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的中职化学教学策略实践
2015-11-05冒秦国
冒秦国
摘要: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解释了生活中的许多化学现象。生活化的化学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素材,也应密切联系容易使学生感兴趣的相应生活背景,选择学生熟悉的案例教学,并引导学生对新的化学问题情境描述、探索并加以解释,尝试运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文基于真正的化学课堂,结合中职化学教学实践,探讨并实施基于生活化的中职化学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中职化学,教学策略
【分类号】G633.34
中职化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解释了许多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但它又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课程。生活化教学手段是根据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对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让学生使用合作探究等手段,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化学资源与现象理解学科中相应的化学知识和理论,提高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同时利用化学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教学过程。
对于进入中职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了解到相当多的化学,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利用学生熟悉的现象、生活经验和常识创造的学习场景,并引出所要探讨的问题与主题,让感到有生活意义和价值的化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探索的激情迸发出来。
一、搜索生活事例,进行新课预习
新课预习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最应当掌握的一种学习策略。没有对新课学习的前期准备,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根据所要学习的新课内容从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中搜索出相关的化学生活事例,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对理论知识产生一定的形象感。
在学习《氮气》内容前,让学生从网络上搜索相关的新闻报道。如新华网报道:2007年某日凌晨,厦门某公司内突然传出“砰”的一声巨响,随后便听到气体泄漏声,罐体周围温度急剧下降,周围弥漫着团团白雾。消防官兵迅速组织周围员工疏散,果断将储存液氮的罐体另外阀门都打开,让里面的气体加快排放,在现场一定范围设置警戒区域,防止排放出来的气体形成缺氧空间使周围人员产生窒息。从这篇新闻报道透露了氮气的性质:液氮的颜色、温度、对人员伤亡、消防处理措施等,学生印象深刻又学有所用。
二、利用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教学
导入新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始,就像电影序曲。新课导入处理得好可让学生全神贯注,思维迅速活跃起来。一开始可列举与化学有关的生活实例,提出学生常见但未必能解释的化学现象。在教学中创设真实具体的与化学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将化学与生活实际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在认识上从感性层面升华到理性层面,从而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学习《铁和铁的化合物》一部分内容时, 为了设计相关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回忆平时的生活经验,苹果和梨等水果削皮后的颜色就会变成黑褐色。通过这类生活经验创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到一些亲切感,激发他们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为生活实际服务。
三、借助生活故事,实施巧妙过渡
化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各个章节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采用巧妙的过渡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环节。
从《硝酸跟金属反应》环节向《王水》环节过渡时,为了能使学生找到“比硝酸的氧化性更强,能氧化金、铂的溶液”,可以寻找案例来证明。可以把电影《黄金大劫案》的高潮部分展现给学生:一辆满载冲向日本人的金库,所有的黄金化为液体,哗啦啦流进了下水道,使日本人的阴谋未能得逞。在学生拍手叫好的时候,可以问:“你们知道车子上满载的神秘液体是什么?这种溶液能溶解黄金。”电源的这部分情节自然地引起学生的猜测和讨论。“王水及王水的氧化性”知识点必然给学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四、总结生活经验,理解化学概念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生活实际事例和证据,将对学生有效理解和记忆所学化学概念提供很大帮助。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对化学知识不只是抽象层次的记忆,而是产生形象生动的印象。
对于碳酸钙与碳酸氢钙的相互转化的关系时,可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发生在阿尔卑斯山奇怪的山洞的“屠狗洞”的故事:有一天,一个探险者牵着狗来到神秘的“屠狗洞”,进入不长时间狗突然倒下死亡。探险者在惊讶之余显得非常镇静,将火把靠近地面查看情况时却立刻熄灭。为什么“狗进去没多久就死了,人却安然无恙?”“火把拿高了燃烧,靠近地面却立刻熄灭?”然后引导学生对山洞里长年累月地进行着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对于碳酸钙与碳酸氢钙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关系、喀斯特岩洞中形态各异的石林、石笋和钟乳石形成的原理等知识点学生就一目了然。
五、回归生活实际,解决化学问题
从生活实际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回归生活,为实际生活和生产解决问题。课外思考与知识运用是最常见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检验工具,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还使学生感到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让知识从生活来,又应用于生活。
化学中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很多。固体和气体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容易使人产生混淆。在听一位化学教师的课时,他带来了一瓶碳酸饮料,使劲摇晃了一番然后打开,饮料撒了一地。学生立刻笑了起来,都说“你不要摇晃,轻轻打开就不会撒了。”他借此机会问学生“为什么?”学生异口同声说:“颤抖的打开后会有很多泡沫。”问题已经引出,然后经过学生的讨论总结得出: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是气体溶解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化学是一门离不开生活的学科,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不仅只要求掌握某些知识,而且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使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化学是生活实际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一名中职化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让学生运用化学理论知识解释生活实际中的化学现象的是当前中职化学的最重要的任务。让化学知识从生活来,又应用于生活。
参考文献:
[1]项新华,新课程视角下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策略,教学月刊(中学版)[J],2010
[2]肖利霞,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生命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J],2012
[3]白玉琴,化学教学中情景问题的创设,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J],2010
[4]黄兴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J]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