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吸烟对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5-11-07许冬稳曹洋洋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
关键词:测查呼伦贝尔市尼古丁

苑 杰,许冬稳,曹洋洋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内蒙古呼伦贝尔022150)

吸烟对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

苑杰,许冬稳,曹洋洋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内蒙古呼伦贝尔022150)

目的:探讨吸烟对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国际ICD-10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0例,其中吸烟患者27例,非吸烟患者63例,均使用利培酮治疗。使用住院患者烟草使用状态调查表对患者吸烟状况进行详细调查,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检测认知功能对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进行检测。对吸烟组和非吸烟组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变化值进行比较。结果:所有吸烟患者均在发病之前或发病时开始吸烟;吸烟组患者WCST中完成测查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以及学习到学会的改善值显著高于非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BAN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的增分值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之前或发病之时已开始吸烟;吸烟患者认知功能在治疗后的改善明显好于非吸烟患者。

首发精神分裂症;吸烟;认知功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来自呼伦贝尔市精神为中心2014年4月~2015年7月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收集符合下述标准首发精神分裂症90例,其中男48例,吸烟24例,占50.0%;女42例,吸烟3例,占7.1%。平均烟龄为(10.7±6. 8)年,开始尝试吸烟时平均年龄为(16.7±4.8)岁,平均吸烟量为(13.5±10.8)支,所有吸烟患者均在发病之前或发病时开始吸烟。

1.1.1入组标准:(1)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2)年龄18~50岁;(3)病程不超过50月;(4)患者未用过抗精神病药物或使用时间少于半个月。

1.1.2排除标准:(1)DSM-IV轴I的诊断不是精神分裂症;(2)明确中枢神经系统疾病;(3)各种躯体疾病;(4)临床显著心电图异常;(5)怀孕或哺乳的女性;(6)严重的过敏史。

1.2方法

1.2.1量表评定:量表的评定由不参加本课题的临床医师来完成,使用住院患者烟草使用状况调查表收集详细的吸烟状况;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检测认知功能。

1.2.2药物治疗:所有入组患者均使用利培酮治疗,平均剂量为3~6mg/d。未合并使用任何其他的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的药物。治疗中出现的锥体外系副反应,可以使用盐酸苯海索对抗;可以短期使用苯二氮卓(造字)类口服制剂助眠或焦虑治疗。

1.3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用Epidat3.0输入,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比较正态分布使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使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吸烟与非吸烟组治疗前后RBANS改善值的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RBAN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的增分值在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RBANSS减分值的比较(¯x±s)

2.2吸烟与非吸烟组治疗前后WSCT改善值的比较:吸烟组患者在WCST中完成分类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及学习到学会的改善显著好于非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WCST中其他各分项目的改善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对RBANS及WCST改善值的比较(¯x±s)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研究精神分裂症吸烟率资料大多来源于慢性患者,对于以首发精神分裂症为研究对象报道却不多,该项研究以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利培酮治疗,并观察吸烟对认知功能的影响[1]。避免了住院环境,病程,以及使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等因素对吸烟的影响。

在认知功能评估方面,选择国外普遍使用标准认知功能测查工具:RBANS、WCST。研究表明RBANS与WAIS-Ⅲ(韦氏智力第三版)、WMS-Ⅲ(韦氏记忆第三版)有非常高的相关性,同时对精神分裂症和正常人进行检测发现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在国外已被广泛用于精神分裂症神经心理的评估。

大量的研究提示吸烟与精神分裂症之间有明确的关联[2],目前已知α7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在海马和皮层很丰富,而且明显对信息简化过程与感觉整合有作用,通过尼古丁刺激这些神经元突触前膜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来增加神经递质的释放及代谢。这也提示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改善与此有关,本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与这一结论,即WCST中完成分类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以及学习到学会改善在吸烟组更加明显相吻合。吸烟在临床或认知方面的一些改善作用仅通过吸入不含尼古丁的烟草也可以奏效,这就表明吸烟这个过程本身(不含尼古丁)就有对认知的改善作用。

总的来说,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尼古丁可以改善人类的认知功能,尽管这样的认知改善可能仅仅出现在有神经精神障碍的患者中。

[1]de Leon J,Diaz FJ.A meta-analysis of worldwide studies demonstrate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schizophrenia and tobacco smoking behaviors[J]. Schizophr Res,2005,76(2/3):135-157.

[2]Hobart MP,Goldberg R,Bartko JJ,et al.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 as a screening test in schizophrenia,Ⅱ:convergent/discriminant validity and diagnostic group comparisons[J].Am J Psychiatry,1999,156(12):1951-1957.

R749.3

A

1002-2376(2015)12-0144-02

2015-11-05

猜你喜欢

测查呼伦贝尔市尼古丁
运用体育“运动包”开展体育游戏,促进幼儿五项体能发展
认清尼古丁的真面目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卡伦敖包清理
丰收会
基于测查数据的“旋转”教学建议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化学学困生
外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
她是孩子们的“好家长”:记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嘎查关工委主任乔玉芳
欧洲飞机提供尼古丁代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