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生态变迁 纸媒应依然守望新闻
2015-10-27司马金城
司马金城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 400010)
媒介生态变迁 纸媒应依然守望新闻
司马金城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 400010)
近几年,笔者一直参与新闻阅评工作,实践中深感有必要提出:报纸应回归新闻。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话题。这些年,不断有人提出,报纸要回归新闻本质、回归新闻原点,还有什么新闻立报、读者第一、新闻本位、做最好的新闻,等等,但都说归说,做归做,没有形成气候,自然不会有什么大的效果。
新闻阅评;纸媒;回归新闻
说到这个话题,让人想起改革开放初期,那场关于“报纸要回归新闻”的大讨论。新闻界的老同志可能还记忆犹新,1980年,报界曾鲜明提出,新闻是报纸的主角、是报纸的心脏;报纸的个性就是新闻性。甚至具体要求,新闻要在报纸上占60%。1983年还成为“改进新闻年”,把改进新闻成为开创新闻工作新局面的“头等大事”,把报纸要多写新闻、多登新闻,多登好新闻,提到了很高的高度,认为“四个现代化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关注与实践。这就要求报纸要把最新发生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地告知读者”。“报纸缺少新闻不成其为报纸,对报纸工作者来说是一种渎职”。同时广泛地开展了新闻研究,对新闻功能、新闻特性、新闻价值、共同兴趣、阅读心理、新闻规律等当时视为禁区的东西,进行了探讨。当时的讨论之所以引起大的反响,是因为:十年“文革”时期,林彪、“四人帮”把持报纸,钳制舆论,报纸上假话、大话、空话、套话盛行;报纸千报一面,面目可憎,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读者读报无新闻,得了“新闻饥渴症”。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方针指导下,报纸改革的突破口在新闻,要回归新闻,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了。这场大讨论,规模之广,影响之深,效果之明显,在当代中国新闻史上都值得大书一笔,它也为这之后的十几二十年中国报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温故而知新。笔者之所以旧话重提,是因为觉得当下同样有一个“报纸要回归新闻”的问题。只不过是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形势不同罢了。从1980年始,35年来,报业乃至整个传媒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沧海桑田,谁也不曾料到,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媒的生态。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不管传媒如何变化,也不论有的人如何唱衰报业,而新闻的定义、特质;报纸的主要功能;读者为什么需要报纸,等等,从来没有改变,这些概念也不曾被颠覆过。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文化研究学者格雷姆·特纳在其著作《普通人与媒介》中认为,“新闻与娱乐的融合,以及新闻活动、公共关系和宣传的产业一体化,正在为新闻从业者和新闻受众重新定义新闻。结果,今天的许多新闻是以一种挑战传统新闻的方式生产的。”“特别是公民新闻的产生,传统新闻的前景看起来似乎非常黯淡。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此同时,公众却是从来没有如此全面而持续地接触新闻,各种新闻,似乎正在通过在线平台或电视订阅而天天出现。”这里,格拉姆·特纳认为只是新闻生产方式的改变。而要重新定义新闻那是“具有讽刺意味的”。这点,就连对报纸持悲观论者,也还认为“纸媒必死,而新闻永存”。
既然新闻的定义没有改写,报纸的特质没有改变,那么报纸为什么不守望新闻呢?笔者认为,一方面是,新闻传播的平台多了,读者获取新闻的途径也多了,他们并不会有“新闻饥渴感”,甚至还会对报纸产生“有你不多,没你不少”的无所谓之感。因此,报纸从业者松懈、麻木了,没有35年前的那种紧迫感;另一方面是,报纸从业者的主要精力应对市场、媒介竞争,把新闻生产放在了次要位置,甚至牺牲新闻而谋利。再者,在现有管理体制下,报纸生易死难,即便竞争也不会有背水一战的状态。
为了给分析问题提供依据,笔者就近日阅评的两份报纸,抽取三天,围绕新闻在版面上的分布,分门别类,作一些数据统计,或许可提供一些佐证。这两份报纸都是综合性都市报,版面也都是四开加长型。这三天是周四、周五、周六,广告多少不均。为避免误会,这两份报纸姑隐其名,各以A、B代称。
A报:
B报:
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报纸存在“三多三少”的情况:
广告版面多,新闻版面少。三天中,二报共有版面136个,其中广告版71.5个,占总版面52%,单日最多时占总版面三分之二。周日因广告客户少,广告相对少。需着重指出的是,新闻版面一半都没有。离新闻要占60%的要求还差得远。就平时来看,新闻“缩水”、“短斤缺两”,经常存在。在节假日,随意减版、停刊也是常有的。而就已有新闻版面来看,是否精耕细作,保证了新闻质量,又另当别论。读者订报、买报是奔新闻而来的。不能保证新闻版面,实际上是侵犯了读者的利益。久而久之,他们就不会看你的报纸了。尤其是在网络新闻碎版化、浅阅读,其真实性、权威性受到质疑,许多读者舍网络而求报纸时,这不是将他们拒之门外吗?一位新闻界的老前辈说,报纸的资产,不是金钱,是读者。得罪了读者,实际上是资产“缩水”。对广告不控制,对报纸是“杀鸡取卵”。
深度报道多,短新闻少。所说深度报道,多指一个版面只报道一项新闻内容。这三天,深度报道占了总版数的30%以上。这类报道的好处是,围绕一个主题,分解、阐释新闻,链接新闻背景及相关资料,为读者提供“新闻盛宴”。这类报道往往显得有深度、厚度。这也是纸质媒体的长项和优势。就这三天的深度报道看,少数也还存在议程设置不当、阐释过度、文字繁杂等问题。所谓的深度报道过多过滥,也容易造成报纸杂志化、新闻文章化。而独立成篇的新闻,这三天共207条,两三百字的短新闻115条,也只占一半多一点点。况且这些短新闻多是服务性的简讯,并不是“纯新闻”。短,是新闻的特性。互联网一诞生,短、快,成了网络新闻的优势了。但短新闻的地盘,报纸是活动报道多,共有新闻少。共有新闻少,给独家新闻预留了空间。你无我有,你有我优,走差异化竞争之路,是报业良性竞争的结果。这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但另一个现象是,缺少新闻性,或根本就不是新闻的活动报道有相当的篇幅。所谓活动报道,一种是全市性的,一种是本报内部的,一种是外单位搞的而用“新闻”来报道的。后两种多是有“含金量”的,是变相的广告。
否就甘拜下风,拱手相让而不争呢?
这“三多三少”,说明新闻在报纸的地盘越来越小,甚至只能蜷缩在版面的一角。而广告却像“巨人”占据版面,挤压新闻的生存空间。这也说明,报纸的新闻传播功能在弱化,而宣传功能、商品信息传播功能则大大强化了。
报纸是新闻纸。呼吁报纸回归新闻,并不是笔者故作惊人之语,而是存在的残酷现实。但报纸要回归新闻,也不是无力回天。要改变这种现状,就版面论版面不行,涉及报纸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此,提出几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首先,总编辑的角色不要错位。总编,对一报的内容是“拿总”的角色。但现在不少总编辑往往充当总经理了,角色错位、颠倒。有的总编辑对经营工作煞费苦心,津津乐道,管得具体。本报的大小经营活动,差不多都要到场。而对新闻则认为政治上“过问过问”就行了。对新闻业务不大沾边,不值夜班,不具体指挥版面,更少有身先士卒下基层采访了。有的一两年都没见过他写一两篇“本报讯”。只有改变这种“角色错位”的现象,报纸要回归新闻的工作才抓到了“总开关”。不过总编辑也有苦衷,因为经营是有指标的,而报纸上新闻有多少,办得好看不好看,读者喜不喜欢,是没有指标的。
第二,新闻要在版面上坐稳“第一把交椅”。一个最起码的要求是,每期报纸的新闻版应多于广告和变相广告版,新闻版应得到切实保证。刊载广告无可非议,广告也是报纸的经济支撑,谁不想赚个盆满缽满。但现实是,广告稳坐了版面的“第一把交椅”,而不是新闻。广告很“任性”,横冲直撞,客户想登哪个版就是哪个版。竞争时,报纸对广告“饥不择食”,“广种薄收”也在所不惜。报界有个公开的秘密:各报有一个类似“护官符”的东西,即广告大户的名单。凡是涉及这些客户的负面报道,即使是再好的新闻,也一律免登,因为不得得罪“衣食父母”。有的编辑自身也不珍惜版面资源。为了所谓吸引“眼球”,标题、图片设计得大而不当;相同角度的图片重复刊用;图表、插图过多、过繁。图文并举,是必要的,但版面过度包装,自然就没新闻的地位了。
第三,新闻生产的力量要切实保障。前些年,有个顺口溜:一等记者炒股票,二等记者拉广告,三等记者写“本报”。现在炒股不吃香,一等记者搞多种经营去了。各报将得力的编辑记者抽去办公司、撂下新闻主业。大大削弱了编采力量。为了压缩编采成本,应派记者到现场去采访的“本报讯”也放弃,反正网上会发布,照抄网络新闻就是了。报社不愿多养资深记者,视他们为“包袱”,把新闻当成是吃“青春饭”的职业。资深记者多是新闻业务的顶梁柱,使用好会产生以一当十的效果。尤其是在与网络媒体竞争时,资深记者会发挥明显作用。对年轻记者也不愿进行业务培训,怕他们学到本事后会“飞了”。过去不少报纸办有“内部业务交流”之类的刊物,现在也不见了。
笔者啰嗦地说了这么多,业界同仁也许哂笑曰:书生之言。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确实,在市场竞争、媒体竞争的双重“压迫”下,报纸一要生存,二要发展,而报纸又是以物质和科技为依存的,所以,它遇到的危机是空前的。无怪乎有人惊呼报纸的“拐点”、“严寒”来临,甚至有人判了它的生死期限。但是,我们仍然要信心满满,而不要乱了方寸。报纸是媒介的一种,它与其他媒介一样,不是你死我亡,是共生共存。这已为传媒发展史所证实。互联网看似波浪滔天,它是掀不翻“报纸之舟”的。危机面前,我们唯有坚定不移地回归新闻、守望新闻,才有可能走过“拐点”,冲破“严寒”,迎来春天。
G206.2
A
1674-8883(2015)24-0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