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推拿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5-10-27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8期
关键词:上肢阻塞性我院

张 伟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推拿科,山东 泰安 271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推拿治疗的效果研究

张 伟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推拿科,山东 泰安 271000)

目的 观察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推拿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收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分为对比组与推拿组,每组40例。推拿组患者使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对比组的患者使用常规口服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发现推拿组的治愈效果要高于对比组,推拿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比组,并且推拿组的无效率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推拿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治疗后,肺功能得到改善的同时,呼吸困难的情况也得到了减轻,推拿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推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困难

随着全球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肺疾病的治疗方法也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了治疗的认知,增加了治疗的信心[1]。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中医推拿治疗,研究中医推拿对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研究重点在于研究推拿手法是否可以明显的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抽选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诊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与推拿组,每组40例。诊断治疗标准:依照2002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抽选。推拿组40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5±2.5)岁,患者时间(2±0.3)年。对比组40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3±3.4)岁,患者时间(1.8±0.5)年。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病程、病情、性别和年龄方面,无明显的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比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只需要进行常规治疗(口服或吸入化痰止咳等药物)。推拿组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主要在常规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推拿手法的治疗。头颈部治疗:用五指拿法从患者的头顶至颈部进行治疗,从项部到枕部用三指拿法进行治疗,按摩4~5遍。自上而下推桥弓穴25~35次,一侧推完再推另一侧。面部治疗:从额头至下颌用左右两侧进行推拿3边。先一侧头部胆经区进行15次推拿(从前上方至后下方),再换另外一侧。躯干部治疗:沿锁骨到12肋骨,往返4遍横擦前胸部。从肩背到腰部往返4遍横擦肩背和腰部。沿肋骨向前下方,两手掌分开向两侧肋骨斜擦两肋30 s。上肢治疗:先推拿一侧上肢,再推拿另一侧上肢。直擦上肢:将手背内外两侧擦至温热。自肩部开始直至腕部进行推拿。推拿肩关节,拔手指关节,上肢最后进行搓抖推拿。从头面部推拿进行循环,加按压百会、大椎、命门3穴。力度适中按揉心俞、脾俞、肺俞、肾俞、命门5穴。每次推拿时间不超过25 min,7 d内进行5次推拿,以7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2]。肺功能:肺功能室仪器进行准确的检测,测定患者第1秒用力呼出气量,肺活用力量及一秒率的数据进行研究。呼吸困难:由责任医师依据患者的体征和病症表现,对呼吸困难进行分级。痊愈: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减轻(至少在1级以上);进步: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减轻(在1级内);无效: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没有任何改善。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后情况对比分析:推拿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对比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推拿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的总有效率,两组间的治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情况对比分析

2.2血清性激素治疗前后数据对比: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数据对比见表2。

表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治疗前后变化对比分析

3 讨 论

一般具有慢性阻塞现象的病症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2种。此类病症患者人数多,在我国相对患病病死率也极高。在2002年出台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中也有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目的,是为了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阻止患者病情的恶化和发展,阻止或缓解患者肺功能的衰竭和下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这类病症患者的病死率。

综上所述,本次针对我院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在给对比组患者进行基础止咳化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推拿组再增加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对比推拿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的意义。并且,推拿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优于对比组。因此,推拿治疗可以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值得临床医学进行推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呼吸和结核杂志,2002,25(8):453-460.

[2]钟力炜.推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7):10-12.

R563.8

B

1671-8194(2015)28-0195-01

猜你喜欢

上肢阻塞性我院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上肢负重振动训练对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