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TNI水平与BNP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2015-10-27梁金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贵州贵阳550004
魏 芳,梁金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4)
心衰患者TNI水平与BNP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魏 芳,梁金峰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4)
目的 研究心衰患者肌钙蛋白(TNI)水平与脑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心衰患者86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其他疾病患者8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TNI水平与BNP水平,观察TNI水平与BNP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其他疾病患者TNI水平与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实验组心衰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I水平与BNP水平之间呈现正相关。结论 心衰患者心衰程度越严重,TNI水平与BNP水平越高,心衰患者TNI水平与BNP水平具有较为紧密的相关性。
心衰患者;TNI水平;BNP水平;相关性
心衰是指心脏当时无法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对应的血液供应现象,主要发生原因为原发性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我院为了分析心衰患者TNI水平与BNP水平的相关性,针对收治的患者进行了TNI水平与BNP水平的检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心衰患者86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其他疾病患者8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45例,女41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5.50±3.78)岁;实验组男46例,女40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5.13±3.20)岁。对照组患者纳入标准:排除心力衰竭、慢性肾衰、严重感染、急性冠脉综合征、肿瘤等可能影响BNP和TnI值的其他疾病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NYHA分级标准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分级,主要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生活无法自理,无法从事任何体力活动的患者为Ⅳ级;平时无明显症状,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活动时常伴随心悸、疲劳及心绞痛等症状出现的患者为Ⅲ级;存在体力活轻度受限,活动时出现较为轻微受限的患者为Ⅱ级;无明显临床症状,日常体力活动不会引起心悸及气喘等。对收治的两组患者实施西门子centaμr XP仪器检查,采用化学发光的方法检测,对患者的BNP水平及TNI水平进行检测,TNI正常水平为<0.01 μg/L;BNP正常值为0~100 Pg/mL。
1.3 观察指标
观察TNI水平与BNP水平之间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其他疾病患者TNI水平与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实验组心衰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TNI水平与BNP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TNI水平与BNP水平对比(±s)
注:两组患者之间对比的TNI水平与BNP水平相比较(P<0.05)
组别 心功能等级 TNI水平(μg/L) BNP水平(ng/L)对照组 - 0.007±0.002 51.63±5.38实验组 心功能Ⅱ级患者 0.008±0.001 566.12±50.13实验组 心功能Ⅲ级患者 0.026±0.019 4562.78±380.58实验组 心功能Ⅳ级患者 0.063±0.026 9125.74±500.69
3 讨 论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心衰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超声检查等方式诊治心衰,但超声检查无法在细节上反映出心衰患者心肌组织的具体情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
由于血浆BNP各个方面的特性,BNP水平已经被视为左心衰的重要标记物之一,且BNP水平有助于诊断及鉴别呼吸困难现象[3]。脑钠肽是心室肌细胞合成的多肽激素类物质,具有扩张血管及增加尿量等作用,能调节患者心功能,健康人群体内脑钠肽水平较低,当机体室壁张力增加时,脑钠肽分泌增加,因此,绝大部分心衰患者均存在脑钠肽水平升高现象[4];心衰患者机体内血清肌钙蛋白水平高于正常人,这说明了患者存在心肌坏死或损伤现象,心肌坏死或损伤现象会进一步使得病情恶化,不利于患者预后;心肌重塑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综上所述,随着心衰患者TNI水平与BNP水平的升高,患者心功能分级现象越严重,且心衰患者TNI水平与BNP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重塑也可能是肌钙蛋白释放的机制[5]。另一方面,心肌细胞一旦出现坏死及缺血现象,会引起患者体内肌钙蛋白水平升高,肌钙蛋白水平的升高说明心衰出现进行性损伤,不利于患者预后;因此,临床中可将血清钙蛋白水平作为判断心衰患者预后良好与否的重要指标[6]。除此之外,TNI水平的升高与交感兴奋介导的心肌损伤、室壁过度扩张等因素有关,且心衰患者TNI水平的升高会增加其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衰患者TNI水平与BNP水平在判断心衰患者预后等方面具有较为深远的临床价值,且TNI水平与BNP水平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
[1] 李振华,董 磊,王国兴,等.脑利钠肽、肌钙蛋白T和I监测对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预后的意义[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9):1016-1021.
[2] 余苗苗,王奇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NP、TnI、CK-M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医学综述,2013,19(14): 2640-2642.
[3] 王建康,杨向军,赵 欣,等.血清LPa、Pro-BNP、TnI及TBIL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J].医学临床研究,2014,30(3):457-459.
[4] 王宪沛,李 炜,高传玉,等.脑利钠肽和肌钙蛋白I水平预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运动耐量的研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2,17(1):27-30.
[5] Nellessen u,Zingel M,Hecker H,et al.Effects of radiation theraPy on myocardial cell integrity and PμmP fμnction:which role for cardiac biomarkers?[J].Chemother aPy,2010,56(2):147-152.
[6] 范艳慧,刘鲁娜,王喜萍,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BNP、TNI、LVEF与梗死范围的相关性研究[J].农垦医学,2015,37(2):130-132.
本文编辑:吴玲丽
R54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