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因声求气”教学目标在古文教学中的实现方法
2015-10-29顾助东
顾助东
摘要:笔者参阅资料后对“因声求气”说作一简单介绍,并结合古文教学中所积累的经验体会,提出实现“因声求气”的三大方法,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广大语文教师对古文阅读涵咏的重视。
关键词:因声求气;实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35-2
《左传》中的《烛之武退秦师》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为人教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一和苏教版的必修三选入。人教版编排目的是“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苏教版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因声求气”的阅读文言文的“津梁”。苏教版“因声求气”之学习目标的提出,在近几年中实属新颖,容易为人忽视,实现的难度也较大,加上教材教参提供的相关资料较少,故稍加阐释。
“因声求气”,是清代桐城派提出的阅读古文之法。这里的“声”是指“文辞音节的快慢短长高下”,就是读书人体会到的音节美。这里的“气”,按周振甫先生的说法,就是作者所表达的气势,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形成的气势的抑扬疾徐顿挫。那么,“声”与“气”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韩愈在《答李翊书》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清人刘大櫆说,“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故音节为神气之迹。”文章都是“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刘大櫆《海峰文集》卷一《论文偶记》)。所以,所谓的“因声求气”,就是通过用心用情地反复朗诵古文,从音节的抑扬顿挫里体会作者的辞气,进而深入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中人物的心灵世界。(周振甫《怎样学古文》)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人物的语气语调,很好地表现出了在“秦晋围郑”这个重大事件中的个性面貌,“左氏叙事、述言、论断,色色精绝,固不待言,乃其妙尤在无字句处。凡声情意态,缓者缓之,急者急之,喜怒曲直莫不逼肖,笔有化工。若只向字句临摹,便都不见得。”(出自《左绣》)苏教版编者把《烛之武退秦师》与《谏太宗十思疏》组成一个小单元,放在“寻觅文言津梁”这个模块中,显然是想让学生学会“因声求气”这种阅读理解文言文的“重要津梁”。
古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因声求气”的教学目标呢?
一、尝试诵读,进入文内
实现“因声求气”的第一步,就是要熟读古文。朱自清《论朗读》中引用姚鼐的话:“放声疾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反复朗读,从一字一句地读,到能够连贯地读,从能够顺利地读,到稔熟流畅地读。注意文句的意群,不错误地停顿,不读破句子。最终能够掌握文意,朗读时脱口而出。
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使,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注释,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预先自行解决文中的疑难字句;把个人解决不了的地方,交给学习小组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疑惑。小组把不能解决的字词句,写在质疑本上交给老师,老师汇总后在班上集体讨论解决。这为学生的有意义的朗读奠定基础。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熟练朗读文本。教师在组织学生扫除语言障碍的同时加强朗读,如学生个体读、分角色读、分组读、带着疑问读、同伴之间的竞读……总之,教师要发挥组织者的作用,让学生充分读起来、读得通顺流畅,以期学生初步掌握文意文脉。
二、沉潜反复,学得古人声气
古人读书,讲究熟读成诵,力求全部背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读起书来是“兀然端坐终日以读”,韩愈在《进学解》里说自己读书“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百家之编”,清人清方东树在《书〈惜抱先生墓志〉后》总结古人读书之法时说,“夫学者欲学古人之文,必先在精诵,沉潜反复,讽玩之深且久。”这里的“沉潜反复”,就是要读书人通过反复吟诵,掌握文章语言在声调高低、音节长短、节奏疾徐、语气抑扬等“声”方面的特点,进而对文中内容进行吞吐咂摸,模仿古人说话之口吻。正如清人姚鼐所言,“急读以求其体势,缓读以求其神味,得彼之长,悟吾之短,自有进也。”(《惜抱轩尺牍·与陈硕士》)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出场人物虽然不多,但叙写他们的言辞口气各不同同,栩栩如生,如在目前。文中共有四个地方写到人物语言:一次是郑国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提出建议,一次是烛之武与郑伯间的对话,一次是烛之武与秦伯间的对话,一次是晋文公对手下大臣请求攻打秦军的回答。由于人物身份地位经历不同和对复杂外交关系的认识程度的不同,每一个人说话口气都不相同。教学时,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以掌握“辞气”,进而探得人物的“口气”。文中的几处虚词,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口吻。我们引导学生着力读出这些虚词所包含的意蕴。朗读时,要引导学生用循循善诱的口吻,明知其假而用其真,把说谎当成真诚。而“吾其还也”一句,重在“其”的读音处理,因为“其”在这里表商量而非命令的语气,而言外之音,其实是毫无商量余地的。所以,这句中的“其”要读得舒缓而延长,加重处理。这样,通过组织学生细心体会,反复模拟,以最大程度地实现朗读的语气与人物口气的吻合。
三、设身处地,求得古人神气
古文所叙之人事,距今遥远,“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所以刘勰提出阅读者需“披文以入情”。而“因声求气”的代表人物之一刘大櫆提出另一条途径,“凡行文字句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学者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字句,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吐一吞,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自然发铿锵金石声。(刘大櫆《海峰文集》卷一《论文偶记》)此番经验之谈,给我们以启发:“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深入作者和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融入他们的心灵空间,就要在反复朗读的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汇聚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就要学会“穿越”,回到那个时代那个场景中,进行换位思考,和作者和文中人物“共情”,这样吟诵既久,自然心神契合,读者和作者、文中人物浑然一体。
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是全文最精彩部分,他的劝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刚见到秦伯,自动放低身段,不作无谓的抵抗,弱国无外交啊,所以,老实承认事实,“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句中的“既”字,表明郑国上下都已经接受亡国的事实。所以,这里的“既”要重音处理。第二阶段是剖析“亡郑”与“舍郑”对秦国与郑国的利弊。烛之武以“焉用亡郑以陪邻?”的反问句出之,这种当面的反问,很有启发性,让秦国从迷思中惊醒。接着,他帮助秦伯回忆晋国对秦国干过的过河拆桥、不讲信用、忘恩负义的一段历史,谈及此事,烛之武用“君之所知也。”来进一步提醒秦伯,告诫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要跟晋国搅和在一起。朗读这句时,要用善意的提醒语气,重音在“君”,意在打动秦伯,规劝他记住晋国的所作所为。接下来,烛之武又用“夫晋何厌之有?”进一步揭穿晋国想要称王称霸的扩张野心,指出,在亡郑以后,晋国会得寸进尺,“肆其西封”,那么,“不阙秦,将焉取之?”第三次使用问句,开导秦伯终于看清了秦晋围郑的后果是损人害己。最后烛之武希望秦伯深思,已作出正确决策,“惟君图之。”语气恳切,用意善良。
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我们通过PPT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介绍秦晋围郑的历史背景,同时介绍烛之武在郑国“三世不迁官”和“年过七十”而仍为“事郑国为圉正”的不堪仕途,这样为学生通过诵读掌握文中人物说话口气、进入人物情感世界提供必要资料。给出问题,引导学生细心领会文中人物心理。例如,当秦晋大军压境时,如果你作为郑国的一员大臣,你会怎么办?当自己的国君要求你凭三寸之舌去“退秦师”,你会答应国君的要求吗?烛之武一开始拒绝国君的要求,是不是不爱国的表现?如果让你去说服秦伯退师,你会怎么说,从哪几个方面去说,烛之武为什么能成功说服秦伯?这样以问题为导向,促使学生一步步地走进烛之武的内心世界,深刻体悟到烛之武国人的智慧和胆略,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人。我们还开展“我来当导演”“我来当主角”等学习活动,放手让学生相互点评,不断增进对烛之武的理解,不断提高朗诵水平。这样,让学生将心比心,从语言入手,反复沉潜,“讽玩”深久,在深切理解的基础上,“从声音证入”,让朗读吟诵更符合人物的口气,最后获得行文之精妙处——神气,也即作者的命意遣词和写法。
如今的古文教学,功利性比较强,不考的就不教,教学的重点集中在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上,很少组织引领学生“纵声朗诵,低声讽咏”,不能从古文抑扬顿挫的音节字句中,体味精神气势,揣摩文脉法度,从而提高古文鉴赏水平。所以,高中语文苏教版的编者所倡导的“因声求气”的古文学习之法,值得肯定,更值得我们去用心传承,努力去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周振甫.怎样学习古文[M].北京:中华书局,1992(06).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2014(12).
[3]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08).
[4]丁凡,杨九俊.语文必修三教学参考书[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