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量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应用

2015-10-26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528231陈影芳吴冠瑜陈绍辉林海山钟嘉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心电图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528231)陈影芳 吴冠瑜 陈绍辉 林海山 钟嘉慧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持续性、严重缺血引起的心肌急性坏死,是临床常见急重症,患者多有胸痛症状[1]。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不及时不仅可使患者的心肌功能进一步损伤,还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急性心肌梗死需早确诊早治疗[2][3]。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是提示心肌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强的标志物[4],本研究将其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体检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前者设为观察组,后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40~70岁,平均(58±2.4)岁,经心电图、血常规检查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为急性期面向梗塞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和ST段明显抬高,R波减低或消失,背向梗塞区的导联则显示R波增高和ST段压低;白细胞计数增至10000/mm3~20000/mm3,平均(14560±500)/mm3,其中中性粒细胞占75%~90%,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对照组男性55例,女性27例,年龄41~70岁,平均(57±3.8)岁,均为体检健康者,且排除患有心脏疾病者。两组在性别比、年龄构成等基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水平。其中,对照组在晨起空腹状态下采取静脉血4ml,血样采集后2h内送检完毕;观察组在患者发病后2h、4h、8h、12h、24h、2d、3d、5d、7d这9个时间点分别抽取4ml静脉血。肌钙蛋白Ⅰ和肌红蛋白均采用梅里埃VIDAS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和原装试剂检测。观察观察组在发病后0~2h、2~4h、4~8h、8~12h、12~24h、2d、3d、5d、7d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水平和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结果,其中,肌钙蛋白Ⅰ水平以大于0.1μg/L为阳性,肌红蛋白水平以大于85μg/L为阳性[5]。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n(%)]表示,进行数据比较时以t、x2检验,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2 观察组两种指标不同时段的诊断准确率比较[n(%)]

2 结果

2.1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水平观察组发病后各个时段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1。其中,观察组肌钙蛋白Ⅰ水平在发病初即呈阳性,发病后12~24h达到最高水平,后逐渐下降,发病后7d仍未恢复正常水平;肌红蛋白水平在发病初即呈阳性,发病后4~8h达到最高水平,后逐渐下降,并在发病后3d恢复正常水平。

2.2 两种指标不同时段的诊断准确率 观察组两种检测指标在发作后0~2h、2~4h、3~7d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显著(见附表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电图是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但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ST段改变并不明显,并有相关研究指出,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准确率仅为50%,临床有必要寻找特异性和敏感性更强的诊断指标[6][7]。本研究定量测定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发现肌红蛋白可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期间快速释放,并可在发病后0~4h持续增长,24小时内肌红蛋白阴性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Ⅰ的增长相对缓慢,发病后12h~24h才达到最高峰,但其窗口期较长;肌红蛋白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更高,灵敏性更强,但后期肌钙蛋白Ⅰ的诊断的准确性更高。因此本研究认为,为提高诊断正确率,可考虑联合检测。

猜你喜欢

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肌钙蛋白升高也有可能是这些疾病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床旁即时检测仪用于野外军训检测尿液肌红蛋白的应用研究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牛排“血水”不是血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