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秋月两相和
2015-11-03李竹平
作者简介
李竹平,安徽省特级教师。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参与《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剖析与案例》等书的编写,致力于课堂创新实践研究。在《小学教学》《教师博览》等刊物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一百多篇。
观影与读书,哪一样对人的精神成长更有益,回答大概没有多大分歧。电影大多供人消遣娱乐,书本则可以用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仅仅有书本还远远不够。但是,如果认为电影只有娱乐的功能,又显得武断了,毕竟电影对人的影响因片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世间万物,用好了就会受益。
我们想方设法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就是为了用阅读来滋养孩子们的心灵,促进孩子们的精神成长。孩子们更喜欢看电影,那么,我们就要像指导孩子们怎么读书一样,引导他们从观影中汲取精神营养。因此,电影课应运而生。
电影课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仍处于探索之中,作为一门课程,它的目标、内容、操作、评价等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体系,所以,大家是在凭着个人的理解和一腔热情边实践边完善。在各种形式的电影课中,将观影与读书充分结合,比那种纯粹地从电影内容出发引发话题交流,视野可能要开阔一些。
语文教学与电影课结合,属于课程整合的一种方式。要进行课程整合,就要研究整合的目的是什么,连接点在哪里,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整合。
一、为什么要整合: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从艺术表达的角度分析,电影与语文(文学)是两种不同的叙事形式。电影是光和影的艺术,画面和声音是其基本的要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字是其基本的载体。前者是直观的视觉艺术,后者是抽象的视觉艺术。从两种艺术形式产生的先后关系考察,可以说文学是电影的滥觞。因此,电影与文学的许多叙事方式是共通的。例如,结构上,电影中有倒叙、插叙的拍摄手法,文学作品中也有这样的叙事方式;电影中有环境渲染,文学作品中有环境描写;电影中有特写镜头,文学作品中有细节描写;电影中有画外音,文学作品中有夹叙夹议……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情感的艺术,都能给受众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与电影课的整合,首先可以带给学生不同媒介叙事方式的启蒙,尤其在电子影像技术不断更新且获取途径越来越便捷的今天,学生能够学会综合运用不同的叙事方式来讲述故事,表现生活,是十分重要的素养。第二,正是因为文学是电影的滥觞,语文教学中的很多文本都是电影的“前身”,所以,与电影课的有机整合可以从不同角度来丰富文本信息,促进学生多种智能的综合发展。第三,利用表现手法上的共通之处,可以借助电影促进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也可以借助文本促进对电影艺术的理解。第四,在内容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往往两者在某些情节上的取舍又有所不同,这些不同恰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课程资源。第五,在网络时代,我们深感纸质阅读的式微,学生尤其容易因为电影等视觉艺术的触手可及,而疏远了传统阅读,我们正好可以运用课程的整合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当然,要做好语文教学和电影课程的整合,教师首先要有整合意识。语文教学中,哪些文本有相关的电影资源,这些电影资源与文本最具讨论和启发价值的连接点在哪里,教师要用心发现、辨别,然后再合理运用。教师还要有敏锐的眼光或“嗅觉”,广泛涉猎和了解相关信息与实时动态,及时发现可以拿来和学生一起观看的电影,并联系语文教学展开学习活动。
二、怎样整合:相荡生涟漪,相击发灵光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对比中激活思维,加深理解
1.同一题材课文与电影内容的对比与发现。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战争”主题单元有两篇小说,《小英雄雨来》和《夜莺之歌》。前者塑造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英雄形象,后者塑造的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小英雄形象,同属于二战时期,同属于正义战争中的小英雄,仅仅是国度不同而已。两篇还暗含着一个相同的叙事愿景——小英雄最后都取得了对敌斗争的胜利,鼓舞人心。那么,孩子们阅读这样的战争主题小说,战争的残酷性就被遮蔽了,这样的战争教育显然是片面的。战争中长大的孩子经历更多的考验,看到更多的悲剧,有些影响甚至对个体生命的童年带有毁灭性。为了让学生们对战争的认识更全面深刻一些,在阅读两篇小说之后,以对小英雄故事的另一种讲述方式引入电影《伊万的童年》进行比较,是不错的选择。
在学生欣赏完电影《伊万的童年》后,请他们对电影中的小英雄伊万与课文中的小英雄雨来、“夜莺”进行一番比较,许多孩子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命运对比上。通过对战争本身残酷性的认知,孩子们觉得电影中人物的命运更加真实,战争环境中,享受童年的天真和烂漫只能是幻想。孩子们还看到了,赢得正义战争的胜利,往往需要人们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不仅仅是生命,包括生命中各种美好的东西。正是对和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们,包括伊万这样的少年儿童,毅然决然地扛上钢枪奔赴战场。
学生懂得通过比较来发现电影和书本内容的异同,说明学生具有了基本的判断和欣赏能力,批判思维得到了发展。这时,可以从电影的表现形式上再做些延伸。《伊万的童年》中,伊万回忆童年幸福温馨的场面用的是彩色画面,他在沼泽中奔突的场景用的是灰暗的黑白画面。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电影导演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回到两篇小说,也有异曲同工的表现策略,《小英雄雨来》中鬼子出现前后雨来生活的不一样,《夜莺之歌》开头对环境的描写,都在突出侵略者的可恶、可恨。
2.同名课文与电影在叙事形式上的对比与发现。电影叙事与文学叙事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电影塑造人物靠的是直观的画面、动作和声音,文学靠的是抽象的文字。电影很少需要观影者的再创造,因为除了结尾,基本没有“留白”;文学的理解需要阅读者随时参与文本的再创造,它有大量的留白给予读者想象的空间。这在《哈利·波特》的小说阅读和电影欣赏中最容易对比出来。
一个不会在小说阅读中进行最起码的想象创造(将文字在头脑中转换成画面)的儿童,他宁愿重复观看十遍《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任何一部影片,也不愿意将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用心地读一遍。但是,让掌握了阅读技巧的儿童边阅读文字边描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甚至是画下来,他在观看电影时就会有自己的想法,而不再一味地对电脑特技着迷。
学生在交流中,对电影更精彩还是小说更吸引人产生了分歧,这正是自我实现的意识被唤醒的最佳时机。这种交流不必追求深度,更没有必要进行学术性的解读,从感性上区别电影和文学叙事形式的不同,是儿童所能把握的层次。
(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融合中相得益彰,相互启发
1.用电影促进文本感悟,用文本提升观影品质。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们一旦有机会观看电影,他们就将读书抛到了九霄云外。在一项有关课外阅读与电影的自主意向调查中,60%的孩子选择了电影,20%的学生在两者之间摇摆。除了用阅读活动本身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外,我们能不能利用电影来促进阅读,同时用阅读帮助学生选择更具有经典意义的电影来欣赏呢?
我接手的一个五年级班,孩子们基本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连《小飞侠彼得·潘》也没读过,他们都习惯了在电视机前打发在家的时光。我有“预谋”地利用课堂时间给他们播放了动画电影《小飞侠》,看完电影后引导他们围绕这样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如果你有小飞侠一样的本领,你会离开爸爸妈妈独自去梦幻岛生活吗?你怎样评价小精灵?为什么小飞侠和海盗都要温迪当妈妈?影片结尾,温迪爸爸看着小飞侠的飞船,为什么会说好像在哪见过?讨论完问题后,我告诉他们:其实,童话小说《小飞侠彼得·潘》中许多精彩的描写在电影中都没有看到,比如书中的小飞侠是有爸爸妈妈的;书中的温迪后来长大了,一天,小飞侠回来看她,发现她结婚了,生了个小温迪……孩子们睁大了眼睛,要我讲讲到底怎么回事。我说:自己看书去吧,书中还有好多电影中没有的秘密呢。果然,一个星期后再问孩子们,已经有一些人在读书了,而且发现了更多有趣的故事情节。
阅读也能促进观影品质的提升。师生共读完《草房子》,再一起欣赏电影,关注的便不仅仅是情节和人物形象了。孩子们开始主动提出问题并思考:为什么电影中没有“细马”这个人物呢?为什么电影中要特别突出桑乔“沐浴”桑桑的尿的镜头呢?其实这正是孩子们对作者意图的追问,也开始了对电影表现手法的探寻。
2.从电影中发现表现手法的共通性。《神偷奶爸2》是一部以亲情为主题的3D动画电影,如果没有经历过电影课上的引导,孩子们的兴趣点就会集中在惊险经历和搞笑情节这两个元素上。其实,只要有人提出问题,孩子们的思考和发现马上就会呈现新气象。记得那天下午,戏剧老师陪孩子们看完影片就下课走了,我陪着看完后便萌生和孩子们聊聊的念头。第一个问题:说说你对这部电影有什么感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好玩!搞笑!第二个问题:你觉得这是一部表现什么主题的电影?有的孩子想了想,举手回答:爱,亲情。瞧,如果没有人提出问题,《神偷奶爸2》留给孩子们的就只有惊险和搞笑了。
进一步:亲情表现在哪里?格鲁为了三个孩子不愿当“特工”,同样是当了“特工”的博士,为了家人决定不再助纣为虐……
再进一步:电影中有与亲情有关的前后照应的片段,令人感动,你能回忆得起来吗?孩子们认真地回忆,认真地想,有人重新发现了伊蒂丝两次朗诵赞美妈妈的诗歌。这样的照应手法还在哪里见过呢?当然是课文里,许多文章中都会用到这一表现手法来突出主题。
同样,《伊万的童年》中,伊万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情节是通过梦境表现出来的,这与文章中的插叙有异曲同工之妙。明白了这一点,再观察电影中彩色与黑白画面的切换,就看懂了哪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哪是回忆中的往事。
还有我们前面谈到的倒叙和插叙、特写镜头和细节描写、环境渲染和环境描写等,这些表现手法都可以相互借力,让学生更深入地感悟不同表现形式的作用和妙处。
3.运用电影启发写作,针对性提升表达能力。学生怕习作,根本原因还是不会讲故事,而每一部好电影都是一个好故事,运用电影来帮助学生学习情节的构思、细节的描写,往往会取得令人振奋的效果。
电影课《三傻大闹宝莱坞》之后,正好与学生探讨习作中的细节描写。很多学生几乎没有细节描写的概念和意识,所以即使在阅读中有过聚焦,提起笔来仍茫然无措。我想到了借助电影的直观呈现来帮助学生练习细节描写。当时截取了影片中一段一分钟的情景,让学生观看之后用文字细致地将人物的活动描写出来,结果很快每个人就写好两百字的人物神态和对话的细节。反过来,学生也可以用读文字、演场景的方式来检查自己习作中的描写是不是很生动细致。
电影与习作的整合,很多人会想到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写观后感的传统。如果每看完一部电影,都布置学生写一篇观后感,不仅电影失去了吸引力,语文学习也失去了吸引力。如果将观后感提升为影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既然是影评,就要运用一些合适的观影策略,启发学生捕捉评论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抒写观影感受,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些策略包括:在某个情节点暂停展开讨论,对人物的命运进行猜测,评价电影人物,相同主题或类型电影的比较等等。经过了这样的对话过程,学生写出来的作品就不单单是套路式的观后感了,而是有一定思想含量的影评。能写影评,学生当然感到自豪了。
当然,语文教学与电影课整合的方式还有很多,整合的价值也值得进一步挖掘。有了课程整合意识,并不断探索整合的方式和策略,不断实践、反思、提升,师生视野开阔了,学习的品质就提高了。
(作者单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