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2例临床观察

2015-10-27何静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8期
关键词:孕激素肌瘤受体

何静霞

(辽宁省辽阳县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200)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2例临床观察

何静霞

(辽宁省辽阳县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200)

目的 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 mg/d实施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50 mg/d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均有升高,且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米非司酮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与大剂量相比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不良反应较少,其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子宫肌瘤;米非司酮;临床效果

子宫肌瘤是妇科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治疗子宫肌瘤主要方式是手术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子宫肌瘤存在孕激素受体,而卵巢雌激素和孕激素与子宫肌瘤有密切关系,在子宫肌瘤发展中孕激素更是起到了关键的协同作用[1]。因此,米非司酮作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药物。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妇科彩照确诊为子宫肌瘤,排除心、肺、肾疾病患者及米非司酮禁忌患者,均自愿要求进行药物保守治疗。本组患者年龄在35~68岁,平均年龄(41.6±1.4)岁;其中,黏膜下肌瘤患者14例,浆膜下肌瘤患者17例,肌壁间肌瘤患者21例。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 mg/d实施治疗,从月经周期第1天至第3天开始,每晚饭后1 h,给予患者口服12.5 mg/d米非司酮治疗,在服药后1 h内禁止进食,治疗疗程为3个月。

1.2.2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50 mg/d实施治疗,从患者月经周期第1天至第3天开始,每晚饭后1 h,给予患者口服50 mg/d米非司酮治疗,在服药后1 h内禁止进食,治疗疗程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值进行记录,并在治疗后进行超声检查,对患者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的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供分析。

1.4统计学分析: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 SPSS16.0 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χ2检验分析,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进行相关检验。

2 结 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均有升高,且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具有ER(雌激素受体)及PR(孕激素受体),可见,子宫肌瘤与雌、孕激素受体有一定的关联,而孕激素对于子宫肌瘤细胞生长有着更加关键的作用。目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药物以雌激素药物以及促进腺激素释放的激动剂为主,但二者不良反应较大,治疗效果欠佳,因此,需要对更加有效的治疗药物进行探讨[2]。米非司酮是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作为孕酮受体竞争性拮抗剂,能够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得到抑制,导致子宫肌瘤萎缩,进而诱发闭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已取得显著效果。而因米非司酮治疗剂量不同,对子宫肌瘤的影响也有所区别,据研究表明,应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率有所增加,而应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更加安全可靠,因此,在治疗时应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均有升高,且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米非司酮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与大剂量相比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不良反应较少,其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1]邹春华,徐洪云.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肌瘤180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88-89.

[2]黄起.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90例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2):931-932.

[3]陈敬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8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6):183-184.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R737.33

B

1671-8194(2015)28-0140-01

猜你喜欢

孕激素肌瘤受体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保胎药须小心服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