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分析
2015-10-27李桂珍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妇幼保健所内蒙古包头014010
李桂珍,韩 琳(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妇幼保健所,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分析
李桂珍,韩 琳
(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妇幼保健所,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目的 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彩超心动图检查、MIR或心导管造影术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并给予对应用治疗。结果 本组患儿85例中,复合畸形30例,包括法洛四联症1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25例、房间隔缺损+动脉管管未闭2例、单心室+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1例、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1例;单纯畸形55例,包括室间隔缺损18例、房间隔缺损30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两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1例、三尖瓣缺损伴右心左房大1例、主动脉缺损1次、肺动脉狭窄1例;呼吸急促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见症状,其次为青紫、心动过速等。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疾病,需尽早识别、及时诊断,以提高患儿的存活率。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特点;诊治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先天性畸形[1],病因比较复杂,有内在因素如遗传及外在因素如环境,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孕母早期患病病毒导致的宫内感染[2]。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38例;年龄3个月~6岁,平均年龄2.3岁。所有患儿心脏听诊均有不同程度的杂音,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MIR或心导管造影术等确诊,不包括左室假键索、乐音样收缩期与肺动脉瓣区功能性杂音等。
1.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儿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部分患儿进行MIR或心导管造影术等;均给予心肺功能、血压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根据患儿病情采取强心治疗、利尿及护血管治疗等,针对确诊有手术指征的患儿则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等。统计患儿的并发症及相关症状,分析患儿心脏畸形的类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患儿85例中,复合畸形30例,包括法洛四联症1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25例、房间隔缺损+动脉管管未闭2例、单心室+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1例、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1例;单纯畸形55例,包括室间隔缺损18例、房间隔缺损30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两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1例、三尖瓣缺损伴右心左房大1例、主动脉缺损1次、肺动脉狭窄1例;呼吸急促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见症状,其次为青紫、心动过速等。见表1。
表1 本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 论
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胎儿心脏在母体发育时存在缺陷,或部分发育停顿导致的畸形,其发病率[3]较高,在我国活产新生儿中发病率为0.8%~1.2%,即每年发病率为10~15万左右,一些病情严重、畸形复杂的患儿,若得不到迅速、准确的诊治,则会导致患儿死亡。主要病因包括外在的环境因素及内在的遗传因素,孕妇孕早期如果用药,大部分药物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据相关文献报道可知,如孕妇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病毒等,则会增加新生儿出生时心脏缺损发生率,因此孕妇孕早期用药不当可能会对胎儿产生致畸作用,要尽量避免服用药物,无可避免时要严格患儿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呼吸急促、心脏杂音等,临床诊断主要分析患儿临床症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辅助检查手段进行确诊,辅助检查[4-5]包括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等。其中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将心脏解剖结构清晰的显示出来,并向临床医师提供心脏功能及部分血流动力学信息,与其它检查手段相比,其具有无痛性、非创伤性的特点,并且临床诊断准确率高。通过心脏彩超可以发现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法洛四联症等。胸部X线主要是通过X片显示心房、心室及大血管的情况,可有效发现患儿的典型症状,比如心胸比例增大、心尖圆钝、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增宽、肺门缩小等。此外,心电图可以将心脏的位置、房室增厚情况、心肌病变情况等准确反映出来,特别是针对心律失常患者,通过心电图可见其ST段改变,右室肥厚、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表现,故心电图是确诊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
遵医嘱用药;正确摄入叶酸,叶酸可防止胎儿神经管畸形。遗传因素也是高危因素,如胎儿家属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遗传史,也会增加胎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此外,其发病因素还包括高龄妊娠、营养不良、父母亲吸烟饮酒、长期受低频电磁辐射等。
综上所述,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疾病,需尽早识别、及时诊断,以提高患儿的存活率。
[1] 刘宇航,洪小杨,王 辉,等.5公斤以下低体重婴幼儿先心病的外科治疗[J].中国医刊,2015,45(8):30-32.
[2] 贾德勤,王 星,伍捷阳.围生期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趋势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4(12):1287-1289.
[3] 文 宁,金 玲,向 妍,等.婴幼儿和成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的比较分析[J].医药世界,2014,02:51-53.
[4] 崔虎军,孙善权,黄 萍,等.危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外科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14,48(7):556-558.
[5] 徐志伟,刘 锦,张海波.小于6个月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外科治疗[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5,29(02):74-77.
本文编辑:孙春宇
R725.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