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特点 呈现亮点 展示风采
2015-10-29王文军
王文军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和看家本领,而“模拟课堂”是测试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一种形式。为测试拟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丽水市于2015年8月开展了以“模拟课堂”为形式的课堂教学能力面试。面试共有68位科学教师参加。从面试的总体情况看,大部分教师能基本按照“模拟课堂”的特点上课,但有相当多的教师在“模拟课堂”的时间调节分配、师生互动交流、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还有部分应试者把“模拟课堂”当成了“说课”,把课堂教学实践远远地抛在了脑后。可见,应试者只有清楚地了解“模拟课堂”的含义和特点,明确其与“现实课堂”“说课”之间的异同,才能在“模拟课堂”中游刃有余地展现出自己的教学风采和执教能力。
一、“模拟课堂”的含义与特点
“模拟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通过口头表达、形体语言和各种教学技能与组织形式的展示而进行的一种教学形式,是一种将个人备课、教学研究与上课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具有模拟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它能够比较全面地考察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和教学机智等多方面的素质,具有省时高效的特点,适合在假期不易组织学生来到现实课堂的情况下测试应试者的课堂教学能力。“模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学生的直接参与,课堂中缺少了“学生”这个要素,这就需要应试者想方设法弥补该要素缺失所带来的挑战。“模拟课堂”与“说课”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侧重于实践层面而后者更注重理性层面,这就要求应试者从课堂教学的实施环节上多花力气。若要在“模拟课堂”实践中取得优异成绩,应试者除了要实施好“现实课堂”的核心要素和基本环节外,还必须了解“模拟课堂”的主要特点:
(一)时空的限制
时间限制:获知课题后只能备课1小时,并要求应试者在20分钟内完成一个课时的教学任务,时间的合理分配和安排显得非常重要。
空间限制:应试者备课时只能利用教材和教参等有限资料,不能上网查阅资料,没有规范的科学仪器供其选用,不能与他人讨论,只能独立完成。
(二)学情的模拟
“模拟课堂”只有课程资源和教师两大要素,缺少了“现实课堂”中的重要要素——学生,从而导致学情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备课时需要应试者对“模拟课堂”中的学情作出合理的研判,一般来说以本区域该年级中等程度学生的认知水平作为学习的起点,同时对课堂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差错的环节作出预估,在关键问题上作好预设。
(三)对话的缺失
“现实课堂”的顺利推进和实施源于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的完整和持续互动交流,而在“模拟课堂”中缺少了学生,使得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不易实施。应试者只有交替扮演好“教师”“学生”“学生同伴”等角色,适时呈现“学生”的身影,才能使课堂中的对话交流得以顺利实现。
(四)实验的弱化
“模拟课堂”与“现实课堂”不一样,没有现成的科学实验器材和用品可供选择,实验操作的环节极易被应试者弱化。但科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建立、形成都离不开科学实验,这就要求应试者强化实验意识,利用日常生活中或身边的简易物品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以增强“模拟课堂”中的“动手操作”环节的效果。
(五)环节的浓缩
“模拟课堂”与“现实课堂”一样,具备所有的教学环节,只是每个环节更加紧凑和浓缩而已。无论是在备课还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试者在兼顾各个教学环节的同时,应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教学的关键环节上,如设计新颖导语、抓住知识内联、把握学习重点和突破学习难点等。
二、“模拟课堂”的教学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
(一)合理分配时间
“模拟课堂”上课课题一般是在1小时前告知应试者,允许应试者进行“模拟课堂”独立备课的时间是1小时。从应试者上交的备课稿看,大多数教师写了满满的4~5页(A4纸)备课内容,最多的一位写了6页,试想,这样教师哪还有时间思考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流程的合理安排呢?应试者一般应花40分钟用于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流程的设计,其中用5~10分钟熟悉教材、理解教材以及分析学情;接着回忆平时的教学实践,再用30分钟来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确定导课的角度方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巩固反馈内容以及板书的设计等。这个阶段不要拘泥于细节的描述,更不要把时间放在教师怎样问、学生怎样回答上,而应采用画流程图的方式将自己的教学思路简明地加以呈现。备课阶段的最后20来分钟时间,可在流程图旁边注明实施该环节的策略方法,加上导语、过渡语和结束语,标上各个主要环节的大致时间分配,并对流程图加以修正和完善。
用于“模拟课堂”上课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8~20分钟。用1~2分钟引入课题,接着马上进入学习新课的内容;用14~15分钟模拟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从导课切入,步步深入,有序推进重难点问题的解决;再用1~2分钟安排当堂巩固和反馈评价环节,留出1~2分钟的机动时间。时间安排得不合理极易造成“模拟课堂”的不成功,如一位教师在“模拟课堂”上《新生命的诞生》(第一课时)时,在导课部分安排了三个问题的复习:(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组织结构(并画出细胞结构图);(2)人的一生所经历的过程有哪些?(3)动物的生命周期怎样?这种与本节课内容联系松散的复习整整占用了6分钟,该教师在处理学生看书和课堂小组讨论环节也留出了等候的时间,而不是假设学生已完成,结果在20分钟结束时,该应试者才完成了备课内容的三分之二,致使预设学习目标不能全面达成。
(二)准确研判学情
学情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在学习时体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学情研判是为学习目标的制定打基础的,没有准确的学情研判,学习目标很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经历和认知心理特征,才能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领域和不同的学习活动中的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由于“模拟课堂”中没有特定的学生,应试者只能以本区域该年级学生的中等知识结构、一般生活经验和认知心理特征为基础,结合教材内容特点确定合适的学习方式,依据知识的综合和抽象程度预设易犯错误的可能性、出现差错的比例及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endprint
同样是上《新生命的诞生》(第一课时)的另一位教师,她首先分析了七年级学生信息来源广泛、接受信息敏捷、对男女两性生殖系统知识的好奇及小学阶段对这部分已有一定学习基础,根据课本中有许多生动、直观的图片(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器官、精子、卵细胞),结合课文中清晰的文字叙述,确定了该部分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而对于精子和卵细胞的受精和怀孕过程等较为复杂、不易讲清的内容,采用视频观看等辅助手段,使得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变得有序和高效。该教师还依据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结合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不当两性性行为和少女意外怀孕等,加强了性道德和避孕措施的学习和讨论,达到了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之目的。可见准确的学情研判,也是“模拟课堂”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不可或缺的条件。
(三)搭建对话平台
“模拟课堂”中的“对话”环节既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具体体现,更是达成学习目标的不二选择。“模拟课堂”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对话”交流环节不能缺少,“模拟课堂”中的“对话”交流环节主要有“师生对话”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其中“师生对话”是应试者最难妥善处理的部分。由于没有学生出现在“模拟课堂”的现场,应试者需要不时地扮演好多种角色,时而扮演提出问题、布置任务的教师,时而充当举手提问或回答问题的学生,有时还要变身为学习者伙伴的评价者,唯有这样才能将课堂教学持续有序地向纵深推进。
应试者怎样才能搭建好“对话”交流平台、扮演好“模拟课堂”中的不同角色,给课堂增添活力、为问题解决铺路?首先要设计好并适时抛出让学生参与课堂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或实验探究的“对话”平台,用学生的语气说出学生的想法,然后及时从“师生对话”过渡到后面的环节:一是应试者在抛出问题后,或立即扮演学生角色,说出学生的回答内容,或用一个短暂停顿代表学生的活动,然后用应试者自己的话来接上后面的内容;二是当应试者抛出的问题涉及学习重点或难点内容时,应试者应该巧妙地把这话说出来,如“正如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知道了……”“模拟课堂”中除了设计“一对一”的对话交流方式外,还需要设计“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对话方式,使预判的“学情”在课堂中得以体现,如在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后,应试者接着说“刚才的同学回答得较好,还有没有不同意见”或“刚才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请举手。好,请另一位同学回答”。在学生自主学习期间,即学生与文本“对话”时,应试者可以出示自主学习的要求,以便评委老师了解应试者的意图和判断该活动设计是否有效。
应试者若只是备教材内容,而不备学生活动,就会缺少“师生对话”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环节,课堂不仅显得单调乏味,而且很容易变成教师个人主导的“一言堂”。例如,某位教师在“模拟课堂”上《重力》一课时,自己从头讲到尾,“师生对话”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活动双双缺失,只用7分钟就讲完了本节的全部教材内容并完成了2道题的巩固反馈,生动的课堂实践活动变成了索然无味的沉闷课堂。
(四)强化科学实验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在学生学习科学中的作用不言自明。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得知识、检验知识的一种实践形式,是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科学原理和规律的重要手段。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的有效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模拟课堂”中,应试者首先应积极利用身边物品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或活动(可以模拟着做一些实验),其次要说清自己准备用什么器材来完成某个演示实验的设想,再次是交代如何引导学生动手实施某个“活动”的计划,这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实验意识和做法可反映出教师对学科特点和本质的理解程度。一位教师在“模拟课堂”上《重力》一课,在没有现成科学实验器材的情况下,利用课本和自己口袋里的一串带绳子的钥匙演示了“重力的方向”这个实验。这种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替代物品来完成科学实验的举措令人赞叹,值得充分肯定。
在上《模型、符号的建立和作用》一课时,一位应试者在上了“模型”的内容后,设计了有别于其他教师的做法:不是将课本上“水的状态模型”布置给学生在黑板上画来画去,而是要求学生利用橡皮泥制作水分子的模型,然后移动水分子模型的间隔,从而直观形象地得出了“水的状态”变化的实质。这个看似简单的实验操作,反映出应试者对课堂教学中“学为中心”理念的理解以及运用,说明其重视科学实验,注重动手操作,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己任。
(五)凸显关键环节
“模拟课堂”与“现实课堂”在教学实施环节上是相同的,如导课情境设计、重点内容分析、难点如何突破、巩固练习反馈、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但由于“模拟课堂”中师生之间缺乏相互之间的情感支持,加上上课时间的限制,应试者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不能贪大求全,要把新颖导课、重点剖析、难点突破及知识框架构建等关键环节理清楚、说明白,把主要精力放在启迪学生思维上。
1.导课新颖别致
只有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历经验和认知水平,才能确定合适的学习起点、找到激起学生共鸣的素材。新颖别致的导课,往往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课堂学习角色,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次应试者的导课大多采用复习旧知的方式来展开,虽然也能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学习,但由于缺少新颖性和独特性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事例,很难与学生知识生长点紧密衔接,使得导课变得平淡和低效。其中有一位教师在“模拟课堂”上《模型、符号的建立和作用》一课时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请你们将上学途中见到的交通标识或标记画在黑板上。”显然,关于路标的标识、限速限行等标记是学生眼见耳闻的,于是各种各样的交通图示激起了学生共鸣,紧接着应试者又让学生列举“数学中的‘+‘-‘ב÷,科学量单位‘千克kg‘米m‘摄氏度℃,科学量代号‘电压U‘电流I‘压强p‘重力G等”,然后归纳出这些标识或标记就是科学上所说的符号。这种源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新颖导课,极易唤起学生的相关记忆痕迹,同时又能激起学生进一步思考,还能吸引“评委”的眼球,让“模拟课堂”不再单调或沉闷。endprint
2.把握好重难点
“模拟课堂”让应试者发挥的时间不到20分钟,如何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应试者能否展示好教学风采的关键。学习重点是依据学习目标,在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和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概念、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学习难点,一般指对于大多数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困难的、关键性的知识点或容易出现混淆、错误的问题。学习重点和难点的确定要根据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精心设计。对于不同的地区、学校教学环境和学生,教师在讲授同一节课的内容时,学习重点和难点也会有所不同。有一位应试者在“模拟课堂”上《新生命的诞生》一课时,将“受精和妊娠”确定为学习重点和难点,因为“受精和妊娠”过程涉及细胞的结合、分裂、移动和多个部位,还出现多个相近概念,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该教师边说边构建了精子、卵细胞、受精卵、胚胎和妊娠(怀孕)的相互关系以及该过程所处的部位(如图1),使得教学重点得到了落实,较为抽象的难点变得形象且容易理解,抓住了该知识结构图,就能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及演变的过程,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
3.抓住内在联系
学生只有理解了科学知识、科学原理和科学规律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才能提高学习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对科学的知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需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适当的方式加以组织、概括和提炼,这就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和一定顺序搭建起知识结构网络,使之简练地、系统地体现知识体系的推演过程,以明晰的视觉符号启迪思维,提供引发思维的框架结构。设计巧妙的知识结构图,往往是教师钻研了教材的逻辑顺序、把握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将两者紧密结合的结果,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思考,也有利于学生记录和课后复习,能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从应试者上交的备课稿看,知识结构大多按照教材顺序排列、知识的简单叠加和课本标题的罗列,缺少了对于重要概念中关键字、词标注以及知识要点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下面是某应试者在“模拟课堂”上《模型、符号的建立和作用》一课时所呈现的知识内在联系结构关系:
A.模型
a.概念
b.作用
B.符号
a.概念
b.作用
c.常见符号
同样是《模型、符号的建立和作用》教学内容,另一位教师呈现的却是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图,它既是学习内容的浓缩,更是对学习内容的深度加工和精心提炼,既能理清学习内容的思路,又能将学习内容结构化,还能突出“符号”与“模型”的含义、特点、常见类型的对比,体现出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反映出知识内容呈现的逻辑顺序和相互关系,是本节课学习重点和难点的具体体现,让学生原本不易把握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这对于学生拓展思维、寻找知识联系、养成良好思考习惯、提升科学素养都会起到有效的帮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