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上市公司的融资担保与金融发展及产权性质研究

2015-11-14沈其超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3期
关键词:产权性质金融发展上市公司

沈其超

摘 要:对于中小上司公司而言,银行贷款在其融资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中小上市公司在进行融资时就会涉及到融资担保问题。本文主要是从中小上市公司出发,研究了融资担保与金融发展以及有着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之间的关系,这对于促进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融资有着至为关键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担保;金融发展;产权性质

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特别是在企业刚成立初期,资金来源渠道少,融资困难。而在中小上市公司中,银行贷款是最为根本的资金来源,对于中小上市公司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性的影响作用,而且由于银行贷款所获取的资金总额占到了中小上市公司资金来源总额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这些中小型公司能否得到银行长久而稳定的贷款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但是银行和公司二者间有着非常突出的信息不对称性,因此银行信贷机构出于降低风险的目的,一般都会提出较为严格的信贷条件,要求中小上市企业具备一定的融资担保能力。在融资贷款中,贷款担保是决定银行向企业进行贷款的重要原因,如果企业不具备优秀的担保资格,那么企业也难以获得银行的大量贷款,从而制约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目前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贷款状况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其担保贷款所占据的比例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多,而同时也有很多公司是因为无法满足银行所提出的担保条件不得不放弃贷款,最终也影响到了公司的投资机遇。在贷款担保中,对于公司的信用风险以及道德风险是银行最为看重的因素。反过来看,中小公司信用风险与代理状况都和周围环境氛围联系非常紧密,尤其是在金融市场可以有效减少银行与公司二者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帮助银行进一步控制贷款风险的情况下,所以从中也可以看出金融发展在中小上市公司的融资担保中也是影响非常深刻的。

金融市场整体水平提高能够显著降低政府在经济市场中的干涉作用,因此也就有可能会使得国有企业在进行贷款时要有更多的担保。对于金融发展以及产权性质在中小上市公司银行贷款融资担保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还可以更好地理解银行在贷款之前所做的监督工作目的。所以文中也是对于中小上市公司在融资方面的担保与金融发展以及产权性质间的关系与影响进行了研究。

一、中小上市公司对外融资担保所存在的问题

1.融资担保风险大

在中小上市公司发展中,对于融资担保现象非常普遍,而且所需要担保的资金总额也较大,也就难免会出现一些由于融资担保而引发的资金风险问题。而对于目前我国的中小上市企业发展状况来看,融资担保风险也成为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甚至会影响到公司的长远发展。

2.存在着擅自对外进行担保现象

从规章制度中来看,上市企业需要经董事会研究决定之后,才能提供对外担保服务,但是目前在我国很多中小上市公司中,存在着一些企业董事长或者是总经理不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就擅自对外提供担保服务,同时对于所提供担保服务的对象企业也不加考察,所以也为中小上市公司的资金管理方面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使得公司整体利益受到损害,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公司在内部管理方面所存在的漏洞。

3.部分中小上市公司的融资担保期限过长

在中小上市公司中,有些企业对外提供担保期限太长,甚至有的高达十五年。而当今的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企业也难以保证在未来十几年里可以稳定发展,即便是那些被担保的企业现在运营状况还可以,也难保十几年以后还能不能良好发展,因此担保期限太长对于上市公司本身来说存在着太大的风险,可能会发生的突发状况也多。

4.担保信息披露不够全面

由于中小上市公司在进行对外担保时,信息披露不够详细全面或者是忽略了一些重要信息的披露,所以也为公司在判断风险时产生了很多障碍。如有很多上市公司并未对于具体的对外担保形式进行说明,担保形式是抵押还是个人保证,是一般保证或者是连带责任制形式的保证,这些内容信息都不明确。同时也有一些公司期望所担保的企业也可以提供相同的担保来作为保障,然而实际上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等形式的担保无法起到很好的风险规避目的。此外,有很多企业往往分不清贷款期限和担保期限二者间的区别,按照相关的担保法与司法体系规定,一般的融资担保期限为贷款到期之后的两年时间。

二、中小上市公司的融资担保与金融发展、产权分析

1.中小上市公司融资担保影响因素

对于上市公司融资担保进行分析,可以将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成以下几个方面:信用风险、道德风险以及选择风险。对于银行金融机构来讲,融资担保可以有效降低信用方面的风险,从而尽量减少各种损失。如果公司出现违约现象,那么银行能够从融资担保中得到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担保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公司所存在的逆向选择风险。因为银行与上市公司之间有着很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银行也无法事先获知申请贷款的公司整体质量水平,而如果是自身很优秀的公司就可以运用担保形式来表达出其所具有的实力。一般来看,经济实力不足的中小上市公司在进行融资贷款过程中出现违约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如果有违约情况发生,就会收到很大的资金损失打击,所以自身比较差劲的上市公司在进行融资担保时所需付出的代价相对较高,所以也不太愿意提供担保。因为融资贷款一旦出现违约情况,那么上市公司将不得不承受各方面的损失,所以相对而言融资担保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出现道德风险的可能性。通过贷款担保能够有效阻止企业投资那些存在着相对较大风险的项目,同时可以鼓励公司加强自身运营,提高偿还贷款的能力,从而使得公司的发展目标与银行的经济利益朝着一个方向前进。

2.金融发展与中小上市公司担保

在上市公司融资担保过程中,金融发展与信用风险、道德风险以及选择风险之间联系非常紧密,而一个高质量的金融体系也能够有效降低银行所要求的融资担保水平。高质量的金融体系也可以有效提高金融市场整体环境的透明性与公开性,使得声誉方面的机制不断得以完善,这样公司如果出现违约情况,那么不良记录就会使其无法再从任何一个银行金融机构中继续得到贷款,或者是银行会对其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如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担保与贷款利率等。所以,如果金融市场整体质量都很高,那么上市公司也会更加注重自身声誉发展,尽可能避免出现违约情况,以此来降低由融资所产生的信用风险。通过相关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公司与金融机构二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也就起到降低公司选择与道德风险的作用。

3.中小上市公司产权性质的影响

在中小上市公司融资贷款过程中,不但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同时还会在很大范围内收到产权性质的影响。和一般的民营类公司相比较起来,国营类的公司有着预算方面的约束,因此政府也不得不通过银行贷款的形式对于国企进行补贴。国营企业不论是在信贷准入、期限还是在贷款利率方面都非常有优势。而从根本上看,因为政府在银行的贷款政策方面有所干预,所以就导致国企在银行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时所需要提供的担保要远比中小型上市公司少得多。另一方面,金融发展会阻碍政府对于金融机构进行干预,所以就导致在金融发展整体质量都很高的地方,银行的产权较为清晰明了,而同时银行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政府也不太便于对银行机构的贷款业务加以干预。由此看来,金融发展在国企融资担保方面有着两个截然不同方面的影响,一是金融发展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性,从而促使国营企业降低担保金额;二是金融发展又会阻碍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信贷干预行为,所以国企又必须要有更多的担保。与中小上市公司不同,金融发展对于国企的融资担保影响最终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决定的,倘若前者占据主要地位,那么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融资担保就越少;而后者占据主要地位时,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融资担保也就越多。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金融发展对于中小上市公司中的融资担保方面的影响可以进行正确的评估、预测,也就是金融发展整体水平越高,那么中小上市公司所需要融资担保的贷款金融也就越少。但是对于产权性质不同于民营企业的国企而言,金融发展与融资担保二者间的关系则并不明确。

三、中小上市公司融资担保风险控制方法

1.降低信息不对称性

美国主要是运用信息披露制度、融资担保评估制度作为基础来进行交易,日本所采用的则是将主办银行作为基础的交易方式。因为公司与主办银行二者间互相了解非常多,而且关系也非常紧密,所以也就可以极大地降低信息不对称性,也就简化了融资过程的审核与管理程序,同时也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支出。这两种不同的制度都可以被我国银行金融机构所借鉴吸收。

2.强化对于上市中小公司内部的控制

美国从不同银行所提供的融资信贷经验与业绩来看,将进行融资担保活动的金融机构划分为首选金融信贷、注册金融信贷以及普通金融信贷几类,同时也运用了不同的审批手段。在首选金融信贷中主要是来自全国最为优秀的金融机构,可以自行进行金融担保,但是可以担保的比例比较低。而注册金融信贷则是对于那些符合贷款条件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贷款担保金额不得超过总额的三分之一。在普通金融信贷中,金融担保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批,只有审批通过才可以进行担保贷款。我国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我国中小上司公司的具体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

3.吸收借鉴国外风险控制经验

在中小上市公司融资担保发展方面,国外企业特别是美国日本等国家发展的较为成熟,而且也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风险防控措施,因此我国也可以解决国外先进的风险控制机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1)建立起反担保机制来转移风险。反担保主要是根据上市公司要求所提供一定的保证人或者是担保品,而反担保机制一般是对于那些融资金融较大的企业有所要求,对于自身贷款数额较小的企业则可以免除这一要求;(2)建立起担保再保险机制来降低风险。日本的信用保障协会与上市公司签订了一系列相关的保障合同,而且上市公司需要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的保险费,从而也就极大地降低了融资担保风险。

4.完善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制度

可以按照风险性质将风险补偿分为内部补偿与外部补偿两部分。在外部补偿方面主要是指政府每年拨出一定额度的资金用于补偿担保机构所遭受到的损失。尽管外部补偿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担保机构的担保风险,但是中小上司公司还是要偿还所有的借贷资金;内部补偿则是建立起风险准备金机制,运用风险准备金来尽可能地弥补担保机构的经济损失。

5.将监控与咨询二者结合起来

融资担保机构不但要具有担保、信贷咨询以及监控融资项目的职能,同时还要起到中介的作用,可以给中小上市公司提供更多的咨询服务,要能够及时发现信贷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解决。如在美国设有专门的信贷机构服务队伍,主要由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干部以及技术人员构成,专门为那些中小上市公司提供运营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

四、结论

总而言之,金融发展能够有效降低中小上市公司与金融机构二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从而促使中小上市公司获得更多的融资贷款。同时产权性质不同的公司在进行信贷活动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担保要求,而金融发展则可以有效降低政府的干预性,减小中小上市公司与大公司在进行融资时的差异,这对于中小上市公司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沈红波,廖冠民,曹军.金融发展、产权性质与上市公司担保融资[J].中国工业经济,2011,06:120-129.

[2]周振平.产权性质、内部控制与公司债务融资[D].西南财经大学,2014.

[3]周运兰.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和股权再融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

[4]肖金桂.金融发展因素对上市公司银行信贷融资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5]赵治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

猜你喜欢

产权性质金融发展上市公司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董事—经理兼任影响企业投资效率了吗?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邮政金融应对互联网冲击的对策探讨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
信贷政策、产权性质与资本结构关系
会税差异与产权性质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