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写作中引用的八条建议
2015-11-03林高明
林高明
教育和写作都是一种文化。文化活动离不开传承与创造。教育写作的根源:一在于教育教学生活现实;一在于教育文化典籍。教育写作离不开引用前人的思想及研究成果。我们的教育写作时常离不开“引经据典”,确实,引用是我们学习、吸收、思考、融化、创造的一种方式。但是引用不当的话,可能使整个教育写作显得死气沉沉,显得味同嚼蜡,显得陈腔滥调、了无新意。引用过多、过滥、过繁、过杂、过乱就会泛滥成灾,就如“死蛇挂树”让人望而生厌。如何让引用发挥其作用,增强表达,更好地在探索教育教学写作的过程中阐隐发微呢?
一是经典性。引用不是为了简单的衔接,连句成篇,而是通过经典性的表达,让某种思想观点与实践做法深入人心,经久不忘。由此,在引用过程中要力求在众多的著作中“大浪淘沙,披沙拣金”,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能抱着捡到篮子便是菜的态度,也不能有“拼拼凑凑,为我所用”的投机取巧的心态,而是寻找思想内容与言语形式完美结合的经典词句,让人觉得可爱可信、可亲可行、可圈可点。
经典的表达给人带来的震撼如同清初的金圣叹所描述的一样,诗者,诗人心中轰然一声雷响。会心者目遇神游间便觉隆隆作响,手为之颤动,心为之震撼,余音不绝回味无穷!我有时也想常常与一些经典妙语相晤。
经典如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些古今中外伟大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精妙的言论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经典性。我们在引用时可以采英撷华,从而使表达如画龙点睛,熠熠闪亮。
二是新鲜性。唐朝韩愈的《调张籍》中有这样的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清人赵翼在《论诗》中写道:“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李杜文章那么美妙,如果颠来倒去地看,也会产生“审美疲劳”。所以,赖一郎先生指出,不要引用常见的名人名言。文学上有个理论叫“陌生化”,即要把习以为常的东西转化成陌生的东西,延长读者感受的时间,消减“审美疲劳”,以产生新的审美感受。论文写作亦是同理,采用常见的名人名言,如果没有新的阐释,就显得没有新意。
如何在用词上推陈出新呢?我们不一定非得标新立异,但也不能一味地陈腔滥调,令人生厌。我们一谈到兴趣的作用,就是老调重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脱口而出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表达,说者没有加入任何情感、体验,而仅仅是做出一种符号从口中念出;听者也是毫无感觉,基本上不过是一组声音而已,无法激起听者的回味与遐想。
三是分析性。许多作者在引用时,把一句“引用”的话简单放在句前,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什么的,或放在句末,常用如杜威所说的什么什么的。只作简陋的连接,就以为大功告成。这在语法上来看固然正确通顺,然而从思想上来考究,这样的引用缺乏思想理性,缺乏对作者真切的认同与理解,完全是“他思他想”和“他言他语”。引用要善于分析,析其突出的关键词,析其整体关系点,析其操作要点,析其内在含义……将“他思他想”消化融化为“自言自语”,否则就是生搬硬套,毫无生机与活力。如《中庸》中就有大量的引用,而它的引用灵活多样,更重要的是善于推扩点化。一是例文或例话要文质兼美且有典范性,应该是成功运用某人所要学习的语文概念或规则的范例,突出名家名篇、经典佳作。二是所选的例文或例话要“适合学习”。三是所选的例文或例话要数量适中。对所要学习的概念或规则要选择两个以上相同或相似的例子,组成相应的学习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比较,异中求同。
四是多样性。古今中外兼容并包,天文地理无一不可。教育是一种文化,有容乃大,不能占山为王,自我封杀。我们的引用常常局限于某些教育家、学科教学专家的只言片语,没有从整个教育史、学科教学史角度上来审视与观照。既可以超越教育,从整个人类的文明史角度上来思考与探索教育教学,引用各方面各领域名家的思想观点;还可以超越“名人名言”,善于撷取与点化日常生活中普通教师及学生的“精言妙语”……我在《培植学生课堂体验的丰富性》一文中写道:《人民教育》的编辑施久铭老师提出,巴赫金有个文艺理论叫“复调”理论,如果把一堂语文课比作一曲完整的交响乐,那么它必然是由多声部构成的,而且各声部之间是需要平衡的。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散发出“引人入胜、动人心弦、发人深省、引人回味”的深刻力量。
五是精要性。引文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而是“拔一毛而利天下”“在千军万马间取上将之首级”……精要,就在于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就在于一针见血、一语中的,要言不烦,言必有中。有人认为把简单问题说简单是初级水平,把复杂问题说复杂是中级水平,把复杂问题说简单是高级水平,把简单问题说复杂是没有水平。越是深刻的往往越是简单的。连篇累牍地引用,长篇大论地引用,其结果是让人半懂不懂,而且也会淹没自己的思想观点。
比如说,关于自主学习的论述在许多文章中俯拾皆是,但钱梦龙在《语文导读法的昨天和今天》中写道:“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素为语文教师所津津乐道。但究竟怎样的“教”才能达到“不需要教”?很多语文教师在引用叶老这句名言的时候,未必真正想过,当然也很难找到通向“不需要教”的具体路径。语文导读法“有预谋地摆脱学生”,其最终指向的目标正是“不需要教”。可以这样说,语文导读法是从“教”通向“不需要教”的桥梁。
六是整体性。首先是忠实于原文,原汁原味,原原本本,不凭空捏造,不人云亦云,不以讹传讹。其次是忠实于原意,不断章取义,不主观臆断,从整体思想上来理解所用“引文”的真正意蕴。如有位教师在《浅谈语文课程知识及其教学》一文中引用:早在382年前,夸美纽斯在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大教学论》中就明确指出:“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但是规则可以帮助,并且强化从实践得来的知识。”这就把语感与语识的关系阐释得简单明了,说明语感教学与语识教学不仅不抵牾,而且互相促进。这里的引用便注意到了联系与完整。如果孤立来看,我们可能偏执于一端,强调“实践学习”或“强调规则学习”,而综合考究,我们便理解两者要相辅相成,相促相生。
七是层递性。常见的是重复性的、反复性的引用。同一种意思,由不同的教育名家的不同表达组成。这里固然有着“重复强调”的成分在里面,然而,更重要的是应该在引用中不断分析与推演,不同引用其论证与说明的角度是不一致的,是相互推进,相互补充的……比如说《心灵体验,蓄势而发——体验式习作例谈》文章中这样写道:不少家长、教师会反映这样的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孩子们整天在生活中,而一写作就无从入手?二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读了不少书,可在写作上却毫无收获、很难看出成果来?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话都形象地说明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写作与阅读的关系。确实,生活与阅读是写作的源泉。但是,写作不是一个由生活到文字或由阅读到文字的简单吞吐的关系,而是一个由心摄物,由物化心,再由心化文的过程。这中间需要“心灵的转化”——也就是体验。就像朱光潜先生所说,“‘沉静中的回味是它的渗沥手续,灵心妙悟是它的渗沥器。”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首先得让学生有内在的、深层的、真切的体验,促使学生心中有话说,有情诉,就如同岩石,有敲击才激迸出火花。
八是创造性。司马迁博览群书、广为考察,其目的就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引用并非亦步亦趋地步人后尘与拾人牙慧,还需要自我的辨析与发现,读书就是要读出问题,读出自己,这就意味着创造性。创造性就是善于“读书得间”,从经典著作、经典思想观点的间隙中探寻新的“空隙”,善于分析,善于延伸,善于推扩……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
□责任编辑 刘伟林
E-mail:17807242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