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策略

2015-11-03刘侠

江西教育C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词语教学内蕴体悟

刘侠

摘 要: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看似简单的词语,置于一定故事情境中则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元素。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在悉心品味中深入词语意境,从细致斟酌中洞察人文情怀,于深度语用中拓展词语外延,实现借助词语教学夯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词语教学 内蕴 体悟 素养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一个词语就是一个精彩的世界。很多文本中看似简单的词语,置于一定故事情境中则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元素,流淌着动人的情韵。学生缺少了对词语内蕴的准确体悟,就无法形成对语言的准确感知。

一、在悉心品味中深入词语意境

(一)设置情境,感受词语精彩

所谓情境唤醒,就是教师通过自身语言、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将词语所在情境开掘出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真正感受词语,借以唤醒学生内在的生命意识,让学生主动体悟意境效果,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把握词语的内蕴,提升语言的品析效果。

例如,在《秋天》这首童诗中,作者王宜振以“井井有条”一词形容庄稼成熟时的情景。为了引领学生体悟“井井有条”这一词语的表达效果,教师利用课件呈现一组秋天庄稼和果实成熟时候的图片,让学生细致观察田野绚丽多姿、错落有致的优美画面。很多学生茅塞顿开:庄稼和果实成熟之后的田野层次分明,色彩绚丽,好像被柔美的秋风梳理过一样。所谓“井井有条”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借助联想,体验词语之美

在词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联想意识,将文字符号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在头脑中形成词语所描述的画面,将僵硬的语言符号转化为灵动活泼的画面。在这样的联想转化过程中,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孤零零的词语,而是一幅活生生的画面,一个令人神往的优美意境了。

著名作家老舍在描写草原景色时,曾经运用了“翠色欲流”“流入云际”来展现草原的绿色。学生在阅读之后提出了疑问:绿色怎么会流动呢?还流到了天边?于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如下想象:整个草原都被绿色覆盖,一阵微风吹来,这些草便随风摆动,如同波浪一般,逐层涌向远方,一直到与天际相连接的地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想象着,表达着,“翠色欲流”“流入云际”的美妙动感逐渐浮现在学生的面前,词语表达的意境之美也深深地镌刻在学生的意识之中。

(三)依托揣摩,丰富词语意蕴

词语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如果仅仅凭借理解感知,学生只能获取词语的表层含义,很多极具价值的意蕴则隐藏在文本世界中而不被发掘。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以更为广阔的视角对词语进行全方位揣摩体悟,达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境界。

例如,冯骥才的名篇《珍珠鸟》一文中,以“探”字展现小珍珠鸟天真活泼的特性,是对其动态描写的精彩一笔。但仅从其动作出发,还不足以让学生感知小珍珠鸟的可爱之处。于是教师引领学生琢磨小珍珠“探”时的动作、神态,之后进行角色体验,揣摩小珍珠鸟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感知,丰富学生对“探”字内蕴的体悟,感受到这一简单的文字背后的妙处。

二、从细致斟酌中洞察人文情怀

(一)对比辨析,感受人物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倘若没有了对比,就没有了涵泳,没有了对语言文字的有效鉴赏。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在语言运用方面更是规范、精准,是学生辨析品味、提升语言智慧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抽换、对调等方式,为学生辨析对比词语提供平台,感受文本语言表达的精妙所在。

例如,《鞋匠的儿子》一文中,林肯在赞美自己父亲修鞋时说:“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文中的“艺术”一词可谓别有深意。按照常理来说,不就是修鞋而已么,为什么林肯不用“技术”一词而用“艺术”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辨析对比,让学生意识到“艺术”一词,可以看出在林肯心目中做鞋子并不是低人一等的职业,体现了林肯对自己父亲的爱戴与尊重,更有对父亲职业的敬重。正是选用了“技术”一词作为辨析的参照,学生才能在对比中感受到“艺术”一词的妙处,“艺术”二字使林肯的人格魅力跃然纸上。

(二)解释追问,感受人物品性

学生受自身认知能力和经验储备的限制,在感知词语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障碍,无法对文本语言产生内在的敏感,继而无法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可以通过解释追问的方式,为词语的解读搭建思维的桥梁,在拓展学生思维认知角度的基础上,降低理解难度,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品悟词语的效果。

例如,在《钱学森》一文中,钱学森说:“祖国是很穷……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在讲到这一课时,很多学生都会忽略“应当”一词。这个词语看似简朴平淡,其实蕴含深意,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深入体悟。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感知“应当”的原本含义,即“必须如此”,之后围绕这个含义追问学生:作为中华儿女,为什么“必须如此”?你从这个词语中感受到什么?正是教师解释词义与相机追问的双重作用,帮助学生于平淡中悟深刻,感受钱学森报效祖国的强烈责任心,以及炎黄子孙的拳拳爱国之心。

(三)拓展补充,走进人物内心

教材中很多文本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缺乏相应的铺垫,因此难以快速达成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文本语言的核心处、关键处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补充,丰富文本的内涵,强化深切的体验与感受,丰富学生对语言内容的领悟与思考。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孤独”,诗中分别处于三四句中的“孤”“独”两字就是诗眼。要想让小学生真正体悟诗人的这种情感,仅凭诗歌自身短短的20个汉字是很难领悟到的。因此,教师为学生补充了以下的背景资料:柳宗元致力于国家制度的改革,却遭到奸臣的陷害,被贬到永州,内心蓄积了“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的苦闷与悲愤。这些背景资料消除了学生自身的认知与诗歌意境之间的隔阂,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

三、于深度语用中拓展词语外延

(一)广泛链接,补充多维含义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意蕴,这在人类语言文化体系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因此,掌握词语的多重含义,能够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下甄别其内在意蕴,并能在具体情境中分别加以运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教师可以拓展延伸词语的内在含义,将之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帮助学生感受其表达的内在含义,从而获取较好的感知效果。

例如《水上飞机》,文中出现了“究竟”一词,这个词语具有多重含义,而在这篇课文中学生联系上下文,很快便能理解“问个清楚,问个明白”的含义。解决了文本中的含义,很多教师就认为对于这个词语的教学可以告一段落了。显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收获非常有限。笔者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运用“究竟”进行自由造句,渗透“究竟”这个词语的其他含义与用法。整个过程既有基于文本对词语内蕴的感知体悟,也有基于生活运用的其他拓展延伸,使得学生对词语的感知与运用同时进行,一举两得。

(二)重设情境,丰富词语内蕴

如《山谷的谜底》一文中“适当地弯曲”,这个短语是感受文本主题的重要基础。这里的“弯曲”究竟为何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勾践“卧薪尝胆”、韩信“胯下之辱”等典型故事,开掘出“弯曲”蕴含着能屈能伸、君子之交不拘小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深度含义,学生对于语句含义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借助收集整合与文本词语相联系的信息资源,重新设置了课堂的认知情境,让学生在类比拓展中丰富了对词语感知的意蕴体系,使文本语言的意蕴更加真实可感。总之,语文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在文本语言的精华处驻足品鉴,潜心揣摩;在反复体验中熏陶情感,锤炼语言,阅读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删繁就简、柳暗花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李燕.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点滴谈[J].湖南教育,2002(6).

[2]戴益华.字理,让字义理解情趣盎然[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1(6).(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

猜你喜欢

词语教学内蕴体悟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从外缘到内蕴:《红楼梦》异文的诠释空间与小说特质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触及内蕴情感 体现家国情怀——《新闻访谈: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创作有感
优化词语教学 夯实语文基础
苏教版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方式解读
让小学语文教学闪光点点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现状及改善途径研究
在对旧时光的回眸里发掘生命的内蕴——王峰《旧时光里的小团圆》读札
体悟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