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中感知诗歌的力量
——《诗行天下》总导演感悟
2015-11-14徐洁
徐洁
社·会·诗·声
在行走中感知诗歌的力量——《诗行天下》总导演感悟
徐洁
人们所沉醉的“传统诗词”,我觉得,就是三样东西:品读前人旧作、写内心感受之新作和沉醉前两样之中的作品。这些东西就像酒壶,是诗人们用来灌注日常烦恼的容器。
有时我会为深入一个全新领域而高兴,正如创作十集纪录片《中华文明》的三年,《千年敦煌莫高》的四年或是《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的三年,深入的原因本是工作,可无论多么深入,总还是会以传播思想与普通大众作关联。我发现诗人离开现实以后,有着同样的心情,不过他们所沉醉的是古人情怀与自身志向的关联,而过程同样是非常孤独的,烈日繁星周而复始,梦中初恋的姑娘如梦似幻,触手可及的劳顿孤苦,让诗人踉跄着直奔桃花源而去……一路之上,比华发初生更灼热的,是精神孤独的根本苦痛。
我知道,我所关注与比较的与诗人的理想境界不同,所以我不可能比诗人更接近诗意的根本,也没有他们清晰。诗人们很容易从日常走掉,沉醉于沉醉,两件事互不打搅,松弛,安闲,生命力旺盛。即使在车轮滚滚的人山人海,灵魂也不会无精打采,内里裹着沉默之火,表面游荡着烟,也并不期待什么机缘,一丝灵机,说来就来,随处飞扬。
2013年根据中央领导指示,接手编导拍摄十集纪录片《诗行天下》这样一部以“传统诗词的当下性”为核心的纪录片,让我倍感任务的艰巨。除了技术上的表现,我想寻找一种新颖别致的方式外,更为困难的是,面对鲜活的诗人个体、面对浩瀚的中华诗词海洋,我们好像是一群来到宝殿而无从登堂入室的游子。我们设想了种种电视艺术表现手段,都好像难以妥帖地传递诗歌精神,在广泛地讨教各位诗词专家、接触爱诗的人后,我们深切地感知到:诗歌是一种文化,它已经浸润到许多人的血液里;诗歌是一种精神,它可以在我们最柔懦的时候撑起想象的天空;诗歌又是一种物质,它总是以一些物化的形式存在我们身边。白天脚步匆匆,耳边回响的是经史子集不绝的吟唱;夜晚抚摸灵魂,心中常常漂浮起唐诗宋词如歌的旋律。
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诗行天下》纪录片,共分五个主题,这只是一个叙事的角度,不能代表与中华文明共呼吸、同命运的诗词的全部,它是神秘冰山的一角。《山水记》中,我们说“诗是故乡”;《云之南》中,我们说“诗是情歌”;《下江南》中,我们说“诗是寄托”;《边塞行》中,我们说“诗是远方”。这么多的比喻,其实是想说一句话:诗是当下的生活。
向传统古典诗词致敬
《山水记》以“桂林山水甲天下”诗句探寻为节目的主体结构,从拓碑人的发现,完整记录这句诗的石刻开始;而在《下江南》中,我们从扬州广陵刻印社一名雕版师傅的故事开篇。这样一种巧合,暗合了传统诗词一种常见的传播方式,即刻印成书。片中介绍道:唐代有一个诗人叫元稹,他在给白居易诗集作序时说道:“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余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书模,就是雕版。雕版印刷是我国古代重要发明之一,而在这一伟大的发明之前,源远流长的中华诗词早就在书写自由的心声、描摹壮美的自然。
在向传统诗词致敬的过程中,传统诗词以它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总能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无限生机。江苏有一位叫胡淼的老先生,1961年从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毕业,长期从事农林作物病虫鸟兽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研究等工作,成果斐然。就是这位农学专家,前几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诗经”的科学解读》一书,这本“以科学知识为解读《诗经》的钥匙”的书,从《诗经》305首诗篇中,梳理出“有141篇、492次提到动物,144篇、505次提到植物,89篇、235次提到各种自然现象”这一数据,让习惯从赋比兴角度“翻译”《诗经》的文学工作者,有了另一种解读的方式。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参观过程中,习总书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一天,适逢《诗行天下》正式播出,作为一名电视人,更感觉肩上的责任重大。
用心继承优秀的文化
古典诗词和现代新诗的优劣争论,从“五四”时期以来,就是一个纷扰不息的话题。在《诗行天下》前期组稿过程中,我们采访接触了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诗词研究会,以及大学教授、工人、农民、出租车司机、打工者等共百余爱诗、写诗的人,尤其强烈地感觉到,古典诗词和现代新诗就像是一条河流的两岸,诗人们在河的两岸诗意的栖居着,创作激情不减。
在诗歌的国度里,中华文化独特的底蕴与情怀,一直在繁衍生长,泽披后裔。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如何继承的问题。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我们更多的是考虑诗学传播的途径、方法。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诗词文化传播的大众性特质更为明显。纪录片《诗行天下》借助了国家传播平台,收视率良好。与之相连的是,在纪录片开播前后,我们通过微传播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和受众的互动。在媒体高度融合的环境下,我们考虑的是怎样加强与中华诗词学会各地会员的联系,怎样搭建更为快捷、便利的通道,使诗学的传播更具互联网思维的特征。在微信圈里,有两个有关诗歌的公众号颇受欢迎,一个是“读首诗再睡觉”,另一个叫“为你读首诗”。声情并茂的诗朗诵,每日准点到达,诗学的传播无处不在。这两个微信公众号,使诗歌的传播直接到人,这提醒我们,诗学传播一旦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便将产生巨大的能量。
在行走中呼唤诗意的生活
系列纪录片《诗行天下》筹备近一年时间,四个摄制组跨越9000公里,行走10个城市,纪录100多人的讲述与感悟。由此,我们认识、纪录了许许多多爱诗和爱生活的人们。做这类“心尖”上的节目,没有做“舌尖”上的节目一下子就有轰动效应,但正如胡占凡台长在《诗行天下》开播仪式上所说的那样:
语言文字是流淌在一个民族血液当中的文化基因,汉字、成语、谜语,之所以能够通过电视屏幕在当下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智慧和思维密码,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而诗词恰恰是中华语言文化经典当中,最具逸韵、最为美丽的一抹彩虹。如何完整的传递诗词之美,如何从美的角度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美的文字来融合中华文化的思想深度、历史厚度和当下社会时代温度,用美的力量去叩击人的灵魂,叩击时代之门,是中央电视台创作十集纪录片《诗行天下》的初衷。
2014年9月9日,十集纪录片《诗行天下》如期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晚间播出,社会各界悄然掀起了关注诗歌的舆论高潮。新华社、《光明日报》、国务院参事室官网等多家媒体对该节目进行了报道和评论;央视网每日同步播出,最高同时在线3万人,视频播放次数8万次;同名专题浏览多终端累计独立用户9千人;截至2014年9月18日,百度搜索“《诗行天下》”相关结果42万、相关报道约1万多篇,央视网微博“诗行天下”话题逾万条,活动官方微博总粉丝数六千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平均收视份额0.39%,平均每晚节目播出时有三千多万观众在电视机前实时收看。
《光明日报》刊登了题为《〈诗行天下〉展示中华诗词恒久魅力》的消息。新华社深度报道节目播出消息并评价:“该节目借中国山水城林抒怀,向古典诗词致敬;同时关照古典诗词的当下性,零距离走进平凡爱诗人们的生活中,以平民故事讲述每个人心里都有的诗情画意,于细节处发现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化时空》节目对《诗行天下》主创人员进行专访,并面向中国台湾进行同步播出。《中国电视报》连续四个星期,从主创专访、观众反馈、专家点评等角度对节目进行深度报道。
在观看节目后,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先生指出:“《诗行天下》画面唯美,情趣高雅,不仅具有美感,更具有认识和教育作用。”中国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表示:“《诗行天下》是同类传统诗词节目中最出色的作品。”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周笃文先生说:“作为终身从事诗词文化的教育工作者特别受感动,节目具有新颖的浪漫主义情怀,特别是山水雅集,在中国美丽山水中,将传统诗词进行精美无比的现代化处理,引人入胜,令人难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跃进说:“我们的文学史教学将来就应该像《诗行天下》一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广州大学教授曾大兴表示:该片首次采用诗歌地理的方式既具有创意更是智慧的选择,文学史是黑白之学,而文学地理是色彩之学。目前,还未发现比这更好的角度。初次出手就有如此境界难能可贵,非常期待科教频道下一部作品。
《诗行天下》的成功就是中华传统诗词在当下诗意存在最好的说明与见证,这更加鼓励着我们,肩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心怀诗歌的情怀,行走天下,在寻找传统诗词与当下生活美好关系之际发现、挖掘诗歌的“行走之美”。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不断受到新的启发,正如唐宋时期那些才子壮游大好河山,写下千古传唱的诗篇。那个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但因为祖国地大物博,诗歌风格的多样性以及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很突出。如果我们沿着地理这条线进行梳理,我们会发现诗歌地理中的文化归宿,是可以开发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精神标杆的。陈丹青说:艺术家是一个城市的“春梦”,那么,诗人就是一个城市会呼吸的灵魂。如果借助移动互联网手段,串联起诗意的生活,就有可能描绘、营造出一个城市的最美风景。这也是美丽“中国梦”的一个有机构成。
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诗歌,并要在中央电视台这样一个国家传播平台上进行推广,需要巨大的拍摄制作成本和有效的资源配置。在诗歌刊物日益萎缩的今天,只由一家传媒哪怕是“高举高打”,传播的力量也是单薄不够的。如何进行有效资源整合,结合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打造具有中国气派、中国味道、中国特色的“诗歌系列”,在形成社会热点的同时,让美好的诗歌创作、欣赏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文化现象,将是未来值得我们共同努力实现的,事关民族未来的伟大事业。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诗行天下》总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