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懒”老师
2015-10-26霍云
霍云
[摘 要] 在教学中,恰当的“偷懒”,给学生留一些思考的时间,变“被动听”为“主动思”,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懒老师”或许能培养出“勤快”的学生. 本文主要从一节观摩课出发,阐述对数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艺术”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 探究活动;偷懒;设计;实施;评价
前不久,笔者在一次教学活动中观摩了《同底数幂的乘法》一课,该课中的一些教学细节,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片段一:
活动一:忆一忆、算一算.
(1)102×103;
(2)23×25;
(3)2×3.
活动二:比一比 、想一想.
(1)5m·5n;
(2)m×n;
(3)a3·a5.
两个活动结束以后,学生总结出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am·an=am+n(m,n是正整数). 随后,教师让学生互动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 一位学生提问:“上面的例子,底数都是正数,当底数是负数时法则还成立吗?”思考片刻,另外一位学生表示可以,并举出了例子,说明当底数是负数时,法则也是成立的.
一个看似简单的提问,其实蕴含了学生的充分思考,如果没有细心的观察,学生是提不出这样的问题的. 其实,在学生的预习内容里,教师完全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类型的题目,但恰是教师的这一“疏忽”,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也给这节课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片段二:
课堂接近尾声,进入师生交流环节,一位学生提出:“这节课的运算都是两个因式的乘法运算,如果是三个因式相乘,法则还能用吗?”经过短暂的思考,一位学生举了一个三个因式相乘的例子,认为法则可以用. 方法是:先计算前两个因式相乘,算完后将所得结果再与第三个因式相乘,发现最终结果符合法则的运算结果. 在师生的共同交流中,总结出了:am·an·ap=am+n+p.
当所有人都觉得这节课已经基本结束的时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高质量”的问题,是因为在之前的练习中,没有出现过这种类型的题目,是上课老师的失误吗?在这样一节经过精心设计的观摩课中,似乎不太可能,更让人相信的是,这或许是执教者的刻意安排,适当“偷懒”,有意让学生自己提出这个问题.
在教学中,恰当的“偷懒”,给学生留一些思考的时间,变“被动听”为“主动思”,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笔者将谈谈对数学探究活动中“教学艺术”的一些想法.
在探究活动的设计时“偷懒”
一节课设计得再天衣无缝,在课堂教学时也难免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公开课中,当学生的回答不能按照老师的思路进行时,尴尬的场景就会上演:上课的教师有的手足无措,有的硬生生地把学生的思路拉回到自己既定的思路上. 其实,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没有充分的“备学生”,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探究活动中的环节设计、问题设计太“满”,没能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思考的余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另外,如果老师把解决问题的“脚手架”都一一搭好,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会培养出“懒学生”. 恰恰相反,如果老师能学会“偷懒”,或许能培养出“勤快”的学生.
例如,在“函数”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引出函数的定义,教者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情境:
问题一:成绩表.
某班同学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登记表(如表1).
13号的成绩为______,17号的成绩为______,21号的成绩为______.
(1)在这一过程中,有变量吗?是什么?
(2)随着学号x的变化,成绩f有变化吗?
(3)当学号x取定一个确定的值时,对应成绩f的取值是否唯一确定?
问题二:搭小鱼(出示图片).
根据搭小鱼的条数与所需火柴的根数填写表2.
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s=_________.
针对这一变化过程,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回答?
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第一个问题情境采用了层层递进的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感受函数定义中的要素. 当第二个问题情境呈现后,教师此时没有给出之前的问题串,而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回答. 此处的“留白”设计,体现了设计者的教育智慧. 第一个问题,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并回答,而当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时,就逼迫他不得不和前一个问题情境进行类比,搜索信息,作出回答. 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对函数定义中的要素也会有更深刻的感受,而且,这种自己“悟出”的道理,也更能加深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在探究活动的实施中“偷懒”
“一节没有上完的数学课”不见得就不是好课. 教师在备课时预设的探究活动过程,在具体实施时,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这时,探究活动的整个流程通常都不能正常进行下去,但是,只要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有所获,有所得,只要学生得到了发展,就达到了探究活动的目的. 一个好的探究过程,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什么. 预设的内容没有完成可以再补,但是,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缺失的增长探究活动经验的机会,通常是很难弥补的. 下面的这个探究活动教学片段,与大家共赏.
这是一节有关“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学案例. 教师预设的探究活动分两个层次:
探究一: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作高、 作角平分线).
探究二: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应用(例1、例2).
上课前教师首先设置情景导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等腰三角形的“等角对等边”问题,然后提出命题:endprint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等角对等边)
已知:在△ABC中,∠B =∠C.
求证:AB = AC.
讨论了几分钟后,教室安静下来,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学生甲答:“类比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证明,过点A作AD⊥BC于D,由‘AAS得到△ABD≌△ACD,再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B=AC. ”
学生乙答:“作AD平分∠BAC,交BC于点D,由‘AAS证全等也可以. ”
教师马上对这两个同学的回答作出了肯定,准备再接着往下继续学习. 这时有一个很小的声音:“老师,作中线也可以. ”马上很多同学反驳说不能作中线,其中,学生丙说:“在性质定理的证明过程中,作高、作角平分线、作中线,这三种辅助线作法都可以,而这里只能作高和作角平分线,不能作BC边上的中线,因为这时就是所谓的‘SSA,而‘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师称赞这位学生分析得好,准备随后转入下面的学习. 这时,那个小声音变大了:“老师,真的可以证明. ”此时,已经被两次打断流程的教师犹豫了,是不管学生自顾自地讲下去,还是不管进度让学生尽情地思考、辨析呢?该教师选择了后者,因为他看到了学生们渴盼的眼神. 这个学生走上讲台做了解答. 他采用的是作BC边上的中线AD,再过点D作AB,AC边上的垂线的方法. 当大家都在感叹时,有几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又提出了新的想法:“既然是中线,那用倍长中线法可不可以?”这个提法一经提出,学生们都兴趣高涨,纷纷作图并思考讨论. 在互相协作下,又得出了另一种解答. 这时又有一位学生说:“还可以构造一个三角形和△ABC全等. 作△ABC关于直线BC的轴对称图形. ”话音刚落,下课的铃声响了,但学生们依然在思考讨论之中……
按照课前预设,这节课的探究活动还没有结束,但是,从这个案例中,我们明显能感觉到学生是幸福的、快乐的,都已经下课了,学生们的探究欲望还是非常强烈,意犹未尽. 这样的课堂,学生能不喜欢吗?课堂实效性能不高吗?
在探究活动的评价中“偷懒”
课堂学习评价,是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教学中,即时性评价是普遍运用的评价手段. 这种评价固然必要,但有时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了知识和能力的形成过程. 所以,在某些探究活动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必急于评价,可以适当“偷懒”,教师可以“装糊涂”,把讨论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吵”, 让学生在争论中逐步感悟、修改自己的答案,然后教师再作出适当的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争论时,教师应及时、有效地调控争论的方向. 有效的课堂争论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开放型教学. 在争论中,学生大胆表白,往往形成沸腾喧闹的场面,此时也最易“失真跑题”. 因此,教师要睿智地做好调控工作. 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各种有关或者无关教学的问题并展开争论,教师无需也无法让学生一一争论这些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肯定他们参与的热情,同时引导他们把其中的一些问题放到课后讨论,课上应重点讨论与本课相关的重点问题. 相信学生会愉快地接受老师的建议,争论也会顺利地进行下去. 在教学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也可以适当“偷懒”. 整节课都是“很好”“很棒”“你真聪明”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表扬并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适当地运用神态、姿态、手势等无声语言可能会不知不觉地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倾向,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恰当优美的手势、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充满鼓励的眼神,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感染,使学生在爱中受到教育.
总之,教师应积极创新,大胆放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懒”教师教出的是勤学生、能学生、活学生. 教师的“懒”应该是有的放矢,而不是随意的懒. 教师在课堂上“懒”,但是课下要做到勤. 做到“懒”得科学,“懒”得合理,“懒”得有方,“懒”得有效. 教师在“懒”的背后,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思和汗水. 各位同行,让我们学做“懒老师”,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舞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