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走出“零散”困境的路径

2015-11-03冯小红

江西教育C 2015年10期
关键词:思想内容零散主题阅读

冯小红

摘 要: 学生更多的是依靠个人兴趣与意愿维系课外阅读,呈现出浓郁的个人主义色彩。在学生自主选择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课外阅读往往缺少针对性。鉴于此,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主题引领学生进行阅读,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益。本文提出以围绕人物、主旨、内容和形式,从而让课外阅读走出“零散”的窠臼。

关键词:主题阅读 围绕人物 思想内容 文本形式

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推广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很多语文教师已经充分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仅仅停留在布置要求上,对课外阅读还缺乏应有的调控。更多的学生是依靠个人兴趣与意愿维系课外阅读,呈现出浓郁的个人主义色彩。在学生自主选择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课外阅读往往缺少针对性。鉴于此,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主题引领学生进行阅读,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益。

一、围绕“人物”确立主题

(一)阅读同一作家作品

新课程改革以来,尤其是各种教材版本的更新之后,教材中大量编选了诸多名家的经典文本。这些大家作品无论是遣词造句的精准妥帖,还是主题思想的博大深远,都给予了学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完教材中这些大家的经典作品之外,教师就应该以教材文本为出发点,为学生拓展延伸阅读这一作者的其他作品,从而在同一作者的诸多作品中促进学生对作者风格的认知与体悟。

例如在教完《只拣儿童多处行》之后,教师则确定了以作家冰心为主题的阅读,向学生推荐了《小橘灯》《再寄小读者》等散文作品,让学生在相同作家主题阅读中,激发其阅读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在联系对比中感受作者的创作特点,提高课外阅读的整体效益。

(二)补充同一人物篇目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选文都节选自名著。这些选文中的主人公都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文本中的人物,往往一篇选文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相关人物的认知需求。此时,教师就可以围绕课文的主人公,为学生拓展关于这一人物的其他故事,以获得对这一人物全面而立体的形象体验,契合学生的认知需求。

例如在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后,很多学生都被林冲谦逊礼让、武艺高强的特点所折服,产生对人物的阅读期待。于是,教师在《水浒传》中再次遴选关于林冲故事的其他回目,让学生在阅读故事中形成对林冲的多维感悟,并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水浒传》中刻画了108位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精彩。以林冲为原点,将学生逐步引向经典。

二、围绕“主旨”确立主题

(一)主旨同且文体同

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很多的主题都是亘古不变的,不受时代、地域的限制,成为了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这些永久性的主题在相同体裁的文本中被不同作者反复歌咏、抒写。以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为常见的“思乡”为例,可以说几乎所有文人墨客都曾表达过自己的认知和体验。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经典诗词也都蕴藏这一主题,如《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这些诗歌虽然主题相同,但其表现手法和表达视角却各有各的精彩。以相同主题下相同文本类型的比较阅读,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纬度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感知,并借机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水平,起到了较好的表达作用。

(二)主旨同而文体异

恒久性的主题不仅仅局限在同一种体裁文本中,同一主题在不同类型的文本中也同样在不断地被列入表现的内容。但是由于体裁的不同,其表现手法也就完全不一样,给人以不同的文学感染力。

例如“爱国”主题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在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史中,我们既可以从诗歌中读到陆游的《示儿》、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也可以从教材中欣赏《钱学森》《虎门销烟》《徐悲鸿励志学画》,能从浩瀚如烟的歌曲中聆听《大中国》《我的中国心》……无论是古典的诗歌,还是现代的散文,无论是记叙类文本,还是抒情类文本,抑或是其他体裁的文字,都饱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爱国”为主题,拓展丰富学生的阅读,让学生在不同的文体下感受表达爱国情怀的不同策略和方法,从而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夯实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益。

三、围绕“内容”确立主题

(一)紧贴生活实际,推荐校园文化

在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校园文学由于与学生的真实生活非常贴近,成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最爱,深受众多孩子的欢迎。我国当代进行校园文学创作作家也可谓成果斐然,比如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就给孩子们创设出一个广阔而多彩的童年王国;以“纯美文学”而著名的曹文轩更是在精美的语言文字中为学生呈现一个真善美的瑰丽世界;著名作家秦文君更是基于对儿童天性和心理特点深刻、准确洞察的基础上,为学生刻画出“贾梅、贾里”等经典的儿童人物形象……

因此在课外阅读推广中,教师可以从儿童文学作家相同主题的作品中确立主题,推荐对应的书目,以整体化、系列化的阅读方式引领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提升课外阅读的效值。

(二)结合传统节日,开启阅读动力

中国具有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流传了众多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形成了大量极富阅读价值的经典文本。对学生而言,不仅仅要知道这些节日的名称,更应该结合与此相关的文本阅读,明白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全面体验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真正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从而受到文化的浸润与熏陶,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比如笔者围绕传统“清明”节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其中推荐的文本包含了清明的由来、习俗的介绍、相关的传说,以及与“清明”相关的诗歌散文等。这样的主题确立方式,由于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贴合,更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动力,开启学生的探究动力,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

四、围绕“形式”确立主题

(一)遴选传统启蒙文本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所以能够在源源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就在于中华民族特别注重儿童文化的启蒙教育。中国古代就有众多的启蒙教育读本,而这些启蒙读本即便是在高度文明的今天仍旧散发着其独特的育人魅力。诸如《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当下已经成为校园经典诵读的必选读物。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教师完全可以借助这些启蒙读物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一项主题,让学生在诵读原文中感知,在聆听典故中体验,通过阅读让学生既积累了语言,又明晰了道理,实现能力提升和人文滋养的双重丰收。

(二)阅读文言文范本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选用适合学生阅读的文言文文本进行诵读、品味。在人教版等其他版本的教材中,都选用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篇章,而在苏教版教材中虽然没有直接的文言文文本,但整套教材并不缺乏与文言文相关的内容,例如《螳螂捕蝉》一文中的“螳螂捕蝉”的片段描写就是根据文言文内容改编而成,很多练习中的《古今贤文》也与文言文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不难看出,文言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历练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载体。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引领学生背诵文言形式的励志名句,让学生以教师讲述与自行体悟相结合的方式理解语句的大意,领悟其中的道理;其次,具有一定难度的文言形式,就可以采用与现代白话文相对照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文白对照下感知文言文,实现对文言内容的深刻解读,提升学生的品味能力。

总而言之,零散的课外阅读难以激活学生的阅读动力,其阅读收益也必然大打折扣。只有在相同主题的关照下,学生的阅读动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启,从而将阅读教学逐步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李惠琴.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阅读参与度评价探讨[J].文教资料,2013(23).

2.冷漓锦.优选备课资料让古诗教学充满活力[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5).(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双甸镇双甸小学)

责任编辑:刘 林

猜你喜欢

思想内容零散主题阅读
铁路零散货物装卸监控记录系统研究
铁路零散快运发展建议及思考
农村零散农户重大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其对策
“零散小”项目后评价实践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分析
浅论李安电影中民族文化的表现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创新是艺术的长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