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80例临床分析

2015-10-31魏亿慧李昆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6期
关键词:病毒学卡韦乙肝

魏亿慧 李昆玲

(莱芜市莱城区人民医院,山东 莱芜 271100)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80例临床分析

魏亿慧 李昆玲

(莱芜市莱城区人民医院,山东 莱芜 271100)

目的 对80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进行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和一般治疗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保肝、对症、支持治疗,恩替卡韦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治疗4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病毒复制水平、肝功能指标及血糖水平。结果 恩替卡韦组患者病毒学应答率和糖尿病控制率分别为72.50%(29/40)和70.00%(28/40),均高于一般治疗组45.00%(18/40)和47.50%(1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恩替卡韦组的总有效率65.00%(26/40)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35.00%(1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肝源性糖尿病;乙型肝炎;恩替卡韦;胰岛素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糖尿病群体,其大部分患者有乙肝肝硬化病史。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笔者对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8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患者80例,均来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本院的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2010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35~67岁,平均47.2岁。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未接受免疫调节剂或抗病毒药治疗,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48周内,所有患者均接受糖尿病饮食以及保肝、对症、支持治疗,根据空腹血糖指标给予诺和灵30R适量皮下注射,恩替卡韦组患者则在相应上述治疗的基础之上,同时每天口服0.5 mg恩替卡韦(博路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治疗4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1.3疗效评价标准:病毒学应答:血清HBV DNA≤1000 copies/mL;肝功能恢复:ALT≤40 U/L,AST≤40 U/L,TBiL≤23 μmol/L,ALB≥35 g/L;血糖控制标准:空腹血糖6.7~9.0 mmol/L,餐后2 h血糖6.7~12.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9.0%。显效:肝功能恢复、糖尿病控制、病毒学应答均理想;有效:肝功能恢复、糖尿病控制、病毒学应答均比治疗前有所好转;无效:未达到有效指标。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检验水平α=0.05,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恩替卡韦组与一般治疗组疗效比较:治疗48周后,恩替卡韦组的总有效率65.00%(26/40)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35.00%(1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恩替卡韦组与一般治疗组疗效比较[n(%)]

2.2病毒学应答率和糖尿病控制率比较:治疗48周后,恩替卡韦组患者病毒学应答率和糖尿病控制率分别为72.50%(29/40)和70.00%(28/40),均高于一般治疗组45.00%(18/40)和47.50%(1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48周后患者病毒学应答率和糖尿病控制率比较[n(%)]

3 讨论

肝脏作为参与糖代谢的重要器官,糖原的合成、分解及转化等过程都离不开肝脏的参与。而各种急慢性肝病往往导致肝脏的功能受损,从而导致糖不能够正常代谢,严重的患者出现糖耐量异常甚至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复制会使肝病处于持续的活动状态,结果会造成组织变性、坏死及纤维化增生,导致肝硬化的发生。肝源性糖尿病是肝硬化病情不断进展恶化的结果。随着肝功受损程度的不断加重,糖代谢的异常程度也不断增加,结果是血糖水平不断升高;同时,患者肝功能状况也在影响着肝源性糖尿病的进展,血糖过高或过低都阻碍肝细胞的修复[2]。虽然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该病进展的主要因素是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活跃复制。临床治疗经验表明,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活跃性,不仅可以保护肝脏组织,而且还可以降低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恩替卡韦属于一种新型的强效、低耐药的抗病毒药物,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可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本研究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导致的肝源性糖尿病,取得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恩替卡韦组患者在经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水平明显下降,血糖也较一般治疗组有较为明显的下降,病毒应答率和糖尿病控制率分别为72.50%(29/40)和70.00%(28/40),均高于一般治疗组45.00%(18/40)和47.50%(1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恩替卡韦组的总有效率65.00%(26/40)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35.00%(1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恩替卡韦是一种治疗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理想药物,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地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2] 赵建军,张志峰.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9,25(1):46-47.

R512.6+2

B

1671-8194(2015)36-0168-01

猜你喜欢

病毒学卡韦乙肝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病毒的基本性状一课的教学设计
病毒学研究性教学研究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恩替卡韦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83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及其分析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