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探析
2015-11-08陈丽丽
陈丽丽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实习与实训]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探析
陈丽丽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高校不断深化改革后,实践性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到层面上来,本文提出了实验室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结合目前实验室建设面临的地域分散、经费投入不足、利用率低、信息化认知程度不足、共享机制尚未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迫切性,并从实验室信息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优化配置、共享平台建设、人员素质培训提升以及平台的及时更新进行了思考,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提供建议。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信息化
高校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摇篮,亦是追求真理、探究学术的神圣之地。目前我国高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专业性应用型大学或学院、职业性技能型院校。专业性应用型大学区别于研究和教学型大学,是高职高专培养理念的延伸。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职业教育的上升渠道慢慢被打通,新建本科院校朝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它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着力培养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是适应我国市场需求和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是对我国传统以“理论性、学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本科院校的颠覆。
由于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层次、科研能力、综合实力等方面都无法和传统的本科院校相媲美,所以定位应该区别于传统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重点加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培养方案建设中着重体现“应用”两字,更加重视实践教学。而实验室是校内实践教学的载体,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沟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必须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建设及其管理在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重点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管理现状及问题
现行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是在扩招之后由专科合并重组升格起来的,实验室的建设也是在高职升本科之后才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疾速的实验室建设脚步,往往伴随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的弊端有以下几点:
(1)实验室场地分布广,集中性较差。我国从1999年高校实行新一轮扩招后,各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校区持续建设,各高校实验室的地域分布也越来越广,前往新老校区相关实验室所花费的交通和时间成本日益增加,特别是在实训期间,实验设备和场地无法满足学生的集中使用需求,由此产生的矛盾日渐突出。
(2)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比例失衡,实验室利用率参差不齐。对于各专业经费投入的不均衡,使得部分专业的实验室设备过于陈旧老化,维护经费却难以为继,而另外一些专业又会出现经费滞留、到期被收回的两难状态。再者,由于高校各专业之间的划分跨度小,很多实验课程无法全面拓展来满足更多专业的教学要求,导致一段时期内实验室的闲置与实验室排课冲突相互矛盾,使得学生实验效果不佳。
(3)各高校实验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实验人员对信息化的认知和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实验室信息化工作开展的整体规划和方案,也直接影响到实验室信息化的运用情况。由于各高校管理层对于实验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应用型高校还是停留在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优秀教师更乐衷教学岗位,与此同时实验员一直被冠以“教辅”的头衔,地位不高,加之各高校对实验人员的职业发展定位不明朗,使得很多实验人员没有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实验队伍中经常会出现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动频繁、消息闭塞等普遍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实验室的建设。
(4)实验室共享开放的政策和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各高校间甚至校内实验室重复建设,功能雷同颇多,本可以加以整合,却由于管理体制滞后,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完善且可行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致使优质的实验资源未能及时分享,形成“信息孤岛”。好的管理经验以及共享成果的主动性过低,既不能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设置开放实验项目,供学有余力、感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学习,也未能实现在教学计划时间外,将实验室资源向学生开放,闭门造车的意识严重影响了实验室的开放利用程度。再者,由于缺乏对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量的充分认可和必要的政策导向与激励措施,也难以提高实验人员和教师开展更多实验课程的积极性。
二、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当前各高校对实验室的管理,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思想和方法上,比如用手工及纸质来记录信息,或者使用传统的数据备份。这些方式比较单一,存储容量占用空间巨大,比较容易出错,对于核心数据不能安全有效地保存。高校扩招后伴随着高校生源的井喷式发展,传统管理手段难以驾驭爆炸式的信息增长:不同实验室的课程开设都会形成大量不同的信息,包括各个原始实验数据,并且要对这些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维持实验持续运行的一些管理数据等等,工作量会越来越大,一方面,维护这些数据的人工和财力成本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大量的数据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方式保存,既谈不上信息的快速查询及共享,工作效率极为低下,更不用说对数据进行准确、快速的科学分析。
信息量的激增需要快速有效的信息管理,目前高等教育信息化已被纳入国家重点工程,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广普及,以及校园网的逐步完善,信息、网络化将是今后实验室建设的必然趋势。通过信息化的技术管理会是将来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主要方式,以前陈旧的管理模式所呈现的弊端通过信息化处理可以得到解决。比如:决策者通过数字化管理可以将实验室的数据集中归集来得到最全面信息,以避免重复建设;通过网络信息共享,便于在院校管理层、实验中心以及师生那里实现数据共享,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可以在网上实现设备预约、自动录入、自动记时、自动统计等功能,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无纸化的运作,也达到了环保、降低成本的预期;另将各实验室的数据上传,可以把实验室的各项资源信息实时动态呈现,将人、物以及教学实验任务实现统筹合理安排,避免各种资源的浪费,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
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同时对大量信息进行保存、传递和维护,处理好实验中相关的教学事务、人事安排等复杂的管理问题,大大缓解现有的管理压力。
三、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方案
随着高校不断深化改革以及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渴求,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如何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信息化,促进实验室的共享开放机制,改进实验室管理体制,更加有效地利用实验室、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存储技术,将实验室的各类相关信息进行全方面整合一体化的集成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对设备仪器实验情况的统计,使用维护的跟踪,对实验人员的日常管理和实验教学的管理,对实验项目的统计及分析以及数据上报等。它是一项复杂、系统的整体工程,是连接各高校间及校内管理层、师生和实验资源的有机架构,是教学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体,是各级管理机构、师生与实验资源相互联系的纽带。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旨在提高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信息化,为高校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促进自身转型提供有利契机,为校内全面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持。要达到这些目标,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不断完善实验室信息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适应各院校人才培养需求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需要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包括设备的配备、网络的普及、引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软件等,要具有长远眼光,把实验室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纳入学校的办公智能化体系中进行统一规划,保持整体的统筹设计和规划。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一系列软硬件的系统支持才能完成,具体内容如表1。
表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
(2)更有效合理地利用实验信息资源,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达到资源的优化整合。资源共享不仅包括同一院校相似实验室、不同实验室的共享,还包括不同院校间的实验室共享,可以充分借助校级或区域内的实验室资源数据库平台,达到实验室的优化配置,使教学资源由封闭性向更加开放发展,如能够合理调配紧缺资源、充分利用优质资源,逐渐实现学生的实验课程不再受课程、空间的限制,来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投资效益。
(3)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实验人才,需要不断更新实验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实验人员的整体素质,人员素质上来了,建设难题也会迎刃而解。实验室人员不仅需要熟悉实验室的基本情况,还要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同时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因此要不断加强实验人员的信息化培训,针对性地进行网络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能力,定期派实验骨干到设备条件好、管理先进的院校交流学习,并要定期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另外要完善学校的编制结构,让实验人员有合理的上升渠道,使实验人员具有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实验室信息网络平台要在本校经费允许的范畴内及时淘汰过时产品,保证产品不断更新。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更新淘汰技术瞬息万变,以前人们不敢想象的功能,目前很多都可以实现。随着4G网络的普及和手机移动终端使用的井喷式增长,只需要通过在线手机的登录平台,师生就能实现实验设备的提前预约、实验教学的即时指导和帮助、实验教学软件的在线使用等,所以实验室信息平台也要在经费许可的条件下与时俱进,以免被市场淘汰。
[1]杨燕琼,林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2):1-5,12.
[2]冉永琴.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
[3]李军胜.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的对策与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4):25.
[4]郁聪.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2.
[5]何增颖.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2012(7):169-170.
[6]盛苏英,堵俊,吴晓.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2):184-187.
[7]吴斌.兰州大学信息化建设的分析研究[D].兰州大学,2009.
G64
A
1673-0046(2015)12-0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