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教学,追求“质”“量”并重
2015-11-03肖承红
肖承红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让学生精读又让学生自由地海量阅读呢?在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笔者采用单元主题式教学,灵活运用“1+X+Y”教学模式,追求“质”“量”并重。
一、合理确定单元主题
在备课时,打破传统“一课一教案”的做法,把教材的每个单元看作一个整体来处理,整合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主题训练点,找准单元教学的切入点——单元内容是围绕什么主题来编排的。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的主题在“单元导读”中非常明确:每组教材或以体裁组合,或以生活哲理组合,或以关联内容组合,如第一组课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围绕“神奇的自然景观”选材,让学生陶醉于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精心设计单元自学指导
教师可依据新课标、学生的年龄特点、就近发展区、文本特点,优化整合单元的训练点,精心设计自学指导,让学生的自学有章可循。题目设计要有层次性、有梯度,要能突出教材重点,有利于突破难点;既要体现基础,又要训练能力;既要兼顾“两头”,更要面向全体。
例:人教版小语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小故事,大道理)的自学指导呈现如下。
★温故知新
1. 字词(请列出3个易错字和3个易错词,提醒其他同学不要写错。)字: 词:
2. 理解:课文主要写什么?(要求用自己的话语表达)
★★读出精彩:进行朗读练习,准备课堂上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和小组挑战赛。(可以请家长合作完成该题,需家长或同学签字)。
★★★读后理解:通过读的练习,你一定可以完成以下问题:更羸依据什么来判断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 积累与运用:我能仿造这个句子说一句话。
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达芬奇是( )能手。 ( )是( )能手。
三、灵活运用“1+X+Y”教学模式
“1+X+Y”教学模式是在学习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毕英春老师的“1+X”教学模式后,依据本班学生实际及自己的思考后确立的。这个教学模式主要在语文课本的单元教学中运用。
“1”指精学一篇文章,从教材的每个单元中挑选一篇富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读”,深入细致地研读。这篇文章相当于数学中的例题,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但要注意精读并不是不放过文中的每一个字词,并不一定要“深耕细作”,而是根据文本特点、单元训练点、中年级课程标准等,做到“一课一得”足矣。例:人教版小语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根据“故事”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从“理解题目-读懂内容-感悟道理”三个环节来学习。在理解题目时,让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不同方法:“惊弓之鸟”用关键字理解法;“亡羊补牢”用联系上下文理解法;“南辕北辙”使用查字典的方法。
“X”指运用学法略学一到两篇文章,主要担负着知识迁移的重任,采用导学案,让学生运用精读课例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自学,起着“反三归一”的作用。
“Y”指自由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相关的两到三篇文章,在课外完成阅读笔记,旨在通过大量阅读,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如人教版小语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确定的主题是“小故事,大道理”。对于教学内容处理,我将课文《惊弓之鸟》确立为“1”, 课文《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定为“X”,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盲人摸象》《塞翁失马》《邯郸学步》三篇文章定为“Y”。
在实验过程中,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将精读与泛读结合。传统教学,需要用两个星期(约18个课时)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在运用“1+X+Y”教学模式过程中,我把“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语文教材结合(所需时间比为5∶2),即用两个星期学完一个单元,同时也要阅读完丛书中相应的半册内容。(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有八个单元,配套有四本丛书,每两个单元配一本。) 前一个星期学完语文教材中的一个单元,并从丛书中精心选择与教材共性较大的四到六篇文章同步阅读:用一个课时课内预习交流,用三个课时学完语文课本中的一组教材,用三个课时拓展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主题相同的相应篇目,用两个课时完成主题实践活动;后一个星期再用九个课时集中大量阅读丛书中相应的其他篇目,以期达到“反三归一”的目标。这样处理,使学生经历一个“阅读—认知—实践—迁移—运用”的过程,力求在大量阅读主题相同的材料后,对本单元的训练点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
“质”与“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中,我会继续把好“质”“量”大关。因为我相信,“量”的积累必定带来“质”的变化,只要坚持不懈,语文教学的质量一定会提高。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丰县恩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