老百姓当时的真实声音。

有人说,我的诗以写性情为主,写的多是随时所感所悟,不是很刻意追求写什么。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我写诗和观察事物的视角与老百姓是一致的。我的军旅诗均是以战士的身份来写的。例如:“口令传呼换哨回,虚惊寒鸟绕林飞。秋山才褪军衣色,白雪先沾战士眉。”(《北疆哨兵》)“四月林中雪乍消,边风吹面绽新桃。翻山越岭军情急,溪水连冰饮一瓢。”(《巡逻》)“傍溪卧野草丛藏,犬吠远村声渐凉。日出待看军士相,半身尘土半身霜。”(《潜伏》)这些诗从站哨、巡逻、潜伏三个侧面反映边关战士的执勤生活。虽然俱用白描手法,却能表现边关战士平凡生活的艰苦,以及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此,这些诗也深受广大干部战士所喜爱。其中,《北疆哨兵》和前面提到的《军营抒怀》创作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两首诗传到部队战士的手中,曾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战士给我写信谈他们的感想,最多的一天我竟然收到25封信。

以上例子说明,诗人要学会在诗中替百姓代言,不用刻意,而是真实地表现。只要你的诗老百姓真心地喜欢,便不用担心它被时间所磨损。

3.诗人所发出的声音应该代表时代之声音。这个提法可能是给诗人出了个大难题。然而,真正的诗人无不是关心国家和民族利益,无不是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例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金国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其实,这是一个诗人代表那个时代发出的呼唤;是那个时代借诗人之口发出的呐喊。大家知道,陆游所处的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开封);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竟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百姓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陆游则是战斗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我们再看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写这首词是在1925年秋天。这一年,“五卅运动”震惊世界,省港大罢工也演变成十几个省的革命浪潮,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般地开展着。但是,这一时期的革命前途并不明朗: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没落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向的力量,这些问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所以毛泽东在词中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浩叹和诘问,既是抒发自己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也是为整个时代吹响了嘹亮的号角。这首词,包括毛泽东后来写的《沁园春·雪》(1936年2月作)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都是诗人代表时代发出的最强音。

二、一事之道理蕴千事之道理

说理之诗,几乎贯穿了整个诗歌的发展过程,具有悠久的历史。如《诗经·小雅·鹤鸣》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就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以它山喻它国,以石喻治国之策,谓借鉴异国的经验来治理自己的国家。自唐代以来,王之涣、杜甫、杜牧等大批诗人更是写了大量的说理诗,使其成为诗词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类别。然而,只有极少一部分作品流传至今,大量的说理诗在大浪淘沙中沉入水底,无声无息了。这是为什么呢?那些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我们不妨先看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之所以成为世代传诵的名篇,关键在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它形象地概括了高瞻远瞩这一深刻的哲理。而这个哲理又不仅仅适合于看风景,它是诗人对事物发展的本质认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即我们上面标题所说的“一事之道理蕴千事之道理”。曾经有人把这首诗改为:“白日依山脚,黄河向海边。欲穷千里目,登上巨人肩。”借以说明:要继承前人的传统,就要站在前辈大师的肩膀上高瞻远瞩,然后才能登上新的峰巅。其实,王之涣的诗不用改就包涵了这样的道理。那么,如何做到一事之道理蕴千事之道理呢?

1.以物理推事理

中国诗歌讲形象思维,无形象不吟诗,甚至连“风”这样本无形象之物也要借形象道出。如唐代诗人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在说理诗的写作上,前人一样是注重形象思维的,常常是以物理推事理,先写物后说理。例如苏东坡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告诉我们,观察事物的立脚点有别,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对于一切事物,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正如一句格言所讲:“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苏东坡并没有直接说理议论,他是借自己站在庐山不同位置看山得出的结果,形象地告诉我们: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有不同,他们看到的都是庐山,但又都不是庐山的真面目,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所及只是很小的局部而已。从另一方面来说,要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必须跳出当前的处境,才能豁然开朗。这样形象地写出事物的道理,既容易被人们理解,也容易被人们记住;而且,这个事理是从物理之中推演而来,脚跟立得稳,不易被推翻。所以,这样的说理诗词常常成为佳作名篇。在我个人的诗中,比较满意的一首说理诗是《观老者放飞笼中鸟》:“清晨老者立江浔,双手托飞绿鸟音。能使心空荡乌雀,朝天十指亦森林。”这首诗是五年前在吉林市居住时写的,它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诸多好评。尤其是“能使心空荡乌雀,朝天十指亦森林”,感动了不少人。一个叫许建国的诗人,专门以这首诗为例写了3200多字的评论,发在《中华诗词》2009年第1期上。实际上,这首诗的尾句是我坐公交车时突然在脑海中跳出来的,之所以把它写进《观老者放飞笼中鸟》这首诗中,就是要使这个说理性十分强的“朝天十指亦森林”,有一个形象去烘托它,让人们易于接受它。“朝天十指亦森林”其本身固然也有形象在内,但“十指”与“森林”毕竟差距甚远,想要人们接受它必须有“能使心空荡乌雀”的铺垫,而这一句又需要前两句的引导才行。这首诗是说:一个老者把笼中关了许久的鸟放飞了,能够这样做的人,他的心中一定有一片可以让鸟雀自由飞翔的天地;他的十指一定就像森林,可以供鸟雀们唱歌、歇脚、筑巢。当然这首诗在说理之外还有一种对生态保护的呼唤,希望人类与自然界能够共存共荣,和谐相处。

2.以事理演情理

说理诗既要以理服人,又不能空洞地说理。像“历览前贤家国事,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样的句子更像格言,而不像诗。原因就在于它只是空洞说教。好的说理诗应该以事理演情理,把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较好的结合起来,既要做到发人深省,也要做到感人至深。例如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个既动情又说理的句子,为什么放在诗的结尾来说呢?这是因为诗人要以事理来演情理,达到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的双重效果。诗中先是运用朝露日晞、万物春荣秋衰、百川东去不复西归三个事理进行铺垫,自然而然地勾带出尾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中心立意,既令人信服又令人感动。

在当代诗人中,善于在诗中说理者并不多见,而能够较好地运用“以事理演情理”这一方法的更是凤毛麟角。马凯先生当这其中之一。我们来看他的《裁书》:“环壁中央处处堆,忍心无奈下架谁。左筛右选七八册,放入筐中又取回。”这是马凯先生2007年1月写的一组《读书者言十首》中的第九首。诗中以从书架上往下“裁书”这一小事,写出自己爱书惜书的心境。全诗生动浅显,自然而然地把读者带入其境,竟不知是在说理。“环壁中央处处堆,忍心无奈下架谁”,不但书架上满了,连书房的中间也堆起书来,到了必须要有书下架的时候了。但是,让“谁”下架呢?当然应该是暂时不用之书,或是看起来不很重要之书。然而,这些书曾经是自己心爱之物,是自己亲自挑选的有用之材,怎么又忍心让它们下架呢!所以,作者将“左筛右选”的“放入筐中”的“七八册”欲下架的书“又取回”。对于“裁书”这样的小事,作者都做一番大的思想斗争,结果是作者否定了先前“裁书”的想法。因为在作者看来:书是要看、要用的,不是摆着的装饰品。如果要看、要用,就是多多益善,“书到用时方恨少”,宁可储而不用,不可用时没有。更重要的是,作者是以“裁书”来比喻机构改革中的“裁人”。以爱书惜书来比喻自己爱惜人才的情感心理。对于爱书的人来说,“裁书”是艰难的。将此理推及“裁人”也是一样的。我们不能不被这首以事理演情理的诗所动。

3.以比喻(拟)说道理

人们往往反对讲大道理,然而对“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样的说理之辞却能够普遍接受,这是因为其中运用了比喻之法。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是首讲大道理的诗,同时也是一首运用比喻之法较为成功的作品。所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把观塘得来的感悟,比喻作观书之法;或者说,把观书得来的感悟,用观塘的道理说出。使二者之间互为“喻体”,从而巧妙地说出一个人要有学问,不断进步,就必须读书,源源不断地汲取知识。否则就会像塘水切断了水源一样,变成一潭浊水,不能倒映出天光云影。用观塘比喻读书可以,用观塘比喻治理国家也情同此理。国家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就是要使一切好的东西像“活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进来,这样才能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政治、经济局面。用比喻来说理是这首诗的绝妙之处;从一事之道理能推及千事之道理,是这首诗的另一高妙之处。

我们很难做到像理学大师朱熹这样巧妙地运用比喻去说出千古之理,但其方法是可以借鉴的。我曾经有“路捆苍山唤自由”的诗句,是写在一首律诗之中的。这首诗虽然已经说出“大山”被山路“捆绑”着不得自由的道理。但因为直截了当地说理,诗写出了几年时间也没有在诗界引起什么反响。当我把这首诗的意思改成如下绝句时,便大不相同了:“一线阳光绕指缠,世间物理不轻言。薄云似被遮深谷,小路如绳捆大山。”(《杂感》之二)这首诗一出,便引起了诗词界的关注,尤其是结尾七个字,几乎所有读过此诗的人都能记住。原因之一,是这首诗运用形象事物来说理,“小路如绳捆大山”也唤起了人们深刻的记忆,这句诗本来就深埋在每个人的心底,只是偶然被我说出。原因之二,它是一种比喻。诗中只是说:宁肯去做“把阳光之线绕着手指来缠”这样无理又无用的事,也不轻言“世间物理”。“世间物理”只能用平常心去对待,你看那“薄云似被遮(着)深谷,小路如绳捆(着)大山”,多么的“不合理”,又是多么“合理”,这是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共同作用下的产物。然而,此诗究竟比喻了什么事物,诗中并未指明,只能由读者自己去想象、去对号,也许有许多答案。总而言之,每个读者都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理解诗中的“说理成分”,这就是运用比喻说理的妙处。

三、一时之性情存万古之性情

“诗主性情”的观点在清代初期便被提出来了,清初“性情”说的突出特征是“崇真”,将表达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放在诗词创作各要素的首位。到了清代中期,又有袁枚“性灵说”的提出,主张对人的自然本性的高度重视。不难看出,两个学说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都是主张诗歌的本质问题是书写个人的真实思想感情。这与“诗言志”并不矛盾,在当今也有其现实的意义。然而,如何把握个人之“性情”,让它既能体现每个作者的真实思想感情,又不至于变成“狂溢流荡的情感泛滥”。为此,黄宗羲指出“盖有一时之性情,有万古之性情。夫吴歈越唱,怨女逐臣,触景感物,言乎其所不得不言,此一时之性情也。孔子删之,以合乎‘兴观群怨’、‘思无邪’之旨,此万古之性情也。”黄宗羲对“一时之性情”的贬损当然不正确,但他提出的“万古之性情”对我们是有启示的。我们在写个人“一时之性情”的时候,不要忘记诗人还应该有关注社会,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还应该有“万古之性情”。纵观诗歌的发展史,优秀的诗人无不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当中,把“一时之性情”和“万古之性情”结合得很好的典范。

1.写个性之情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在《原诗》中说:“近时龙眠钱饮光以能诗称。有人誉其诗为剑南,饮光怒。复誉之为香山,饮光愈怒。人知其意不慊,竟誉之为浣花,饮光更大怒,曰:‘我自为钱饮光之诗耳,何浣花为!’此虽狂言,然不可谓不知诗之理也。”钱澄之这种强调个性的做法,也是受诗写“性情”思想影响的。是的,诗歌要表现真情,有真情才有个性,鲜明的个性才是诗歌的价值所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写自己的个性之情和个性诗歌呢?

一是以情感为依托进行诗词创作。就是写诗前不为自己的创作内容设定界线,跟着感觉走,总体有方向,具体无目标,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对于不想写的诗也绝不强作,不作或少作应酬之诗。例如,大约是十年前,我买到一本《聆听西藏》的散文集,忽然发现书中说的地方几乎兼备了我所追寻的一切。我反复地阅读,《那山像白色的火焰》、《走出阿里》等篇章不断地撞击我的梦想和灵魂。2003年、2009年、2012年,我三次去西藏采风。不仅如此,我在大约十年间还买了五十多本关于描写西藏的诗歌和散文纪实等书籍,进行详尽地阅读,有的书读了十几遍之多。在此基础上,写了一百多首西藏杂诗,其中如:“远处雪山摊碎光,高原六月野茫茫。一方花色头巾里,三五牦牛啃夕阳。”(《高原牧场》之一)“一念生时杂念沉,低头磕向日黄昏。以身作尺量尘路,撞得心钟唯自闻。”(《朝圣者》之一)有人说,这些诗代表了西藏高原的风格,写出了真感情和真境界,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是魂牵梦绕的情感所致。

二是以灵感为依托进行诗词创作。灵感是瞬间的情思,是最真实的情感,也是最个性的思悟。以灵感为依托写诗,就是提倡诗要有新发现,要是自己的真实感悟,绝不重复古人或他人的思想情感和立意观点,做到我手写我心,把写诗的功夫重点放在培养和捕捉灵感上。例如,有一次我登泰山看日出。是夜里登山,太阳出来之前到了玉皇顶。这时,我见山顶的人都争先占领有利地形,准备观看太阳出来那一瞬间的奇景,有的还把相机架在高地上准备拍照。我因为衣服穿得少,坐在一棵松树旁,掏出自带的二锅头来抵御山中的寒气。我边喝酒边用眼睛观察,寻思一会儿找一个什么地方观看这难得一见的泰山日出。说句实话,此时并没有想到写什么诗,可喝着喝着,心中忽然冒出一句:我何不让太阳赶紧出来见我!一首诗随之而成:“玉皇顶上雾初开,大小峰峦膝下排。稳坐松前倚石案,招呼红日见吾来。”(《泰山观日出》)这首诗在我写泰山的一组诗中,被认为是最好的,我自己对此也比较满意,原因就在于它来自灵感的发现,有了个性的思维在内。

三是以新的社会生活为依托进行诗词创作。为什么要强调以新的社会生活为依托,就是要求我们诗人的创作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将个性与社会责任感统一起来。2011年,《解放军报》和红叶诗社共同举办“首届全军军旅诗词大赛”,我的一首《松入风·边关潜伏》受到了普遍好评:“乌啼零落不堪听,夜半伏边庭。凉风吹拂钢枪管,刺刀上,一点流萤。蛛网分沾草露,界碑爬上虫声。风流年少亦多情,手握大山青。以身焐热边关土,五更时,撤走如星。脚印微芜月色,眼窝深陷黎明。”这首词是反映当代边防军人潜伏训练的,应该说就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军营生活。在这首词创作之前,我就想,虽然我已经离开部队五六年了,但我一定写一首自己经历过的军营生活的词作,以真实地反映当代军人的真实情感。词中写潜伏战士“界碑爬上虫声”的幽境、“以身焐热边关土”的豪迈,写早晨潜伏战士撤走时“脚印微芜月色,眼窝深陷黎明”的兴奋和辛苦,不仅独一无二也真实可信。有的人看别人写了好诗就感叹:“唉呀,我没有这个生活经历啊!”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先把自己熟悉的生活写好,这是每个诗人应该做的,而不是盯着别人的生活去写诗。

2.写群体之情

写崇高之情易于感人,写群体之情则易于共鸣。例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相思之情,人所共有,却难于表达。此诗的妙处,全在于托红豆,寄相思,象征比拟,言近旨远。故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首先,群体之情要写出新高度。否则就会淹没在浩瀚的诗歌海洋之中。2002年,中华诗词学会与红豆集团联合举办了一次“寻找当代王维”的红豆诗词大赛,共收到同一主题的诗词三万多首。十年过去了,能够让人们记住的寥寥无几。而真正有高度的却被人们记住和传诵着。如甄秀荣的《送别》:“南国春风路几千,骊歌声里柳含烟。夕阳一点如红豆,已把相思写满天。”这首诗前两句写“南国春风”的天气里,在“骊歌声里柳含烟”的幽雅环境下,诗人送别远行的亲人(或朋友)的情景。自古别离惹相思,情愈浓相思愈重。也许在远行之人欲走未走之时,也许在远行之人走了之后,诗人突然看到了红红的夕阳和满天的霞光。这时,诗人灵感忽现:这又红又圆的夕阳多像一枚红豆啊!这满天的晚霞不正是它替我传递的相思吗?诗的三、四句宏阔、自然、新奇、耐人寻味,在王维诗之后,又开拓了写红豆之诗的新意境,提升了这类诗的高度,实为写群体之情的神来之笔。

其次,群体之情要写出新角度。写群体之情也不是说对于某类题材的诗要有意为之。诗写“性情”的本身,要求我们要用真感情去创作,而有意为之的诗词往往会因为缺少真情而干瘪。即使是真情而动,选择了这样的题材,如果不能在高度上胜人一筹,那就应该选择一个新角度去写,以求不与他人雷同。例如,军旅题材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内容,在我二十几年的诗词创作中从没有间断对军旅诗词的追求,我总是希望在这类题材中找到新感觉和新角度,再多写一些军旅诗。最近,我写的一首《鹧鸪天·雪地巡逻》就找到了这样的新感觉:“雪覆冰封熊已藏,山峦野路俱茫茫。易溜鞋底知凉透,难拉枪拴疑冻僵。风刮脸,气成霜。唯留火焰炽胸膛。男儿要用沸腾血,提炼心温供太阳。”在写这首词之前,我已经写过两组《雪地巡逻》了,因此可以说,这首诗是用一个新角度写了一个旧话题,这个话题就是:军人的价值在于奉献而非索取。老生常谈关键是要谈出新意境。这首诗写军人乐于奉献的精神时,想到:“要用‘心温’给‘太阳’供暖,而非一味向‘太阳’索取‘温度’”,意新而境高,可以说是前人从未用过的新视角。由于视角的全新,虽然语言比较平淡,但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再次,群体之情要写出新内容。世间表达情感的诗很多,但主要是亲情、爱情、友情、同志之情四大类,除此之外,很少见到表达既不是亲情,也不是爱情,还不是友情,更不是同志之情,只是一种短暂的萍水相逢,一点淡淡相见愉悦之感,或者一首把对方作为“风景”欣赏的诗。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很多时候都是短暂的一瞬,相视一笑,或者一个温暖的眼神都能给对方以愉悦的好心情。前些日子,我偶然中得了《雨中偶得》,就是这方面的内容。诗为:“相对无它愿,心中一梦生。如檐刘海下,躲雨到天晴。”“发辫与风齐,回眸一紫衣。观君酒窝里,有我梦涟漪。”这二首诗是在雨中候车时,看见一位女子整齐且突出如檐的刘海、长长的发辫和深深的酒窝,想起小时候在屋檐下躲雨等情景,写了此诗。不知为什么,今天人的交往,尤其是男女之间的偶遇,常常是漠然或冰冷的,很难看到古人之间那种纯真的交往:“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舟暂且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曲》)我在这里并不想过多地讨论人与人的交往方式问题,我想说的是,群体之情还有许多领域没有被人开拓,诗人的视野应该更加宽广。

3.写崇高之情

性情是诗歌创作的本体,诗歌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但这并不妨碍诗人书写崇高之情。因为,崇高之情原本应该是诗人具备的。书写崇高之情也应该是诗人真情流露的一部分。例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一种崇高之情,同时也是范仲淹思想情感的真实写照。

写崇高之情的诗,在古今诗集中比比皆是,远的不说,单看清末至今,就有许多优秀之作。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五,这首诗许多人都很熟悉,但也不等于真正理解了它,我们不妨从新的角度加以认识它:“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因才华得不到施展,事业前途毫无希望,放弃了在别人看来还很荣耀的礼部主事一职,在浪迹“天涯”的途中写了《己亥杂诗》315首,这是第5首。龚自珍能够在自己“浩荡离愁”,独执“吟鞭”指向“天涯”的不得志之时,写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见其思想格调的崇高。也许写这首诗是在落英缤纷的季节,诗人触景生情而作。但诗人能把自己比作“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落红”,实是内心崇高情感的体现。龚自珍是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虽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一潭死水般的晚清朝廷,可他依旧希望社会发展进步。所以,他又在《己亥杂诗》第125首中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又是一首体现其崇高思想情感的绝唱。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也是这样一首佳作:“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于1902年在日本写了这首诗。当时正处于封建朝廷摇摇欲坠,人民群众尚未觉醒之际,而国家又不断受到列强的瓜分和蹂躏。当此时,鲁迅能在诗中说:我的内心无法逃脱箭矢一般飞来的外部刺痛,祖国正处于暗淡的风雨飘摇之中,更何况同胞们还未觉醒。我多想通过“寒星”传达我此时的想法给祖国人民啊,我要把一腔热血全部献给我的祖国,使它早日脱离黑暗,走向光明。这是多么动情又是多么崇高的思想表达啊!历史证明,这种表达是极其真切的,鲁迅也用毕生的心血实践了这一承诺。

写崇高之情,不一定非要写自己,赞美他人的崇高和美德也是一种写法。如:“塞边飞将鬼神惊,策马黄沙万里行。名重难封又何憾,男儿光彩照长城。”(《汉将李广》)这首诗通过赞美古代守边名将李广,来抒发作者的情感,使自己的情感与诗中人物相吻合。这也是一种书写崇高之情的妙法。须要强调的是,写崇高之情的关键在于诗人平时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为、情感格调。平时思想格调不提高,写诗的时候是表达不出崇高情感来的,即使是勉强地做出来,也不是真实的,必定不令人信服。就像汪精卫写爱国诗一样,只能被人们耻笑。

以上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诗词从瞬间到永恒的蜕变问题,试图找出它的基本规律。由于篇幅较长,有些地方不能再展开细谈,还望大家能够举一反三地去理解。同时,不确切的地方请给予指正。

(作者系《中华诗词》特邀编审、《中国诗词年鉴》副主编)

猜你喜欢

首诗诗词诗人
《上课没人抢》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诗人”老爸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愤怒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