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望穿浮华 路在何方

2015-11-05陆海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小数算式图形

陆海霄

【摘 要】数学教学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教学的新形势下,教师应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走出一条“质朴”之路呢?本文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展开及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 扎实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作为数学教师,要想将教学工作做扎实、做精,必须从课前、课中、课后采取措施,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积极构建高效课堂,从而取得教与学的双赢。

一、把握教材,立身本质,“路”——心中有数

就目前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来说,无论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还是在教学理念的引领上,与人教版、浙教版教材相比,都折射出了较大的差异和鲜明的对比。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旋转”为例。执教“图形的变换”一课前,笔者对教材进行整体把握,明确该知识点的主体地位及在知识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并作出如下思考:

“图形的旋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并且是空间领域里最原始的基础,是继轴对称、平移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学段已有的知识经验: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和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第二学段后续相关内容:图形的变换;设计图案。

“图形的旋转”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延伸,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简单图形变成复杂图形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二、明确目标,层层递进,“路”——胸有成竹

数学的课堂教学要紧紧地依据目标精心设计富有思考性的教学内容,才能在既定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发展学生能力。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的第一课时“买文具”为例。

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能初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和特征。

2.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能将元、角、分的写法与以“元”做单位的小数进行互化。

3.在模拟的购物环境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另一位教师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以教师用书上的教学目标进行对比: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体会小数的意义与特征

2.结合具体的购物环境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如果把数学课堂教学比做一个立体支架,而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就恰好是这个支架的四个点,任何的一个点得不到重视,那这个支架就无法站立。课堂教学的开展,首先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将它视为心中的一杆秤,问自己一句“这样的教学活动能达到我设定的教学目标吗?”,做到预设目标与结果的一致。

三、重视过程,潜心琢磨,“路”——因地制宜

(一)情境创设,需要功力

1.数学情境创设的内容应融入生活。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情境应具有创造性。我们应该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信息爆炸的社会,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上课导入如果总是“猜一猜、想一想”,没有创造的火花,何来学生的兴趣跳跃。

3.要引导学生及时从生活情境地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数学问题;另外,要注意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不能把情境创设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

(二)合作交流,扎实有效

1.教学内容是否有合作、交流的价值?

不是所有的结论都需要讨论,不是所有的操作活动都需要合作。合作交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借助小组的力量,补给自身能力的不足。所以,合作交流的内容必须在学生所能接受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内,具有挑战意义,但并非高不可攀。

2.注重反馈层面,摒弃“挑大梁”。

反馈收获或结论时,合作小组应组织组员轮流发言,不能一人“挑大梁”。即首次甲同学为主要发言人,其他成员可作补充。但下次汇报时,主要发言人不能是甲,应把机会留给组内其他成员,学生甲只可进行补充或提出新的见解。如此循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另外,相同的问题,也要请班内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反馈。

(三)预设生成,和谐共振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预设”与“生成”已不是一对新名词。几乎每次听课、评课、教研活动都要谈及。精心“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在预设时,必须要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清楚,越细越好。这样,教师的教学才能做到处变不惊,得心应手。

四、勤于反思,分享提升,“路”——愈走愈宽

反思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外延与提升契机。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例:在执教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除法”的“长颈鹿与小鸟”(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后,我进行了如下的反思:

在“秀本领”的环节,我设计了一道思维拓展的训练题,“观察算式的规律,“6÷6 12÷6 18÷6”,编出下面的算式,说一说是怎样编出算式的,你有什么发现。“可是就在找规律的这一环节,学生冷场,似乎不太容易说出具体的算式变化,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让他们自己写除数是7的算式时就显得有些困难。怎么办?课后,我又琢磨这个问题怎样处理更好:学生能够说出被除数和商都在有规律的变化,除数不变。接着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感受算式的变化的规律,找出编算式的窍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顺利地写出7的算式。

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候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有时候是教学方法处理不当,有时候是对个别学生的评价不当等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如此,才能让课堂教学的外延得到丰盈,才能对今后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参照,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路上愈走愈宽。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骆玲芳.《数学教学新视角》.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三年级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崔益林.《老师,你盘活了你的语文课堂吗?》.《青年教师》.2010年10月刊P26.

猜你喜欢

小数算式图形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分图形
找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