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源流、操作浅析
2015-11-08何润东王超指导尚秀葵
何润东,王超,指导 尚秀葵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烧山火和透天凉为针刺复式补泻手法的代表,能使被针刺者产生热感和凉感。古今众多医家对其有所论述,但不免令人眼花缭乱,疑窦丛生,拟拙作一篇,以求粗略梳理其源流及发展,与同道共商。兹讨论如下。
1 古代文献中的烧山火和透天凉
虽然自《内经》起就有针刺“针下热”和“针下寒”的记载,如《素问·针解》[1]记载:“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泻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但是自明代徐凤编著《针灸大全》中的《金针赋》才正式提出了“烧山火”和“透天凉”的手法概念,并指出了具体操作。其后《针灸聚英》、《针灸问对》、《医学入门》和《针灸大成》中均有对两种复合补泻手法的论述,但所言多有抵牾。因此初学者很难抓住其操作要点。兹对其主要论述引用如下。
1.1 《金针赋》
《金针赋》作者尚存争议,出自《针灸大全》[2],明代徐凤编著。该赋共分九个段落,约两千余言,专题论述了针法。其中首次提出“烧山火”和“透天凉”的手法及操作。
“考夫治病之法有八。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二曰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寒至。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搓之。祛病准绳。”
1.2 《奇效良方》
《奇效良方》[3]为明代董宿撰、方贤编定,书中有关于透天凉针刺手法操作的记载。该书卷五十五针灸门记载“烧山火属性:夫用针时,先行九阳之数,入于五分中,得气便进之,渐进一寸之内,三慢出,三紧入。如觉热,紧闭其穴,实时热气复生,其冷病自除。如不效,根据前再施。透天凉属性:夫用针时,先进入分寸之内,行六阴之数。若得气便进伸,渐退至五分之中,三慢入,三紧出,其针自紧,徐徐举之,得冷气渐至,其热自愈,不效再施。”
1.3 《针灸聚英》
《针灸聚英》[4]又名《针灸聚英发挥》,为明代高武所撰,书中在引用《金针赋》烧山火和透天凉操作方法的同时,还提出了烧山火歌和透天凉歌诀。烧山火歌:“四肢逆冷最难禁,憎寒不住病非轻,拨忙运起烧山火,患人时下得安宁。”透天凉歌:“浑身却似火来烧,不住时时热上焦,若还根据法行针刺,搜除热毒病能消。”
1.4 《针灸问对》
《针灸问对》[5]为明代汪机所著。其对烧山火和透天凉论述如下。
烧山火:“针入先浅后深,约入五分,用九阳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针穴,方可插针。令天气入,地气出,寒可除矣。又云:一退三飞。飞,进也。如此三次为三退九进,则成九矣。其法,一次疾提至天,三次慢按至地,故曰疾提慢按。随按令病人天气入、地气出,谨按生成息数,病愈而止。一说,三进三退者,三度出入,三次则成九矣。九阳者,补也。先浅后深者,浅则五分,深则一寸。”
透天凉:“先深后浅,约入一寸,用六阴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寒至,徐徐退出五分,令地气入,天气出,热可退也。又云:一飞二退,如此三次,为三进六退,即六阴数也。其法:一次疾插入地,二次慢提至天,故曰疾按慢提,随提,令地气入,天气出,谨按生成息数,病自退矣。一说,一度三进三退,则成六矣,六阴者,泻也。”
1.5 《医学入门》
《医学入门》[6]为明代李梴所著。该书内集卷一·针灸·子午八法中所附的杂病穴法对“烧山火”和“透天凉”有如下记载。
“如治久患瘫痪顽麻冷痹,遍身走痛,及癞风寒疟、一切冷症,先浅入针,而后渐深入针,俱补老阳数,气行,针下紧满,其身觉热,带补慢提急按老阳数,或三九而二十七数,即用通法,扳倒针头,令患人吸气五口,使气上行,阳回阴退,名曰进气法,又曰烧山火。”
“治风痰壅盛,中风喉风,颠狂,疟疾瘅热,一切热症,先深入针,而后渐浅退针,俱泻少阴数,得气觉凉,带泻急提慢按初六数,或三六一十八数,再泻再提,即用通法,徐徐提之,病除乃止,名曰透天凉。”
1.6 《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7]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关于针灸的集大成之作。《三衢杨氏补泻》为杨继洲原著内容,其中关于烧山火与透天凉的记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烧山火,能除寒,三进一退热涌涌,鼻吸气一口,呵五口。烧山火能除寒,一退三飞病自安,始是五分终一寸,三番出入慢提看。凡用针之时,须拈运入五分之中,行九阳之数,其一寸者,即先浅后深也。若得气,便行运针之道。运者,男左女右,渐渐运入一寸之内,三出三入,慢提紧按,若觉针头沉紧,其插针之时,热气复生,冷气自除。未效,依前再施也。四肢似水最难禁,憎寒不住便来临,医师运起烧山火,患人时下得安宁。”
“透天凉能除热,三退一进冷冰冰,口吸气一口,鼻出五口。凡用针时,进一寸内,行六阴之数,其五分者,即先深后浅也。若得气,便退而伸之,退至五分之中,三入三出,紧提慢按,觉针头沉紧,徐徐举之,则凉气自生,热病自除,如不效,依前法再施。一身浑似火来烧,不住之时热上潮,若能加入清凉法,须臾热毒自然消。”
各文献对两种手法论述特点对比如表1。
表1 两种复合手法各文献特点与疑点比较
2 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源流和操作分析
2.1 理论来源
从源流上,烧山火和透天凉的手法应该起源于《内经》“针下热”、“针下寒”的记载。其后《难经》对《内经》作了进一步的阐发,指出了产生热感和凉感的补泻机理,即“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营置气。”[8](《难经·七十六难》),意思是营气在内,卫气在外,施行补法,就是引取外部卫气层分之气至深层,以达到补益的目的。而施行泻法,就是将在深层营分之气弃置到浅层,驱逐出体内。这是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以及各种热补和凉泻手法核心机理,后世各代医家虽对此二种手法各有发挥,但在根本上都是在这个机理指导下衍生出不同的操作。因此,理解了这个原理,就能更好地帮助初学者学习和理解两种不同医家的论述和操作。此外,《难经》中还指出了补泻的核心操作“得气,因推而纳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8](《难经·七十八难》)。即在得气的基础上,将针纳入深层,则为补法,将针提入浅层,则为泻法。原理即是引气入深层和导气出体表。
以下,将以时间为序,将两种手法发展演变的过程进行简要分析。
2.2 操作雏形
《金针赋》中指出了烧山火“由浅入深”和透天凉“由深入浅”的操作,其“九阳之数”和“六阴之数”可理解为催气手法,目的则是为了引气出入。而“三进三退”和“三出三入”也可理解为针之进退分三层操作,亦可按往复操作三度理解。而在原文中,还有另一段对补泻的论述“补者一退三飞,真气自归。泻者一飞三退,邪气自避”[2]。因此,联系前文,应将“三进三退”与“三出三入”理解为整体三度操作,而每一度操作分为三个层次。
对于“慢提紧按”与“紧提慢按”,笔者认为是指提插补泻。“紧”与“慢”不单指进退针的速度,更多的是指紧张与松弛。由《说文解字注》[9]“缠丝急也”,紧,作紧张,而无快速之意。“惰也。从心,曼声。一曰慢,不畏也。”因此,“慢”宜作松弛解释,而且不单指针下放松,也指施术者心理的放松。而“紧”亦有针下沉紧和施术者精力集中的含义。“热至,紧闭插针”一句也恰恰说明了“紧”应理解为沉紧,而非快速。
然而“热至,紧闭插针”与“寒至,徐徐举针”交代不明,为何“热至”还要施补法插针,“寒至”仍施泻法举针。但这个问题在成书较晚的《奇效良方》中则可窥其一斑。
至于“九阳”、“六阴”之说,则是由《易经》而来,奇为阳数,偶为阴数,而具体为何操作,赋中未见端倪,因而在此暂不讨论。而陆瘦燕认为九六之数比附丽于它法,本身不能起积极作用[10]。《金针赋》最早提出了两种复合手法,但阐述也较为粗略,在之后的文献中,各位医家对其进行了相应补充。
2.3 层次与度数
《奇效良方》中“行九阳之数”和“行六阴之数”更倾向于是催气手法,目的在于得气。即在烧山火中,于浅层催气,而后引入深层。在透天凉中,于深层催气,而后引至浅层。
因文中没有“一进三退”与“一退三飞”的记载,所以“三慢出,三紧入”和“三慢入,三紧出”则仍可有三层操作和往复三度操作两种理解。
若将其理解为三层操作,则烧山火的“入于五分之中”和“渐进一寸之内”就应理解为在五分之中催气,而在入于一寸的过程中分三层操作,进行“慢出”和“紧入”,同样宜作松弛和紧张解。而对于透天凉,则相反。即在一寸之内行“六阴”催气手法,在渐退五分之中的过程分三层操作,“慢入”和“紧出”。此外,烧山火中若是取“紧入”“慢出”由浅入深,引气入深层之意,似乎三入一出更为适宜,而非三入三出,此处存疑。透天凉类似,三出一入似更显恰当,同样存有疑问。
而若将“三慢出,三紧入”和“三慢入,三紧出”理解为往复三次操作,则两种手法整体上就在五分和一寸两层操作。即烧山火在五分层次行催气手法,后进针至一寸层次,然后退针,重复操作,总计操作三次。透天凉与之相反,即在一寸层次催气,后渐退至五分层次,总计操作三次。此番解释在文意上似乎更为贴切。
《奇效良方》在操作层次和操作度数方面的论述较《金针赋》更为详尽。
2.4 歌诀论证治
《针灸聚英》中以歌诀的形式阐述了两种手法的治疗范围,但没有明确地提到作者关于烧山火和透天凉操作的内容,只是引用了前人论述,因此不做讨论。
2.5 多说并存,去伪存真
《针灸问对》中烧山火和透天凉分别记录了三种方法。其中烧山火“针入先浅后深,约入五分……地气出,寒可除矣。”和上文在论述《奇效良方》时提到的往复三度操作相类似。
第二种说法,“又云:一退三飞。飞,进也。如此三次为三退九进,则成九矣”,似乎此句是指“用九阳”的操作,但是不能从前后的其他医家论述中找到佐证。
“其法:一次疾提至天……病愈而止”一句,首次提出“疾提慢按”,陆瘦燕认为[10]此处与之前文献记载不符,应属错讹。但经仔细推敲,便可发现,此处所指为《灵枢·小针解》[11]中所谓徐疾补泻:“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即一次提至天为“疾”,分三次按入地为“徐”。不与之前“慢提紧按”相矛盾,且前文也提到“慢”、“紧”之内涵与“徐”、“疾”不尽相同。
“一说:三进三退者,三度出入,三次则成九矣。九阳者,补也。先浅后深者,浅则五分,深则一寸。”此段文字则是结合前两者说法的补充说明。
综合来看,《针灸问对》中关于烧山火手法的三段论述,可以总结为,由浅至深,由五分至一寸分三层操作,在每一层慢提紧按,然后进针至下一层,进针至地后一次疾提至天,往复操作三次。其特点是首次在烧山火手法中提出“疾提慢按”的徐疾补泻概念。此种操作术式也和《刺法灸法学》教材[12]中所介绍基本相同。此外,“天气入,地气出”的论述更进一步阐述的烧山火手法的机理,同时也为后世烧山火鼻吸口呼的呼吸补泻[7,13]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关于“九阳”的论述也较之前的文献更为具体。
透天凉论述与烧山火类似,不再赘述。唯“一飞二退”之句为新说,并未曾在之前文献中出现过。但此句颇为牵强,似欲用“六阴”而故意为之。且置之存疑。但此说不影响烧山火和透天凉根本机理和核心操作。
2.6 述病症,论九六
《医学入门》中阐明了烧山火和透天凉操作的适应证,也点名了“先浅入针,而后渐深入针”和“先深入针,而后渐浅退针”的核心操作。
“气行,针下紧满,其身觉热,带补慢提急按老阳数,或三九而二十七数”这一句叙述应当是对前一句“俱补老阳数”的解释,此处点明俱补老阳数应为慢提紧按九次。这又是一处对“九阳”或“老阳”操作的解释,但与之前的《针灸问对》中所指不同。
在烧山火的叙述中,“即用通法,扳倒针头……又曰烧山火”包含了扳倒针头和呼吸的操作,而实际上就是《金针赋》中所提出的“进气法”。不知为何《医学入门》中将原赋文记载的两种针法合为一法,而在透天凉对应的叙述中却未见到类似操作,此处存疑。
此处可作如下解释,透天凉不需配合呼吸和扳倒针头的操作。表明“透天凉”较“烧山火”更易施术。由此可推出针刺更偏重于泻法。此种观点在《内经》中也有所体现。《灵枢·官能》[11]:“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遥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文中对于补法的操作的叙述要明显多于泻法,表明针刺更偏重于泻法,使用针刺补法比泻法更为复杂。陆瘦燕[14]也曾提到“似乎更偏重于泻法时的催气、行气作用”。
其余透天凉的论述与烧山火类似,不再赘述。
另外,关于操作层次和操作次数方面,《医学入门》中有关两种手法的操作中未见有“三进三出”、“三进一退”的相关记载,只有由浅入深与由深渐浅的描述。表明书中所记载的两种手法不重视操作的层次和往复操作次数。
综上,《医学入门》较明确指出了“老阳数”与“六阴数”的操作,有较大参考价值。
2.7 承前启后,总结发挥
《针灸大成》是针灸历史上的第三次总结,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总体上看,文中的记载是对以前文献记载的总结。先从操作层次和重复操作度数上来看,文中有“一进三退”、“一退三飞”以及“三番”的记载,综合前文的分析,不难总结出其操作层次及度数,即分三层操作,反复操作三度。
“其一寸者,即先浅后深也”与“其五分者,即先深后浅也”则更说明了操作的层次不拘于五分与一寸,而是在于深层和浅层。
对于“九阳”与“六阴”,《针灸问对》与《医学入门》对其记载较为详细。但与《针灸大成》原文参照,此处应取《医学入门》中的解释更为恰当,即“九阳”为慢提紧按九次,“六阴”为紧提慢按六次。
《针灸大成》中两种手法与之前文献记载最大的不同便是加入了“鼻吸口呼”和“口吸鼻呼”的操作。前文已提到这是对《针灸问对》中“天气入,地气出”与“地气入,天气出”机理的具体化。但烧山火部分男左女右的叙述仍存在疑问。
综上,可见烧山火和透天凉的手法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但其核心的机理始终如一,即如《难经》所载“从卫取气”、“从营置气”,以引气入深层和引气出浅层为目的。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加入了“徐疾”、“九六”、“呼吸”等操作,在流传的过程中也衍化出了众多的操作手法。
通过以上讨论与分析,梳理了烧山火和透天凉两种复合补泻手法的源流和操作,希望能够对各位同道,尤其是初学者有所启示。
[1]黄帝内经素问[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2-103.
[2]明·徐凤.针灸大全[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63,62.
[3]明·董宿,方贤.奇效良方[M].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73.
[4]明·高武.针灸聚英[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1:260.
[5]明·汪机.针灸问对[M].第1版,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5.
[6]明·李梴.医学入门[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17.
[7]明·杨继洲.针灸大成[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4.
[8]元·滑寿.难经本义[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72.
[9]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862.
[10]陆瘦燕.“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的探討[J].中医杂志,1963,13(9):9-12.
[11]灵枢经[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142.
[12]陆寿康.刺法灸法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72-74.
[13]郑魁山.郑氏针灸全集[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0-281.
[14]陆瘦燕.针刺捻转手法初探[A].陆瘦燕论针灸[M].第1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14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