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FC机械工程学科2014年度管理工作综述
2015-10-29王国彪赖一楠宋建丽何柏岩
王国彪 赖一楠 宋建丽 何柏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北京,100085
NSFC机械工程学科2014年度管理工作综述
王国彪赖一楠宋建丽何柏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北京,100085
介绍了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机械工程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评审及资助情况;以机构学与机器人和微/纳机械系统两个领域的申报项目为例,对申请、评审和资助情况进行了分析。概述了2013年度科学基金项目的结题/进展情况,总结了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回顾了学科在“十三五”战略规划制定、重大项目立项、学术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和鼓励创新等方面的管理举措。综述了2014年度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和取得的最新进展;对2015年度学科工作进行了展望。
机械工程学科;科学基金评审;学科进展;学科管理
1 2014年度科学基金评审
1.1申请与受理
2014年,工程科学二处(简称科学处)共接收各类项目申请4603项。其中,面上项目205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84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81项(简称三类项目)。
受NSFC限项政策影响[1],2014年三类项目申请总数量继续呈下降趋势。其中,面上项目申请量同比减少19.34%;青年科学基金申请量同比增长1.6%;地区科学基金申请量同比减少3.8%。
经初审,三类项目中共有169项因各种原因不予受理,主要原因有:①申请书缺页或缺项、缺少项目组成员简历(14.2%);②基本信息表中研究日期填写有误(17.75%);③申请人或项目组成员申请超项(15.38%);④报告正文年度研究计划有误(18.34%)等。
1.2评审与资助
科学处对受理的4009项三类项目按不同领域分成396个组进行“打包”评议。面上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各指派5位同行评议专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指派3位同行评议专家。共指派评议16 459份,评议意见回收率100%。经过NSFC规定的评审程序, 2014年度科学处共资助各类项目1155项,资助经费70 115万元,三类项目的资助经费占总经费的80.13%。各类项目资助数量和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其中,资助面上项目485项,资助率23.64%,平均资助强度为83.01万元/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24项,资助率28.40%,平均资助强度为24.99万元/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59项,资助率21.00%,平均资助强度为47.97万元/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数首次超过面上项目。三类项目平均资助强度为52.61万/项,平均资助率25.56%。三类项目的申请、受理、评审和资助情况如表1所示。
另外,科学处在某些有望取得创新性突破的前沿领域,如面向生命体夹持/操作/定位机构的创新设计、高效(节能)驱动/能源转换装置设计/制造、材料-结构一体化精确制造等,以面上项目群的方式给予了较高强度的资助[1]。
图1 2014年科学处资助的各类项目数量及所占比例
项目类型申请项数受理项数初筛率(%)上会项数上会率(%)资助项数资助率(%)面上项目205219455.2163332.5448523.64青年科学基金184517932.8268938.4352428.40地区科学基金2812713.567929.155921.00
1.3典型领域申请与资助分析
下面分别以机械学领域的二级代码E0501(机构学与机器人)和制造科学领域的二级代码E0512(微/纳机械系统)为例,对2014年度申请与资助情况进行分析。
1.3.1机构学与机器人领域的申请与资助情况
机构学在广义上又称机构与机器科学,是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的重要研究分支,在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基础研究地位[2];机器人学则是研究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的学科。E0501下设3个三级代码:E050101(机构学与机器组成原理)、E050102(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E050103(机器人机械学)。2014年度本代码共受理三类项目226项,涉及141个申请单位。
2014年,机构学与机器人领域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申请量均呈现下降趋势,面上项目降幅为18.4%;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降幅为19.8%;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数量变化不大。从三级代码分布看,E050102受理项目数量最多,为112项,E050103受理项目数76项,E050101受理项目38项。
从资助情况看,2014年机构学与机器人领域共资助三类项目61项(资助率25.52%)。其中,面上项目30项(资助率23.80%)、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7项(资助率29.67%)、地区科学基金项目4项(资助率18.18%)。同时,机构学与机器人领域还资助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清华大学刘辛军)、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项(天津大学陈焱、燕山大学丁华锋)和重点项目1项(上海交通大学朱向阳)。
并联机构与医疗/康复机器人是E0501代码的申请热点,这两个领域的申请约有70项。在并联机构领域,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工作空间分析、尺度综合、动力学建模、奇异位姿分析、少自由度并联机构设计、刚柔耦合问题等;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坦克、油船、直升机等的模拟器、振动筛、天线等。而在医疗/康复机器人领域,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触觉感知、运动规划、可穿戴设备、生-机-电系统、关节与驱动、助力外骨骼等;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外科手术、行走助力、偏瘫康复、跌倒监测等。工业机器人方面的研究也占相当数量,主要涉及奇异位姿、机器视觉、振动抑制、仿人运动、刚度与精度、铰链间隙等;工程应用方面则包括抛光控制、喷涂成膜、精密装配、纺织与印刷、轮胎模具等。在移动机器人/行走机构方面则侧重于地形适应、混合驱动、多足协调、爬壁吸附等研究,并应用于管道清淤、灭火救灾、工程机械等。农机类项目也相对较多,约为20项,主要涉及收获原理、土-机耦合、采摘机构、播种机构等。传统机构学领域,如构型与可动性、球面机构、凸轮机构、连杆机构等研究相对较少。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研究对象为车辆的项目,涉及动力学、线控制动等,与机构学与机器人关系不大,不宜在本代码申请。
该领域的申请书大都具有鲜明的工程背景,如工业机器人、航天器机构、地面行走机构、采摘机构、纺织与印刷机构等。但部分申请书更多强调了研究与应用背景,而凝炼的科学问题不够深入,更多是针对特定的工程对象开展的具体问题研究,而缺乏普适性和规律性的机理研究。
1.3.2微/纳机械系统领域的申请与资助情况
微/纳机械系统(E0512)是先进制造的前沿领域,其内容涵盖微/纳机械驱动器与执行器件(E051201)、微/纳机械传感与控制(E051202)、微/纳制造过程检测与控制(E051203)和微/纳机械系统组成原理与集成(E051204)4个三级代码。2014年,E0512代码共接收三类项目申请169项,涉及104个依托单位。申请数量前3名的单位分别为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北大学,共申请24项,占申报总数的14.20%。
受限项政策的影响,面上项目的申请数量连续两年呈下降态势;青年科学基金的申报数量略有下降;由于微/纳机械系统领域的相关研究对实验条件和设备要求相对苛刻,故地区科学基金的申请数量处于较低水平,仅有2项。其中,E051201和E051203的申请数量较多;E051204申报数量最少。在受理的160项三类项目中,有63项通过函评进入会议评审阶段,上会率39.38%。其中,面上项目32项(上会率36.78%),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项(上会率39.74%)。经会议评审,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各有23项获得资助,平均资助率27.22%。同时,微/纳机械系统领域还资助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浙江大学居冰峰)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中北大学丑修建)。
E0512代码申报内容和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微纳制造技术、微流控生物芯片、惯性MEMS系统、微纳系统与功能器件、宏微驱动器与纳米定位平台、纳米换能器和微纳测试等7个方向。青年科学基金中,以微纳制造技术、微流控生物芯片和惯性MEMS系统等三个方向的申请量最多,分别占申请总数的19.23%、19.23%和15.38%;微纳米测试技术申请数量最少,占申请总数的8.97%。而面上项目的研究内容相对集中,微纳制造技术、微纳系统与功能器件、惯性MEMS系统列前3位,而纳米换能器和微流控生物芯片方面的项目较少。可见,微纳制造技术、微纳系统与功能器件、惯性MEMS系统、纳米定位平台和微纳米测试等领域具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而在青年科学基金中占有较高比例的微流控生物芯片和纳米换能器,在面上项目中较少涉及。从评审情况来看,青年科学基金中,纳米定位平台相关的项目专家认可度最高,超过一半的项目通过了专家的通讯评审;而微流控生物芯片相关的项目评审结果较差,主要是由于部分申请书的研究主题或关键科学问题偏离了机械制造领域。在面上项目中,以微纳制造技术和微纳系统与功能器件为研究内容的项目质量较高,而传统微机电系统领域的惯性MEMS系统和微纳测试技术稍逊一筹,创新性较差。
2 2013年度结题与在研项目管理
2.1结题与年度进展总体情况
2014年,科学处共接收2009~2013年度批准的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简称结题报告)817份。其中,面上项目42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64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6项、其他类型项目106项。
在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绝大多数项目在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发表论文、知识产权、获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依托三类项目,共进行国际特邀报告65次;获国家级奖励13项;SCI检索论文2052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33.5%(2012年度为21.8%);出版专著201部;获批发明专利683件;711个项目中有493个项目发表了SCI检索的论文。科学处根据结题报告与相关成果情况,对每个结题项目进行了综合评价,推荐2013年度结题评价为“A”和2012年度结题评价为“A”的三类项目49项,在ICFDM 2014会议上进行基金成果口头报告并参与项目评优[3]。
2014年,科学处共接收2010~2012年度批准的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展报告》(简称进展报告)2136份。其中,面上项目1095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33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97项。综合来看,大部分项目基本按研究计划要求进行,进展报告撰写较规范、提供的数据资料详实、进展情况良好、附件材料齐备。
2.2结题报告与进展报告的共性问题
在结题报告审核过程中,部分结题报告仍然存在如下共性问题[3-4]。
(1)结题报告撰写方面:①不符合撰写提纲的要求,未按提纲撰写结题报告;②对开展的具体工作描述不清,缺少必要的图表和数据;③报告撰写不认真,多处出现图表排版错误,缺少图表编号,或正文图表号与图题、表头不符,或页码混乱等;④拷贝已发表期刊或学位论文内容拼凑项目结题报告,报告多处出现“本章”、“本文”等字样;或正文有参考文献引用,而文末没有参考文献列表;⑤报告研究内容与项目计划书不符,没有按计划进行,也没有对相关情况做出说明。
(2)材料提交方面:①未按要求提供附件,如论文首页和标注页、专利授权或受理、公开说明书、论著首页及标注页、获奖证书、论文录用证明、特邀报告邀请函、学位论文封面页等(具体要求请参考当年结题报告撰写说明);②未使用成果在线提交研究成果,且未将成果列入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一栏;③依托单位未盖章,或使用非依托单位公章;④项目负责人或相关部门负责人未签字;⑤经费使用说明表缺科研管理部门、财务或审计部门公章。
在年度进展报告审核中也发现一些与结题报告类似的问题,此外,还应注意进展报告的字数限制,避免造成进展报告内容不完整。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及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科学处采取了以下几种处理措施:①对结题报告存在较严重问题的项目给予“暂不予结题”的处理决定;②对不符合报告撰写要求的项目,给予“退回并要求重新提交”的处理决定,对报告手续不完备的项目,要求“补办相关手续”;③对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项目给予“提醒注意”,提醒项目负责人在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和项目执行中加以注意。
3 学科管理工作
3.1做好顶层设计,启动“十三五”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资助工作的战略性和前瞻性,把握创新驱动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发展趋势,推动学科发展,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统一部署,2014年启动“十三五”规划战略研究。为广泛凝聚战略共识,提升战略研究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突出顶层设计思想,科学处多次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规划研讨,全面布局,并认真制定“十三五”规划和发展战略。从机械工程学科的研究特点和基本状况出发,对其战略地位与发展趋势、我国机械学科的研究现状、国际影响力与优势弱势方向等进行分析,提出了机械学科的发展目标及发展方向,初步勾勒出学科发展的“地貌图”;以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为主题,进行了跨学科/跨学部优先发展领域的遴选。
3.2聚焦关键科学问题,完成重大项目立项
随着电子装备向高精度、高密度、高频段、恶劣服役环境方向发展,这类装备中普遍存在的功能形面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装备性能的提高。因功能形面的形状、结构、制造精度、服役环境等与装备性能之间的多重非线性耦合关系不清、高维多因素影响机理不明,致使功能形面的精确设计与性能保障问题成为制约该类装备研制的瓶颈。根据《学科“十二五”发展战略报告》中布置的优先发展领域,在深入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科学家意见的基础上,经通讯评议、会议评审及委务会审批,西安电子科学大学段宝岩、浙江大学谭建荣、湖南大学韩旭等教授共同申请的“功能形面精确设计与性能保障的科学基础”重大项目获得资助,资助经费为1500万元。该项目将以超大型相控阵雷达为载体,深入研究功能形面的多场多因素非线性耦合问题,探明功能形面的结构因素、制造工艺及环境因素与装备电/磁/光/热性能间的作用机理,解决机/电/光/磁/热多场耦合理论模型的建立、时变不确定性度量、控形控性的定量分析与设计、误差控制与补偿等关键科学问题,实现装备综合性能的最优配置及服役周期内装备的保质设计,建立功能形面精确设计、精细制造与性能保障的理论与方法,为下一代高性能电子装备设计与制造奠定科学基础。
3.3进行专题研讨,促进交流合作
3.3.1立足国家战略,举办双清论坛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联合攻关的科学与工程问题,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5]。“机器人革命”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而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4年10月8~10日,工材学部联合信息科学部、数理科学部与政策局在大连召开了第121期双清论坛,论坛的主题为“机器人理论与关键技术”,60余位机器人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共安排大会报告11场,集中研讨了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医疗与康复机器人等基础理论、关键科学问题、共性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议题包括材料与机构、传动与驱动、感知与控制、仿生与智能及单元与集成5个方面。与会专家通过大会报告、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凝炼了机器人理论与关键技术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6]。
3.3.2围绕学科前沿,研讨基础、热点
2014年度,围绕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科学处组织相关知名专家、学者和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承担者召开了若干研讨会,对机械工程领域基础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1月10~12日,在重庆召开了“高端装备传动系统共性基础问题研讨会”。会议汇聚机械传动系统领域资深专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从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和行业发展出发,分析了我国的差距与特色优势,探讨了高端装备传动系统的共性基础问题,并就面向高端装备的传统系统发展方向及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达成共识。
3月13~15日,在武汉召开了“中美可持续制造研讨会(China NSFC-US NSF workshop on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两国学者围绕可持续制造领域基础理论、技术创新的方面的研究与合作进行了深入研讨,为2014年度中美可持续制造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指南提供了指导意见。本次研讨会是中美两国基金会首次就可持续制造主题展开的学术研讨与合作。双方学者讨论热烈,加深了在该领域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友谊,在多方面达成了学术共识,为未来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提升我国可持续制造领域的基础研究学术水平、促进中美两国学术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高速铁路的基础研究水平,4月10~11日,在青岛召开了“高速列车设计-制造-服役中的共性基础问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高速列车车体设计与制造、列车关键材料/结构可靠性与安全性、系统动力学和减阻降噪等方面的前沿科学问题与挑战、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交流。
6月19~21日,在北京召开了“旋转机械动力学中青年学者论坛”。12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针对旋转机械动力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主题报告,围绕旋转机械的工作精度、运行可靠性、服役寿命和动力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为学科该领域的“十三五”规划提出了资助建议。
8月20~22日,在西安召开了“增材制造科学与技术”中青年学者论坛。会议围绕增材制造技术的科学意义及国家战略需求,探讨了增材制造技术的国际发展态势与我国发展优势、发展目标及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与主要研究方向等,为机械工程学科“十三五”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
9月24~28日,在宁夏银川召开了“第十一届两岸三地先进制造技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为“高品质制造”,两岸三地专家、学者充分展示了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扩大了三方互访机会,架设了合作的桥梁与纽带,为进一步加强交流、精诚合作,共同推进两岸三地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10月24~26日,在天津召开了“第三届现代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基础”中青年学者高层论坛。会议围绕机械测试理论与方法、精密测试与计量、先进传感技术与系统、微纳测试技术及仪器、光学测试技术及仪器等领域的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术前沿,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未来发展方向和关键科学问题等进行了系统论述和精彩报告。通过广泛交流和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开阔了思路,对如何促进机械测试领域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达成了共识,并对机械工程学科机械测试领域的“十三五”发展战略和规划提出了资助建议。
10月31日~11月3日,在盐城召开了“典型材料切削加工基础数据库”中青年学者研讨会。会议针对我国制造业和数字化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讨了以高速切削为主要工艺方法的数字化加工、数控加工设备、数字化制造车间必需的工艺共性基础数据知识体系,凝炼了典型新难加工材料切削物理学、加工表面完整性基础数据模型及切削刀具和切削工艺技术知识要素的基础科学问题。
3.4服务重大需求,促进产学研合作
为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和协调作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促进产学研结合,吸引和调动社会科技资源开展以航天制造技术发展为背景的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工作,推动中国航天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学处协助工程与材料科学学部(简称工材学部)和计划局多次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进行沟通、协商,于2014年11月27日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联合基金(简称航天先进制造联合基金)”的协议签订,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项目指南的研讨和论证。该联合基金将于2015年正式设立,年资助经费5000万元,第一个周期为3年,分为重点项目和培育项目两种资助类型。
3.5展示基金成果,落实绩效挂钩
为了进一步促进机械工程领域海内外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由科学处组织,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第十一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4)于2014年5月23~25日在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为“交叉、创新、引领”。该会议已成为设计与制造领域公认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之一,是展示NSFC机械工程学科基础研究最新进展和项目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7]。
为促进基金成果的宣传与推广,会议设置了项目成果展板展示、实物样机展示和VCR视频展示。同时,首次举办了科学家-企业家对接沙龙,搭建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与机电装备行业领军企业的对接平台,部分结题项目负责人与企业间签订了合作开发和技术转让协议,促进了优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和走向企业应用,为企业创新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保障。2012与2013两年度结题的6项面上项目、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优秀结题项目”。通过项目评优,激励原始创新,达到绩效挂钩的目的。
4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4.1营造创新环境,扶持青年人才
2014年11月14~16日,在成都召开了“NSFC机械工程学科2014年度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启动会”,获得2014年度机械工程学科资助的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及代表参会。会议旨在鼓励青年/地区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与潜心探索,扶持青年人才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引导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高质量完成科学基金项目。同时,为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承担者提供一个合作、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在总结前几届启动会经验的基础上,本届会议继续邀请了机械与制造科学领域的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优秀结题基金项目负责人以及基金委管理人员,围绕科学基金相关主题开展讲座并答疑解惑。
4.2培养杰出人才,推动学科发展
2014年度,天津大学陈焱、燕山大学丁华锋、清华大学李亮和马天宝、武汉理工大学袁成清、西安交通大学贺健康、大连理工大学张振宇、北京理工大学邱丽荣、吉林大学赵宏伟和中北大学丑修建10位青年科技人员获得2014年度机械工程学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资助强度为100万元/项。
机械工程领域5位青年学者刘辛军、田煜、刘战强、熊继军和居冰峰分别获得“机构学与机器人”、“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术”、“切削、磨削加工工艺与装备”、“特殊环境下的测试技术及仪器”及“微/纳制造过程检测与控制”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资助强度为400万元/项。自1994年NSFC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来,科学处共资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3项。这些基金获得者大多是国家重大科技研究专项的研究骨干和中坚力量,已成为机械工程领域的领军人才,为推动我国机械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3打造优秀团队,增强协作创新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用于稳定地支持基础科学的前沿研究,促进学科交叉和团队协作,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群体。
2014年度,西安交通大学林京教授团队申报的“机械装备诊断基础研究”获机械工程学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华中科技大学邵新宇教授团队申报的“高性能数字制造装备的基础研究”获得第二个3年的延续资助。上海交通大学林忠钦院士团队申报的“复杂装备的数字化设计”创新群体研究项目获得了第三个3年的延续资助,这是机械工程学科继清华大学雒建斌院士团队之后第2个获9年连续资助的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该创新研究群体实施6年来,围绕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几何理论、复杂装备动力学与机构设计、制造工艺仿真与优化三大方向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在成形制造工艺、质量控制、机械动力学、机器人学、运动控制、数字化设计与仿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研究成果成功用于汽车、电子制造装备、重型制造装备、港口机械、工业机器人作业系统等的设计与制造。截至2014年,科学处共资助了8个创新研究群体。
5 学术影响与主要进展
5.1创新研究,提升国际学术影响
近年来,中国机械工程学科的学术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如在机构学领域,上海交通大学高峰教授获2014年度ASME(美国机械工程协会)达芬奇奖,成为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亚洲人,也是第一位来自美国和加拿大以外的获奖者。高峰教授在设计400 t·m有效载荷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这种并联机构用于制造超大型锻件的锻造操作机,被公认为是机械设计在锻造装备应用领域的突破。
在超精密加工领域,天津大学房丰洲教授于2014年当选CIRP常务理事。此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裘进浩教授于2014年当选ASME Fellow;武汉大学刘胜教授继2009年当选ASME Fellow后,2014年又当选IEEE Fellow。房丰洲教授和武汉理工大学周祖德教授还同时当选SME Fellow。
5.2持续支持,取得重要突破
围绕学科生长点,在优势领域布局创新性研究项目,推动若干重要领域或科学前沿取得突破。2014年度机械工程领域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励4项、科技进步奖励6项,多数项目都获得过学科的长期持续和重点资助。3名重点项目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邓宗全教授、大连理工大学贾振元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李涤尘教授分别在空间折展与锁解机构设计、大型复杂曲面加工、生物制造等领域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重点项目负责人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单忠德研究员申报的“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和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教授参加的“极端条件下重要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与维护”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6 2015年工作展望
2015年是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奠定“十三五”发展的基础之年,科学处将继续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基金委和工材学部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开展各项工作。立足于机械工程学科基本任务,深入推进科学基金卓越管理。科学处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本领域面向“基础、前沿、探索、创新”的研究;支持前期已取得创新性成果并进一步深化相关工作的基础研究,鼓励在某一领域开展持续性的深度研究;支持与自然科学和其他工程科学深度交叉融合、开辟学科新方向的基础研究。拟通过面上项目群的方式,在某些有望取得创新性突破的前沿领域,如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典型材料切削数据库基础等,给予高强度(不超过200万元/项)面上项目的资助。
总之,科学处将继续秉承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遵循基础研究发展规律、培养创新人才,坚持卓越管理,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不断提升评审和资助工作的战略性、系统性和前瞻性,配合学部完成“十三五”优先领域布局与规划的编制,提高管理效率,努力引导和推动机械工程领域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
致谢
本文整理过程中,得到了邵金友、周海波、程强、邹斌、邱明波、曹衍龙等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此感谢。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王国彪,刘辛军.初论现代数学在机构学研究中的作用与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3,49(3):1-9.
Wang Guobiao,Liu Xinjun.Role and Influence of Modern Mathematics in Mechanisms[J].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3,49(3):1-9.
[3]王国彪,赖一楠,黄海鸿,等.机械工程学科2012年度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综述[J].中国机械工程,2013,24(1):66-72.
Wang Guobiao,Lai Yinan,Huang Haihong,et al.Review on Fund Manage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of NSFC in 2012[J].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3,24(1):66-72.
[4]王国彪,赖一楠,宋建丽.NSFC机械工程学科2013年度基金管理工作综述[J].中国机械工程,2014,25(2):202-210.
Wang Guobiao,Lai Yinan,Song Jianli.Reviewon Fund Management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of NSFC in 2013[J].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4,25(2):202-210.
[5]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4-06-09].http://www.gov.cn/xinwen/2014-06/09/content_2697437.htm.
[6]王国彪,孟庆峰,何柏岩,等.第121期双清论坛“机器人理论与关键技术”在大连召开[EB/OL].[2014-10-21].http://www.nsfc.gov.cn/ publish/portal0/tab90/info45853.htm.
[7]王国彪,黎明,何柏岩,等.第十一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在南京召开 [EB/OL].[2014-10-21].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88/info44525.htm.
(编辑袁兴玲)
Review on Fund Manage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of NSFC in 2014
Wang GuobiaoLai YinanSong JianliHe Baiyan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s,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Beijing,100085
The applications,evaluations and funding of science funding projects in Divis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briefly called as NSFC) in 2014 were reviewed.Applications,evaluations and funding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by taking proposals in the fields of mechanisms and robotics and micro/nano mechanical systems as examples.Research progresses of finished and undertaking projects in 2013 were summarized,and problems and items should be noticed were also proposed.Management measurements o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of mechanical division,approving of the major program project,academic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cultivating of young talents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nnovation teams,and encouraging innovations were reviewed.International academic influences and latest progresses achieved in the field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2014 were reviewed and prospects in 2015 were also propose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evaluation of NSFC proposal;discipline progress;discipline management
2015-01-21
TH-1DOI:10.3969/j.issn.1004-132X.2015.06.014
王国彪,男,1964年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车辆工程、微纳制造。发表论文100余篇。赖一楠,女,1971年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机械与制造科学处项目主任、教授。宋建丽,女,1970年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机械与制造科学处项目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何柏岩,男,1973年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机械与制造科学处项目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