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给我的一场风波
2015-11-03董杰
董杰
那天,又教鲁迅先生的《风筝》。
这首出自《野草》的散文诗,被编排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如何带领一群十三四岁的孩子伴随着“风筝”穿越时空,飞进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我常常感到棘手。
大半节课之后,当我的神思正游走在那“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里的时候,不经意发现后排的一个男生正拿着钢笔在课本上画画。我想走过去批评他,但转念又压抑住了怒气,只是向他投去严厉的一瞥。课后,我把他连同他的语文书一起请到办公室,准备查个究竟。翻开他的语文书,我仔细“欣赏”着他的画:插图中的少年鲁迅被添上了一副黑框大眼镜,额头三道深深的皱纹,留着八字须,嘴巴里吐出个大泡泡,泡泡里写着两句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看到这里,我再也不想按捺自己的愤怒,重重地把书摔在地上,厉声喝道:
“你哪里是在上语文课,简直是在恶搞语文课!你哪里是在学习鲁迅,简直是在侮辱鲁迅!”
他红着脸弯下腰捡起课本,然后立正站好,老老实实地承认错误:“老师,我错了,我不该那样乱画,我会把书擦干净的。”
可是,我哪里甘心就这么轻易地饶了他,于是严肃地考起他来:“你告诉我,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他沉默了一会儿,吞吞吐吐地回答:“课文写鲁迅先生回忆小时候讨厌弟弟玩风筝的事,特别是他故意弄坏了弟弟做的风筝,后来很后悔,希望弟弟原谅他。鲁迅先生好像既讨厌弟弟又关心弟弟,他曾像家长一样严格管教弟弟,但成年后感觉自己错了,很内疚,希望弟弟原谅他。”听到这儿,我总算消了点气,因为从他的回答可知他还是读懂了课文的,于是我就顺势送上几句安慰鼓励的话让他回去了。
他走后,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想再看看课文里的那幅插图,于是打开教本细细端详:远处群山起伏,一帮孩子正在野外开心地放风筝,近处有两个少年,年龄稍大的那个夹着书本,正转过脸看着身旁那个扬起双臂惊呼,看着风筝的孩子。从孩子头上的辫子还可以看出插图所反映的时代应是清朝。这样的插图想表达什么意义呢?我一时间竟模糊起来。倘若不是被安排在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里,真的很容易让读者联想起清人高鼎《村居》里的诗句。想到这儿,我似乎有点理解那个男生的想法,可插图编辑这样创作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说实话,教了十几年语文,我从没有这样关注过课本里的插图。更何况《风筝》这首散文诗的思想内容原本就疑点重重,众说纷纭,想为它画一幅好插图谈何容易。看来,插图里面也有语文!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萌发了一个大胆而新奇的教学设想——给《风筝》改插图。于是,我就在备课本上添加了这个活动内容。当然,我并不是想让学生练习绘画,而是想让学生写一份插图设计方案,目的是想把探究阅读和创意写作组合在这么一个综合性学习小活动中。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我将原先设计的孤立枯燥的主题探究环节与改插图的设想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写插图设计方案。我把昨天男生恶搞的插图,作为引子,先批评他不专心听讲,然后表扬他有怀疑精神,敢于对课本提出质疑,最后交待活动任务,一次给课文改插图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就这么开始了。我从没这样教过语文,学生也从没这样上过语文课,不管对错,就当一次尝试吧。
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每个小组好像都在热烈地讨论着,负责执笔的同学最辛苦,他(她)不得不迅速记录重要信息并组织好语言。活动最后,六个小组代表依次走上讲台介绍了本组的方案。令我惊讶的是,那个恶搞插图的男生,代表该组提出了在我看来是全班最优秀的甚至比课本插图更好的设计方案。他认为,《风筝》的核心内容在第四小节,即“我”发现弟弟在“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里偷偷做风筝,立即将他的风筝“抓断” “掷在地上” “踏扁了”,然后“傲然走出”,最后只留下弟弟一个人“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根据这一情节构思插图,才更能鲜明地呈现出当年“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才更能有力地抓住读者的眼睛,更能让读者感受到鲁迅先生内心深处的阵痛,更能帮助读者理解文章而不至于因图害文。他的小组把《风筝》的插图确定为以下画面内容:
在一间堆积着各种杂物的小屋里,年幼的“弟弟”站在小凳子边,面前的大方凳上散乱地放着纸、竹骨、剪刀、糨糊等做风筝用的材料,地上是一只断翅的蝴蝶风筝的竹骨和一对被踏扁的风轮,“弟弟”两眼透出绝望的神情,望着哥哥傲然走出的背影。
鲁迅先生在《风筝》里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游戏是学语文正当的行为,一幅好插图可以成为理解课文的眼睛。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甘 甜
E-mail:14095441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