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趣”为先

2015-10-26王振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求知欲学习习惯兴趣

王振

[摘 要] 由于学科特点,多数学生进入初中后,开始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过不了多久,兴趣便逐渐递减,直到最后对数学的兴趣全然消失,这成为了数学学习和教学的瓶颈. 本文立足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求新、求活,激发、培养和维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初中数学;兴趣;学习习惯;求知欲

中小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用的时间多,但成绩不见提高. 尤其是初中学生,刚开始迈入初中学校的大门,对数学及各学科都非常感兴趣,总有“小学没学好,初中一定要大战一番”的想法. 但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大,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渐消失殆尽,成为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

一位数学教授说,“数学并不枯燥,是我们把数学教枯燥了”.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趣味教学进行了探讨,首先从活跃课堂、创新教学、习惯的养成、实践活动的增加、课外第二课堂的开展,谈谈数学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的问题.

数学教学凸显“趣”的重要性

翻开新版数学教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数学与我们同行》,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无不折射出数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熟悉的情境、生活中的问题、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无不使学生耳目一新. 每一章、每一节的问题情境的生活化设计,无不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学生对教材内容感觉新奇、有趣,他们学好数学的愿望就变得迫切了.

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一章,在内容解读部分有一个思考题:自行车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对于这个问题,不能视而不见,应充分根据学生好动、爱表现的心理,留时间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所思所想. 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车轮不是圆形的,那么骑自行车会有什么感觉?比如说,自行车车轮是三角形,想象一下,骑在这样的自行车上会出现什么情况,等等. 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数学图形与日常生活的息息相关、丝丝相连的关系,以及对生活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愿望.

再如,学习“展开与折叠”时,让学生观察冰淇淋包装纸展开后的图形——圆弧形,让学生动手折一折,长方形的纸张可以折叠出“立方体”,让学生明白“平面图形可以折叠成立体几何图形”,而立体几何图形展开后可以展开为平面图形. 并让学生每两人一组互相制作,通过画、剪、折、叠,再互相验证,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手的乐趣.

方式新、活以保持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数学贴近生活实际,除了兼顾数学的知识性、实用性,还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

(一)导入方法新、方式活

“万事俱乎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通常表现为“先入为主”. 独特的导入,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导入方法新颖、灵活、多样的形式,以不同的手段唤起学生参与意识和探究的兴趣.

1. 问题前置,质疑导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课之初,提出具有悬念性、探究性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点燃兴趣之火,形成内驱力. 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导入设计为:一张纸,厚度假如是0.1 mm,那么对折一次,再对折,对折20次,厚度是30层楼房的高度,而继续对折到27次,厚度就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信吗?学生们怀疑地看着笔者,摇摇头,“不可思议”“骗人也不打草稿”的议论声一浪高过一浪……先别发表议论,先算算再说,好吗?

于是,学生忙不可迭地投入到计算中,对折1次,厚度是0.1×2;对折2次,厚度为0.1×2×2=0.1×22,那么对折20次,就是0.1×220≈105 m,于是,教室里一阵哗然,“太神奇了”等感慨不绝于耳. 数学的奇妙就在此时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将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注入了活化剂和催生剂.

再比如,学习“七巧板”时,用七巧板课前准备好的优美图案展示给学生,提问:这些图案是用什么图形拼接出来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联系?问题提出后,先让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再让他们动手试一试,自由合作制作,看看还可以拼出哪些优美的图案. 这样,在情境中,提出问题,通过试一试、做一做,营造了乐学、乐做的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得到了激发.

2. 承上启下,复习导入

“温故而知新”说明了复习的重要性. 教学中,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始引入新授,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巨大效果,既复习了旧知识,也为新知识做了铺垫. 如学习“合并同类项”前,先由代数式、单项式等的概念入手,介绍同类项的概念,这样,学生对同类项的合并才会有基础感知,不然,什么是同类项也不知道,谈合并是不可思议的.

3. 营建氛围,以童谣导入

童谣是孩子们的最爱,学生最早接触的就是儿歌和童谣. 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童谣、儿歌等仍然情有独钟,说唱起以前学过的儿歌、童谣等,他们会兴奋不已、兴高采烈.

如学习用字母表示代数式时,引导学生说唱“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那么,如果要是n只青蛙,又该是多少只眼睛,多少条腿呢?通过念儿歌,思考问题,讨论答案等,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现象和规律可以用数学中的字母表示,以此使他们心情愉悦地走进数学、走进课堂.

(二)增加实践操作环节,做中增趣

新版数学教材,根据初中学生的爱动手、喜欢创新的特点,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的内容,体现了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习需要,组织学生利用学具或者自制学具,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也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学习“平行线”的定理时,先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运用平行线的实例,他们通过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的平行线,如跑道是平行的,双杠是平行的,教室的前后墙是平行的,黑板的对边两两平行,门和窗都是平行的……从找一找中,发现了数学中的平行线,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也通过找一找活动,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endprint

再如,学习“平移与旋转”时,让学生自制风车,让风车转动起来,观察旋转的风车的运动;让学生将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一个不动,另一个沿着一条边平行移动;一边移动,一边观察两个三角形的位置关系的变化,然后试着画出移动的两个三角形的位置关系. 这样,学生通过平移、自制风车、旋转风车等,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凸显,动手实践的能力也得到加强.

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兴趣的

诱发

(一)培养阅读习惯

看到阅读习惯,有些教师会感到愕然,认为数学是理科,理科谈阅读不可思议,阅读都是针对文科,如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等学科而言. 这样的理解,是对阅读的误解. 数学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样重要. 尤其是在江苏省上下推进学讲计划的今天,阅读更见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学讲计划的实施,要求学生先学进去,再讲出来. 如何学进去,方法无外乎自读和讨论,讨论也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 如三角形的“勾股定理”,通过学生阅读,先了解勾股定理的发展史,再清楚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这一切,离开阅读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进行阅读前,教师的阅读题设计能起到导读的作用. 如在学习“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呈现阅读思考题:我们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么,角的大小我们又用什么测量呢?在测量角的大小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角又如何表示?当然,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更多的问题,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有表现进步、出色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勉励,让其在阅读中进步,找到阅读的乐趣和成功的感受.

2. 讨论、交流的习惯.

数学中“一题多解”的问题很多,如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几何证明题等,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不止一个,那么,留出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方法,或分组讨论,探究出最佳的解题途径,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既促使学生养成了讨论、交流的好习惯,更增强了探究、合作的意识.

另外,学生的观察习惯的培养、注重小结的习惯等,都可以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养成.

开展课外活动,激活求知欲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开展课外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拓展学习渠道,实现课内外的完美整合. 如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小制作比赛,开展拼图游戏等,激发兴趣、发展个性、形成能力.

如学习“统计图”一节时,让学生课后调查班级同学来学校上学的情况,如调查班级同学骑自行车、乘公交车、步行等各有多少人,设计调查表和调查活动的开展,最后根据调查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进而绘制成柱形图或者饼状图,体验数学的经历,感受数学的过程,形成数学的思想,构建数学模型,让其领略成功的喜悦. ?摇?摇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趣味”教学是永不退色的好方法,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主题、不断探索的话题. 但以“活”“新”激发兴趣是趣味教学的关键所在,方法创新、方式灵活,构建以生为体、趣为先的课堂,是新课改赋予我们的崭新的任务,是不容回避的课题,愿每一位教师乘课改之风,探教海之路,寻高效课堂之法,凸显数学教学趣为先,让趣味教学在数学课堂上振翅高飞.endprint

猜你喜欢

求知欲学习习惯兴趣
求知欲——学习的叩门砖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