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阳经“是主所生病”释疑

2015-11-08王朝阳袁亮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阳明胃三阳循行

王朝阳,袁亮

(1.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 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在十二经脉的“是主所生病”中,《灵枢·经脉》中对六阴经的描述比较统一,“是主所生病”即是各经脉所属的各脏所生病,如手太阴肺经是主所生病即是主肺所生病。而对六阳经的描述却不统一,不说主各属腑所生病,而分别用六阳经是主“津”、“液”、“气”、“血”、“筋”、“骨”所生病代替,故常常让人疑惑费解。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系统是人体的功能气化通道,并且和人体的解剖结构密切相关。“是主所生病”是用来概括本经脉所主治的各种病症。“是主所生病”是涉及经脉循行所过躯干四肢和组织器官相关疾病。因为六阴经主要循行下肢内侧和胸腹腔内相关脏腑,所以直接用各所属的脏名来命名这是合理的。但是六阳经中,手三阳经因有穴通路不过相应的脏腑,故“所主病”仅仅是经脉循行所过上肢头面部位疾病而无脏腑病症的描述尚可理解,而足三阳经经过相应的“腑”,依然不用“腑”来阐述“是主腑所生病”,反而分别用“血”、“筋”、“骨”来概括命名,就难免让人疑惑。因此笔者针对此疑惑,试图从六阳经经脉循行、经脉气化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伤寒论》、《黄帝内经》,相互参照印证,拟对此疑惑加以合理解释。

1 阴阳学说中命病命位的原则

中医学以阴阳气之多少来命病命位。《素问·至真要大论》:“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分也,地气主之。以名命气,以气命处,而言其病。”即人体中每个部位都含有阴阳气,只不过性质不同,多少而已。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外、表属阳,内、里属阴。阳经循行人体外侧,阴经循行人体内侧,邪气中人,阳邪多中于外、表,阴邪多中于内、里,故阳病多在外在表,阴病多在内在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留于腑,中于阳则留于经。”邪气侵袭人体时,侵犯阴经则容易留滞于其所属的内在脏腑发病,故六阴经“是主所生病”分别为所属五脏病变;侵犯阳经则容易留滞于体表的阳经循行所过部位发病,故六阳经“是主所生病”以体表外经病为主。所以,用对应的“腑”不能概括六阳经“是主所生病”的病候主治及病机特点。而《灵枢·经脉》用“津”、“液”、“气”、“血”、“筋”、“骨”主六阳经所生病似乎更能体现其病候及经脉循行和经脉气化特点。这其中,足三阳经所用的“血”、“筋”、“骨”与手三阳经所用的“津”、“液”、“气”又有所不同,各成体系,具体分析如下。

2 足三阳经用“血”、“筋”、“骨”主所生病释疑

“筋”、“骨”属于解剖结构范畴。同时在中医学气化的范畴里代表外和表的部位。中医学之内外,“皮、肉、筋、骨、脉”为外,而经络脏腑为内。如“肾主骨”,“肝主筋”,是肾精、肝气之华而在外的联系和表现,就像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一样。足三阳经性质属阳,阳为外,经脉所过而言,肢节为外,脏腑为内,阳经必然主要循行在外,所主、所治皆在外,即躯干肢节为其循行和主治的特点。所以用属于中医分类中属于外的“筋”、“骨”来总结代表足三阳经的所主病候,更能表达经络系统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即足太阳经的主“筋”所生病,足少阳胆经的主“骨”所生病,足阳明胃经的主“血”所生病,都是根据各自经脉循行分布部位和阳气的气化特点来决定的。下面我们分别来论述之。

2.1 足太阳经的主“筋”所生病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经过身后,所经过的部位是全身肌肉分布最广泛的部分,从项、背、腰、臀、下肢等,包括了全身的如斜方肌、竖脊肌、臀部肌群、股二头肌、腓肠肌等。所以,足太阳膀胱经的病候是以筋肉疾病为主。如“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腨)如裂”;“项、背、腰、尻、腘、腨、脚皆痛”等。

同时如上所述,阳为外,阴为内,“皮、肉、筋、骨、脉”为外,脏腑为内。所以主“筋”所生病不单单表示从形态学上的肌肉丰盛处,更表达了太阳主表卫外的意思。太阳阳气最盛,主表卫外,分布在身体的后面。《素问·热论》太阳为“诸阳主气”,《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王冰注: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为柔软,以固于筋。所以,从足太阳膀胱经的病候特点、气化特点和阴阳气的特点分析,用主“筋”所生病所表达涵盖“外、表、阳”的意义要准确于“主膀胱所生病”。

2.2 足少阳胆经主“骨”所生病

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包括身体的侧面,即头侧、躯干侧、下肢侧面和足侧。所经过的部位以骨节为主。如头角、胸胁、股骨大转子、外辅骨、悬钟等部位。从病候上讲,主要有“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这里要说明的是骨和骨节的区别,笔者认为,少阳经主骨,明显指的是骨和骨的连接处即骨节关节。病候主证“诸节皆痛”就是指骨节,即关节处,所以这里骨应该就是骨节,关节的意思。关节在中医气化功能结构上属于外,外感容易侵犯的部位,所以足少阳经中风池、风市、肩井等穴位都是针灸临床上治疗外感病引起肌肉骨节疼痛的要穴,重要程度不亚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

“肾主骨”和“少阳主骨”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人体的生理病理结构,一个是从脏腑理论出发,从内外相应上看,骨为肾气所汇聚所主;一个是从经络理论出发,从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看,骨节关节部位为足少阳经所过,如《素问·诊要经终论》:“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灵枢·根结》:“少阳为枢,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二者不能混淆。

故足少阳胆经主“骨”所生病,是从足少阳经循行所过出发,但需再次强调这里的骨,应解释为骨节、关节为宜。

2.3 足阳明胃经主“血”所生病

足三阳经之间循行分布和手三阳经循行分布截然不同,足三阳经分布总的规律性近似,三者“是主所生病”也应该类似。我们前面讲,“皮、肉、筋、骨、脉”为外,既然用了“筋”和“骨”来总结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主病,按照常理说应该用“皮、肉、脉”中某一个来总结足阳明胃经的主病。较合理的答案应该是主“脉”所生病,为什么选择主“血”所生病呢?其实在中医学范畴里,“脉”和“血”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经络的主治特点就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而足阳明胃经循行所经过的部位,动脉分布最多。大迎、人迎、气冲、冲阳、虚里等穴位处,分别是面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心脏搏动等处。我们脉诊中的三部九候,三部中两部都是在足阳明胃经循行线上。而寸口脉也和足阳明胃经有间接的关系。所以讲足阳明主“脉”所生病是合理的。

“脉者,血之府也”,从足阳明胃经病候上看,“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在《素问·阳明脉解》中的解释:“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所以阳明病的特点就是血气盛而热。在中医学理论中“心主神明”关键就是心主血脉,血液成分的改变可以直接影响心藏神的功能。在《伤寒论》中治疗精神病类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大柴胡汤、大承气汤证等,都用到了通腑实、泻阳明热的方法。所以从病因病机角度用主“血”所生病也是合理恰当的。当然其中关键是《内经》中血和脉之间的密切关系,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夫脉者,血之府也”。另外,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经脉》:“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均说明胃与血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以,用血来概括足阳明胃经主病,既可以说明本经循行所过以动脉搏动处为主的部位特点,又可以说明阳明多气多血的气化特点,以及足阳明胃经病候主要特征血气盛而热的特点。

3 手三阳经用“津”、“液”、“气”主所生病释疑

手三阳经对是主所生病的描述既不同于六阴经,又不同于足三阳经,而说手阳明主“津”、手太阳主“液”、手少阳主“气”所生病。“津”、“液”、“气”都是身体中水液之精微物质,由水谷所化生,通过三焦散布于全身,共同对人体肌肤、孔窍、关节起润泽作用。

三者区别在于“气”,水液精微中轻清者,《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里,“气”即汗,手少阳是主气所生病第一个症状就是“汗出”,《伤寒论》中经常用阳气代表汗,如“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津,清而稀为津;液,浊而稠者为液。《灵枢·五癃津液别》:“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分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为什么用这三者来说明手三阳经主病特点呢?这其实和手三阳经经脉循行分布及这三种精微物质的分布趋向性有很大关系。

3.1 头面五官是手三阳经循行所过的特征性部位

手三阳经的循行分布以上肢、头颈项、面部,尤其是头面的五官为主。我们讲过经络系统的特点是循行所过主治所及,其主治主病一定反映循行所过的部位。详见表1。

表1 手三阳经循行所过的头面五官部位

病候中,三者的病候特点也是以治疗头面五官疾病为主。如手阳明经“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手太阳经“是动则病嗌痛,颔肿。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手少阳经“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

3.2 《黄帝内经》认为五官和津液气密切相关,经常用五官分泌五液的多少描述五脏精气盛衰多少

五官头面是脏腑精气所化生灌注的地方,五脏精气之所余化生对应上窍五官,腑气之所余所化生对应下窍。《素问·宣明五气》:“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五液的分泌分布主要就是在五官处。所以,临床上可以通过观察五官分泌五液的多少性质来观察五脏精气的多少盛衰。所以,从功能气化角度来认识,古人用五液之“津”、“液”、“气”(汗)代表五官,而不用小肠、大肠、三焦作为是主所生病。另外,因为手三阳经有穴通路根本不过三腑,根本就不治疗三腑的病症。所以《阴阳十一脉灸经》直接以耳脉、肩脉、齿脉命名更能说明手三阳经的循行和病候特点。

总之,用“津”、“液”、“气”等名词还是强调手三阳经循行经过头面五官的特征。

3.3 《灵枢》中对于五官功能和相应脏腑气衰不足,经常就是用津液汗等来进行描述和形容

《灵枢·决气》:“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痹,耳数鸣。”《灵枢·口问》:“人之哀而泣涕出者,何气使然?岐伯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气之门户也。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故上液之道开则泣,泣不止则液竭;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故命曰夺精。”

所以,五官即五液,即阴精盛衰的标志。《内经》对手三阳经是主所生病用“津”、“液”、“气”来形容,即是对这三条经脉循行所过头面五官部位特点的高度概括,同时从功能气化角度即用五脏五官化五液来强调,明确经络系统不仅仅是解剖部位的循行更是人体功能气化的结构单位。当然,在帛书中将手三阳分别称为齿脉、肩脉、耳脉更直接更清楚一些,《内经》阶段的标志即是形成了五脏为中心的理论体系,用“津”、“液”、“气”就是此理论系统下的反映。

猜你喜欢

阳明胃三阳循行
带脉循行浅议❋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Qi-acupuncture Therapy of TCM on Portal Hypertension
任督脉循行刍议*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大土三阳书画作品
口中异味治疗之管见
三阳发布新款索尼E卡口85mm F1.8 ED UMC CS镜头
黄帝内经:着至教论
督脉循行考
一学就会的养颜按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