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新型输液报警器

2015-11-07麦毅源吴伟斌史晓裕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
关键词:红外光报警器液滴

麦毅源,吴伟斌,史晓裕,张 凯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北京519088)

一种新型输液报警器

麦毅源,吴伟斌,史晓裕,张凯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北京519088)

本设计以近红外光为传感器,临近输液结束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处理,有效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其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

静脉输液;报警装置;近红外光传感器;医学仪器

1 前言

临床医学中常常需要静脉输液,但输液过程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现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观察输液是否结束,一种是医护人员根据已设定的药液流速及药液量估算出输液所需的大概时间,并不定时地巡查跟进病人的输液进度,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护人员的经验,误差较大,而且难以避免患者或其陪护人员中途改变药液流速。另外一种,也是目前最普遍的,即患者或其陪护人员的现场观察,接近输液快结束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但患者由于病情容易处于昏睡状态,而输液时间大都较长(1瓶500 ml液体大概需要≥1.5h),给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带来不小的负担,既不利于患者休养且易出意外。因此,设计一款安全可靠的输液结束报警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2 输液的监护方法

(1)传统的人工监护,在输液快结束时通知护士,取下注射头。

(2)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挥作用,输液结束时,亮灯提醒。

(3)重量改变法式输液报警器,当液滴减少,重量发生改变时,报警提醒。

(4)液体通电法式输液报警器,通过将两根并行排列的不锈钢针,分别作为正负极,插入莫菲氏滴管。当液滴滴过时,与电极针接触,使电路接通,产生一次脉冲信号,完成信息的提取。

(5)液面检测法式输液报警器,是利用输液瓶中液位的变化引起电容变化进而监测输液瓶中的液位变化。当液面低于一定量时会报警。

图1 电路线路图

本研究设计的输液报警器运用近红外光做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强,仪器体积小、造价低,整机重量大约为30 g,尺寸为52×32×26 mm,使用时直接附在现有的莫菲氏滴管上,属于非接触性测量,不对滴注过程造成任何影响,滴注一旦停止后,马上可以进行声光报警,提醒医护人员。

输液报警器的电路线路图如图1所示,SWITCH是开关连接部分,INFRARED CHECK是近红外线光电检测器电路,TIMER是定时延时电路,TP4056 battery protection是充电电池保护电路,MUSIC OUTPUT是声光报警电路。近红外线光电检测器检测液滴是否滴落,当液滴经过近红外光传感器时,会产生的脉冲信号,当液滴滴落时近红外线光电检测电路中的L2LED会被点亮,脉冲信号经放大整形后传输到定时延时电路,如果定时延时电路一段时间内没有接受到脉冲信号,就会传输信号给声音报警电路,启动声光报警电路,发出声音提醒医护人员以及陪护人员输液结束。

当输液结束时,没有液滴通过光源与光电检测电路之间,当检测到光源与光电检测电路之间没有液滴通过,则表示输液结束,此时,微处理器则驱动报警模块发出声音,及时地提醒医护人员尽快处理,避免引起“回血”,或空气栓塞等不良反应。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警报器,可大大减轻医护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压力,为医护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带来极大的便利性,而且还能及时获取输液结束信息。

3 讨论

输液报警器采用近红外波长的发光二极管作光源,检测液滴信号,检测所用的光敏二极管敏感范围也选用近红外波长范围,与前述的光源匹配使用。整个仪器直接附在莫非氏滴管的外表面,信号检测过程不会对滴注过程有任何影响。液滴停止后,系统判断报警时间可由用户根据需要自行调节。系统采用充电电池供电,对患者绝对安全。

本报警器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成本低、可直接用于现有的输液袋等优点,适合推向医学仪器市场。

[1]郑行林,陈达.静脉输液现状与药学服务[J].中国医药学,2010,22(38):3639-3640.

[2]周建日.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7(1):99-101.

R472

B

1002-2376(2015)12-0048-01

2015-10-09

猜你喜欢

红外光报警器液滴
基于石墨烯/硅微米孔阵列异质结的高性能近红外光探测器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激光驱动液滴迁移的机理研究1)
石墨烯纤维可应用于中红外光电子器件通讯
一种基于微芯片快速生成双层乳化液滴的方法
超疏水表面液滴冻结初期冻结行为传递特性
自制下雨报警器
防火防盗报警器设计
基于GPS定位的车祸报警器的设计
红外光电子物理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