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海顿《第104号交响曲》的创作特征
2015-11-03钱滢舟
钱滢舟
摘要:海顿创作的12首《伦敦》交响曲是其100多部交响曲中的最高成就。第《104号交响曲》为其中的一首,同时也是海顿生前的最后一部交响曲。该作品是海顿晚期创作风格的代表,也是他交响曲创作积累的结晶。其自身所显现出的新颖特点使它从古典主义时期浩如烟海的交响曲中脱颖而出,成为音乐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本文通过对曲式结构以及写作手法等多方面的分析,以此总结出该部作品的动机、和声、配器等创作特征,并可借此阐明这部作品的被誉为杰作的原因。
关键词:海顿 交响曲 曲式结构 创作特征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1809)作为十八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留给世人的印象是欢乐、轻快以及无忧无虑的。事实上,这也正是海顿这位作曲家本人的性格。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基本上也是自学成才,在十八世纪贵族主宰一切的社会他所幸得到了这一阶级的庇护和荣宠。1761年29岁的海顿供职于保罗·安东·艾斯特哈齐亲王府,而这位贵族恰巧非常喜爱艺术,并乐于资助各种艺术活动,因此这成为海顿一生的转折点,他在这种氛围中安心创作,一生衣食无忧,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
被鉴定为真品的海顿交响曲共有108首,早期的作品内容多属于表现生活娱乐的,较为空洞。从1780开始他的交响曲渐渐摆脱了宫廷音乐的影响,进而体现出更为广泛的市民阶层思想感情并逐渐具有了比较深刻的思想。他最高成就的交响曲是他的12部《伦敦》交响曲。其中第7部《第104号交响曲》创作于1795年,本曲命名为《伦敦》交响曲,是19世纪以后的事情,这一名称并没有任何的意义。该部交响曲被看成是海顿成熟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下面我们将先从曲式方面逐一分析各个乐章。
一、曲式结构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典型的奏鸣曲式,速度为小快板。一开始是一段带有强烈戏剧性但节奏缓慢的引子。调性为d小调,以此烘托即将到来的D大调的快板乐章。呈示部的主部短小,是典型的8+7的上下两句对称结构。
副部的调性稳定在主调的属调A大调上。结构也非常精炼,主要的动机就是分解和弦的音型。该乐章的展开部发展的程度并不大,仅仅就是将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动机在各个声部进行分裂或者展开。在分裂的过程中,音乐一直发展到最高点d3然后下落进入准备句,预示着再现部的到来。这里的调性变化是整个乐章中最频繁的。再现部的副部遵循着奏鸣曲式最基本的原则,回到了全曲的主调D大调上。
第二乐章不同于一般使用三部曲式的慢乐章,海顿在此应用了复三部曲式加上变奏曲式的原则,给原本中规中矩的慢乐章增添了些许色彩。
这一乐章的主题就是带附点的节奏型如,整个乐章都是在这一主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奏发展而成的。A段就为单三部曲式,之后B段的c和d乐段的素材全部来源于a,但又加入一些新的素材,与A段形成了对比。A1虽然是A段的反复,但是它却在原来a的基础上加了大量的装饰,使得整个A1段的情绪和A段大为不同。
第三乐章是遵循传统的小步舞曲模式,该乐章在展现小步舞曲风格的同时,还用带三声中部的复三部曲式表达其内涵。
该乐章开头的a是典型的8+8的方整型上下句乐段,a的主题是贯穿整个乐章的三度动机是典型的小步舞曲音型。B乐段虽然出现新素材即半音动机,可三度动机还贯穿始终。而三声中部中三度动机同样是作为主题出现的。
末乐章在交响乐套曲中起到了总结的作用,所以这一乐章一般使用规模宏大的曲式来作为结尾,因此海顿选用的还是戏剧性最强的奏鸣曲式。
主部主题是一组五声音阶动机,来源于克罗地亚的民歌(海顿在他的音乐创作中非常爱使用民歌主题),而展开部没有太大的发展,依次使用了主部和副部的主题进行发展后直接进入再现部。最后海顿在该乐章的结尾加上了一个有力的结尾。可以说这一乐章直接暗示了贝多芬交响曲的终乐章。
二、创作特征
(一)动机的运用
在这部交响曲四个乐章的写作中,海顿大量运用了主题动机贯穿整个乐章的原则。如在第一乐章中,主部主题这一动机便贯穿了整个乐章,连接部Ⅱ和展开部中频繁出现这一主题,展开部中这一主题是游移在各个声部,并且将这一动机分裂成了的形式。
在第三乐章,主题a是典型的三度动机,而这三度动机则贯穿了乐段b以及三声中部B。
(二)和声的运用
海顿在和声构思方面也是非常大胆的。他在创作中使用同主音大小调的转换来增加和声色彩的对比。比如该部交响曲的第三乐章的主题A是典型的小步舞曲,首先是在D大调呈现的,可到了三声中部调性却转到了六级调上bB大调,这一调性的设计便给人以不一样的感觉。在第一乐章的引子是在d小调上的,具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在四小节之后,该引子的主题又在F大调上呈现,这便与小调形成了调性上色彩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戏剧性并也为即将到来的快板乐章做好了准备。
第三乐章的A段为G大调,然而在中段B段却转成了意料之外的g小调,B段时基于A段发展而来的,然而在调性上和A段形成了调性对比,这使得这两段在本有的联系上形成了微妙的区别。
(三)配器的运用
《104号交响曲》在配器方面自然是不落俗套,海顿的一些创新做法使得整个乐队获得了新的空间感和明亮度。首先来看弦乐组,小提琴历来在各种体裁的的音乐中都是担任主旋律声部,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都是依附于小提琴声部而存在。反观这部交响曲,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似乎挣脱出这种模式,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如第一乐章展开部Ⅱ,该乐章的主部主题就在中提琴和低音提琴上出现。
木管组乐器开始有了独立性,纵观这部交响曲,大多数时候木管组乐器和小提琴是同时担任演奏主旋律声部,有时候木管组乐器单独挑此大梁,弦乐组只是作为加厚声部的作用而存在。如第三乐章A主题就是由长笛与小提琴共同演奏的。此外木管组乐器偶尔还作为除主旋律外的独立声部存在,起到了装饰加花的作用。如在第四乐章再现部的副部并没有完全按照呈示部再现,而是增加了用长笛演奏的新声部。
四、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第104号交响曲》的创作绝对不是遵循死板的“教科书”。海顿的全部交响曲代表着个人风格的发展体现了古典交响曲从初创到成熟的历程,也反映出古典主义音乐从早期到盛期的某些特征。在曲式上除了他对于交响曲末乐章的贡献和突破外,这部交响曲的其它乐章在曲式上也有着创新,如第二乐章使用了两种曲式结合的原则。关于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海顿曾说过,但愿有人能写出“真正新颖的小步舞曲”,但从这一乐章看来他创作的小步舞曲就是新颖独特的。此外,从动机、和声、配器运用这几方面都显示出了海顿的音乐创作才华,他的音乐也绝非后人所认为的仅仅是欢乐、明快、缺乏思想内涵的。
从另一方面看,摆脱宫廷与教会束缚的倾向是海顿交响曲创作的又一显著特征。18世纪后半叶,欧洲思想界的“启蒙运动”蓬勃兴起,人们要求个性解放,争取自由、平等、博爱的先进思想。海顿同其他音乐家一样,也毫不例外地被卷入到“狂飚”思潮的巨澜之中。从1790年起,他开始摆脱了贵族、公爵长达30年的禁锢与束缚,获得了创作上的自由,因此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他的思想走向。①《第104号交响曲》一改以往海顿音乐中宗教影响,由安谧、纯朴的风格开始变得高亢振奋、气势宏伟,是海顿交响曲音乐创作中不可缺失的一部精品,也是后人学习创作借鉴的典范。
注释 :
①姚德利:《海顿交响曲的贡献与风格》,《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4月,第22卷,第2期。
参考文献:
[1][英]菲利浦·唐斯·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的时代[M].孙国忠,沈璇,伍维曦,孙红杰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2][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M].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李哲洋.最新管弦乐名曲解说(第一册)[M].大陆书店,1999.
[4]姚德利.海顿交响曲的贡献与风格[J].运城学院学报,2004,(02).
[5]胡杨树.海顿第104号交响曲中动机的运用[J].大舞台,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