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设计的守正与创新

2015-10-26郭志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5年10期
关键词:学科文本课文

教学设计的精妙与课堂教学的成功是正相关的,而这种精妙,常常并不需要煞费苦心、刻意为之,而是要在坚守语文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从文本出发,拓宽视域,融合渗透,讲究的是在自然中有法度,在随意中见匠心,在守正的基础上去创新。

1.师法“自然”:设计基于文本。语文教学,不管教学设计多么超乎寻常,真正美的还是作品本身。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课例,可留在学生头脑中挥之不去的,到底是原作还是老师的精妙讲解?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语文教学设计需要参阅大量的资料,但必须基于文本,不能过度发挥,过度联系引申,更不能丢掉文本,架空文本设计。所谓师法“自然”,就是紧扣作品本身,研深研透,在此基础上,找到最佳的阅读路径,引学生进入文本。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把作品本身的美呈现出来。正如日本作曲家宫城道雄在《音的世界》一文中所说:“自然的声响可以说无一不是音乐。与其欣赏出现于陈词滥调的诗歌和音乐中的东西,不如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更加令人感奋。我们不论怎样努力,也做不出胜过大自然的作品来。”

初中教材选了唐代诗人崔颢的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学生如何能体悟到诗的优美意境?我们还是要反复诵读原作,深入作品找入口、理路径。有位名师反复研读课文后发现,作品的诗眼是一“空”字,全篇一字经纬:首联写“楼空”,颔联绘“天空”,颈联述“洲空”,尾联愁“家空”。“空”字笼罩全篇,景让人凄楚,情教人愁惘。于是按照这种思路设计教学,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就非常顺畅,很自然的入乎作品其里。

2.抓住“瞬间”:设计关乎灵感。国画大师傅抱石讲到中国画时说,中国画本身就是兴奋的,“成功的作品往往就在瞬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俯仰之间,不亦越乎万里之外”。教学设计常常需要左顾右盼,反复推敲。但更要重视自己独特的内心感悟,抓住瞬间闪现的灵感,让我们的教学出彩。

笔者参加青年教师优课评比,执教茅盾的散文《雾》,有切身的感悟。常态教法是先介绍时代背景,然后让学生从语言上感知作者笔下的“雾”所具有的特点,理解“雾”的象征意义,分析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备课时,我也反复研读,力求独辟蹊径,但苦于始终找不到有新意的“出口”。正式比赛前夜,正好大雾弥漫。我到屋外转了两圈,忽生灵感,发现这篇文章构思是以“雾”为线索,以时间为序,精心描绘了三幅画面,即晨雾图、浓雾图、雨雾图,通过“遮没”、“吞噬”、“抹煞”三个词语,准确表现了三幅画面的特征,制造了雾越来越浓、越来越令人窒息的强烈氛围。而随着雾情的变化,作者对雾的情绪也在不断变化,先是“讨厌”,后是“诅咒”,最后呼唤“宁愿有急风大雨”,越来越强烈。介绍一下19世纪20年代的时代背景,学生就能很顺畅的感悟作品。这一基于灵感的设计让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也让学生学得新奇又惬意顺溜。

3.打开“窗子”:设计需要视域。因为专业和学科的原因,语文老师与学生比,其最大的优势应该是拥有巨大的资源空间。教学设计需要基于文本,但作为设计者的老师还是应该就教学内容有一个很广的视域。基于大视野下的教学设计,就能为语文学科打开一扇“窗”,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让学生能够有更广的视野、更深的触角去理解作品,去获得更有厚度的学科滋养。

教学古代小说《灌园叟晚逢仙女》,可将作品作为一个窗口,多维度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由体裁,列《狼》《林黛玉进贾府》《明湖居听书》等文言白话小说的篇目、情节、结构,让学生全面理解古代小说的一些特点;由作者,举张溥、吴承恩、归有光等明代作家及作品等,让学生对明代文学作品的风格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因手法,忆《天上的街市》《雷电颂》《窦娥冤》等作品浪漫主义构思的具体表现,感悟本篇所表现出来的“穿越”的一些特点;就主人公秋生,想刘兰芝、鲁智深、木兰等古代作品中典型形象的性格特征及塑造手法,更好地把握本篇人物形象塑造的独特的方法。重视了“窗口”效应,学生学过的知识一下子就都勾连起来,对作品的理解就有了立体、多元的效果。

4.疏浚“通道”:设计讲究交叉。不同文体的文章,其写作方法、技巧、语言风格不尽一致,阅读的路径有异,教学时需要因“体”而异,但有时候则必须淡化文体界限,打通文体的鉴赏通道,像修辞上的“通感”手法一样,让人们的感觉器官沟通起来、共振起来,用小说的技法品读散文,用戏剧的匠心欣赏小说,从而创造新颖别致、另有洞天的阅读效果,给学生更美的艺术欣赏。

关于冰心《小桔灯》的文体,历来有不同的见解,教学设计时,我们正好可以疏浚“通道”。参照小说赏鉴的角度,作品环境描写凝练传神、人物刻画生动细微,尤其是再现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都惟妙惟肖、耐人咀嚼;参照散文鉴赏的角度,作品以自己内心的强烈情感为经贯串全篇故事,形散而神不散,语言优美中见内蕴,质朴中传神情,令人回味。以小说、散文的鉴赏手法带学生一起去阅读《小桔灯》,就避免了记叙文教学可能出现的简单、单调、呆板,打通了不同艺术样式技巧的通道,实现了教学的最优化效果。有位老师设计肖红《我和祖父的园子》的教学,在让孩子们充分熟悉了课文以后,要大家用诗歌形式再现作品内容:“在这个园子里,我(  ),像 ( );在这个园子里,我(  ),像(  )……”这种文体的变化,不仅让学生对作品内容有了更深切的感悟,更让学生能以艺术的匠心去升华这种感悟,受到更好的艺术熏陶。

5.学科“渗透”:设计倡导融合。王卓鸣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说他的女儿在国内不爱上体育课,尤其不爱长跑。到美国后却彻底转变了。原因之一是体育课上,老师会把体育课和地理课结合起来——让孩子跑三圈,假设到了德州,老师会跟随学生研究德州的地理情况;然后再跑两圈,假设到了密歇根,再谈密歇根的地形。有时老师还把体育课和生理知识结合起来,和历史课结合起来,有时甚至还结合科幻电影。这其实是教学设计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这种融合会更加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首著名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通常情况下,教学设计一般只从意象的角度,引导学生去欣赏作者把春光具体化(借桃花显现)、春光拟人化(可转来躲去),感悟诗人的一片诗心、一片童心。但如果从综合的学科渗透的角度设计,我们就可将地理学科和思品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为何在庐山,花期先后有异,这涉及到气象地理知识,所谓的“气温垂直差异”。一般地说,气温随地势高度的上升而递减,高度每升100米,气温就下降0.6℃,所以导致美景的出现;再从思品所包括的哲学角度思考,客观世界丰富多彩,富于变化,许多美好的事物这里没有,不等于它就消失了,其他地方可能还依然存在着,所谓“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就是辩证法。将语文、地理、思品等学科的知识融合起来设计教学,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会更有厚度,更有张力。

6.引入“活水”:设计新在借鉴。语文老师设计课堂教学,不能只就语文的角度考虑,不能太拘谨、太专业,有时需要跳出语文,吸纳其他学科甚至更广领域的设计理念,像理科(如数学)那样增强课堂的屈伸度,增强课堂教学的优美度,优化我们的教学效果。

数学学科,老师讲深讲透例题后,往往还要做两件事:一是对这道例题进行变形,变化已知条件,变换求证角度,设计一题多解,设计多题一解等;二是向学生提供一组同类型题目,让他们从不同的情境去增强理解力、提高解题能力、巩固学习成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设计是不是也可以此借鉴,尝试着让每篇课文变成一道数学例题,教学中,要善于对课文进行变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去生发。同时,课文教完,要给学生提供同类型的文章,让他们去研究探讨,研讨其字法、句法、篇法、章法,以拓宽阅读视野、巩固阅读效果、提高阅读水平。切忌一篇教完则万事大吉,还要像理科教学那样增强实践性。理科教学重视实验操作的训练,或给学生提供特定的情境,或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如临其境则刺激深刻,亲手实验则记忆加深。我们从理科教学中汲取营养则可以让静止的文字动起来,让静寂的课堂热闹起来,如开辟户外语文课堂、科技类课文的实景再现、课文演示等,实践性鲜明的课堂会令人耳目一新,并产生强烈效果。

郭志明,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南通。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科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超学科”来啦
背课文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