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溶血对生化结果的影响分析

2015-10-27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8期
关键词:生化标本血液

章 玲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检验科,江苏 南京 210046)

血液溶血对生化结果的影响分析

章 玲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检验科,江苏 南京 210046)

目的 了解溶血会引起一些生化项目结果的变化,对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 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中515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液标本,其中男462例,女53例;年龄在20~45岁,其中有溶血标本21例,重新抽取21例溶血标本为对照组。结果 515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液标本发现溶血对BUN、ALP、AMY、GLU、DBIL测定结果影响较小,测定值溶血和溶血标本结果无明显差异;但是ALT、AST、LDH、TBIL和K溶血后测定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标本溶血成为影响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液生化检验是医院中比较常见的检验项目,它为诊断、治疗、预防疾病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所以生化检验结果应结合临床实际表现做出准确合理的分析,避免结果不准确导致误诊情况的出现。

生化检验;影响;处理对策

标本溶血是在采集、运送、分离和检测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红细胞破坏,胞内物质进入血清,使血清呈红色而出现的一种现象。由于造成样本溶血的责任大部分或全部在医护一方,所以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方将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1-2]。所以如何减少溶血对医疗检验结果的影响,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表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515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液标本,其中男462例,女53例;年龄在20~45岁,其中有溶血标本21例。

1.2方法:对于溶血标本进行重新采集。进行溶血与不溶血标本生化值检测结果进行比对,溶血标本为不正确采血或其他原因所致的体外不同程度溶血,重新抽取21例体检者的空腹静脉血液样本各5 mL,所有接受者肝肾功能均正常,且没有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等方面疾病,水浴温度37 ℃,时间30 min,再以3000 r/min转速进行离心5 min分离血清。测定主要项目为血清中溶血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血淀粉酶(AMY)、直接胆红素(DBIL)、血糖(GLU)、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和血K+等10项生化值情况。

1.3仪器和试剂: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化试剂(上海荣盛);PSD-15b电解质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

2 结 果

515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液标本发现BUN、ALP、AMY、GLU、DBIL测定结果影响较小,测定值溶血和溶血标本结果无明显差异;但是ALT、AST、LDH、TBIL和K溶血后测定值明显升高(P<0.05),见表1。

3 结 论

目前已经肯定溶血对血液多项检测项目的结果有影响,本文也证实了这个观点。了解溶血会引起一些生化项目结果的变化,对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有着重要的意义,溶血是临床生化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干扰因素,样本的溶血可分为两种,一种为体外溶血,一种为体内溶血,体外溶血常由一些物理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为采血操作不当导致体外溶血,如止血带扎的过紧,注射器针头用酒精消毒,在抽血时注射部位的消毒液没有擦干等,抽血后标本要立即送检,血液不可放置在冰箱冷冻室,避免融化后造成溶血,或者也有可能是化学因素造成的,如血样与一些表面活性剂的接触等。另外,也有可是代谢因素造成的,如由于遗传病而导致红细胞脆的增加,体内溶血也有可能是化学因素引起的,如恶性的疟疾等,另外,也有可能是药物的毒性反应所所引起的[3-6]。由于对真空管采血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在临床生化检验的过程中,血样标本出现溶血的情况也越来越少。因为标本溶血所导致的相应血细胞破坏,而在这种破坏中所释放的一些成分,对生化指标产生了相当严重的干扰。所以对于溶血标本应当注意ALT、AST、CHOL,K+、LDH值高时应注意标本是否溶血。

4 避免溶血发生的措施

避免血标本溶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不能盲目进针,在消毒液干燥后再进针,采血时的止血带扎的时间也不能过长,不能强行挤压;其次要对抽血器皿进行质量控制。第三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标本混匀时不要上下暴力震动。第四,离心速度不宜过快,时间要适宜,一般离心为3000 r/min,时间为5 min。标本的运送要避免震荡过于剧烈,标本不要长时间在冰箱中放置,要注意与临床科室积极联系,对不明原因导致的标本溶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采集后的血标本应立刻送检,不宜超过2 h;血清或血浆与血细胞应在采血后尽快分离,不宜超过2 h,一般血标本室温放置30~60 min或37 ℃水浴30 min,标本离心前自行凝集,不用器物剥离血块;离心机转数控制在1000~3000 rpm,离心5~10 min;血标本不能直接放入冷冻室,避免融化后溶血。应用真空管进行采血也是减少溶血的有效方式。除此之外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或双波长比色法进行测定或设置空白标本纠正、减少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亦是必要的。为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对于严重溶血额的标本应重新采集[7-9]。

5 结 语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是会产生一定的干扰的,因此,在行血液生化分析检验和静脉采血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尽可能杜绝引起血样标本出现溶血的一切原因,并要及其注意待检的血清标本是否已经溶血,以将最准确的检验结果反馈给医师,帮助医师做出更准确更合理的诊断,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沈伽弟.溶血对临床牛物化学检验的干扰和影响[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11,17(4):250-253.

[2]胡少春,曾祥军.COBASMIRA生化分析仪样品架上标本放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2012,23(2):121.

[3]鲍依稀,陈新黔.由于不规范的标本采集出现的异常数据谱[J].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15(1):14-18.

[4]李凌,潘涛.分析前因素对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1(4):19-20.

[5]王超强,毛维荣,季广厚.标本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2,14(5):567-568.

[6]李明英.血液标本不同采集部位与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0):35-36.

[7]王露,谢在海.溶血血液标本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2):1142-1143.

[8]周春英.浅谈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15(10):37-38.

[9]李建梅.血液标本溶血前后的生化检验结果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6):761-762.

R446.1

B

1671-8194(2015)28-0133-02

猜你喜欢

生化标本血液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