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腔气囊导尿管在膀胱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2015-10-26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528000谢惠英周舒倩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尿管导尿管气囊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528000)谢惠英 周舒倩

我科应用三腔气囊导尿管主要是对盆腔手术后及腹部放疗后的膀胱出血病人,如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前列腺癌综合治疗后、放射性膀胱炎等[1]。导尿术通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尿失禁、尿潴留及手术后的病人的尿液导流,由于有些手术较容易损伤膀胱壁,故导尿管的另一作用为观察术后病人的膀胱出血情况。本科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26例病人在进行手术后或其他治疗后均有膀胱出血倾向,在应用于不同类型中的导尿管对病人进行膀胱冲洗时我们发现,三腔气囊导尿管能够使病人在进行膀胱冲洗时感受更为舒适,且采用三腔气囊导尿管的病人的感染率、膀胱痉挛情况也更少见,以下为本次研究的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以我科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26例病人为例,将这些病人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3例,男性病人8例,女性病人5例,年龄最大者72岁,年龄最小者35岁,平均年龄为(56±2.5)岁,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4例前列腺癌综合治疗后、6例放射性膀胱炎;研究组13例,男性病人7例,女性病人6例,年龄最大者73岁,年龄最小者37岁,平均年龄为(58±2)岁,其中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4前列腺癌综合治疗后、5例放射性膀胱炎。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认知、既往病史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 本研究选取的所有病人均符合以下标准:①无心血管系统疾病;②无凝血功能障碍;③病人均有膀胱出血的倾向;④病人无精神疾患;⑤病人知情本次研究的存在,并签署知情书[2]。

1.3 方法

1.3.1 实验室检查 ①尿液分析+尿沉渣定量分析:监测白细胞、红细胞、潜血结果;由于病人小便有失禁感,小便难以控制,如白细胞微量考虑病人尿液与留取尿标本污染有关;一旦病人出现小便带血,量较多,出血量难以计算。②注意BCA结果: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③凝血功能凝血因子测定、纤维蛋白原测定。发现异常结果及时报告医生。

1.3.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留置二腔气囊导尿管,将导尿管进行妥善固定,应随时关注导尿管情况,保持导尿管的畅通,每周应至少更换引流袋二次,在更换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同时离床时引流袋的位置不可高于耻骨联合,避免尿液逆行感染。

为避免血凝块堵塞尿管,应在固定时间内对尿管进行离心挤压操作(3~4h/次为宜),若有堵塞情况发生,应及时用注射器吸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同时采用500ml生理盐水用输液管连接气囊尿管膀胱冲洗,每天2次;每天严格关注病人尿量与尿液情况,若在护理期间发现病人出现血尿应及时汇报主治医生进行对症处理,发现病人尿量过少,应观察尿管是否有堵塞情况;在对尿管进行管理的同时,应使病人会阴部保持清洁,具体方法为用生理盐水棉球予会阴、尿道外口抹洗,1~2次/天,避免泌尿道上行感染;告诫病人应每天多喝水,每天的饮水量在2000ml左右为宜,尤其夜间应至少喝水1~2次,保证病人的正常尿量;体位方面:导尿管外置部分应留置一定长度,以避免病人翻身等动作对导尿管的牵拉损伤作用,在病人下床活动时,应将引流袋放置低于耻骨联合,避免袋内尿液的反流致逆行感染,引流袋应用别针系牢、固定,这过程尤为重要,以免引流袋脱落对病人造成严重的损伤[3][4]。

附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舒适度、感染率、操作时间统计表

附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操作过程中膀胱痉挛情况统计表

研究组病人除上述留置尿管护理常规外,主要是将二腔气囊导尿管改用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并进行如下操作:采用3000ml生理盐水冲洗液袋,用输液管连接三腔气囊尿管冲洗,对病人膀胱进行持续缓慢的滴注冲洗;在进行缓慢冲洗时应持续关注病人尿液情况,若发现病人有血尿征兆出现应加快冲洗速度,使冲洗速度与尿液情况保持同步,在计算病人尿量时应减去冲洗用的生理盐水[5]。

1.3.3 观测指标 两组病人在护理期间均观察记录每次冲洗操作过程中的病人舒适度、病人感染率、膀胱痉挛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1.3.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舒适度、感染率统计数据 如附表1所示。

2.2 两组病人护理过程中膀胱痉挛情况统计 如附表2所示。

2.3 不良反应 两组病人在护理期间除1例外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该例病人属研究组,出现了膀胱大出血情况,经血管栓塞术止血后,研究过程中该病例再无其他症状出现。

3 讨论

膀胱出血是一种多病因的并发症,一般容易出现在盆腔手术后及腹部肿瘤病人的治疗过程中;主要是因为手术损伤、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盆腔高剂量外照射等因素引起的,如子宫内膜样腺癌、前列腺癌、放射性膀胱炎等[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也有增高的趋势,伴随着医学的发展,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该手术术后容易出现膀胱出血的并发症,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7]。

子宫内膜样腺癌手术的治疗虽然有效,但是由于术后局部出血,渗出的血液在膀胱内凝集,如果不及时清除容易导致引流管的堵塞,造成引流不畅,使膀胱内压升高,诱发膀胱的痉挛。其次,前列腺癌也容易造成尿道的出血,引起血尿,血液也容易凝集造成上述影响。再次,放射性膀胱炎是由于盆腔高剂量外照射造成放射性损伤。

目前临床常留置二腔气囊导尿管,但该导尿管只有一个引流通道。在对膀胱出血病人进行膀胱冲洗过程中,二腔气囊导尿管需要引流管与冲洗管共用,容易造成引流液不能通畅地流出,更易造成尿道的上行感染。此外,若未及时冲洗引流管,易造成引流管的堵塞,需要更换引流管,更换引流管的过程操作繁琐,容易使病人尿道受到损伤,严重的病人更会发生医源性的尿道狭窄。而三腔气囊导管有单独的冲洗进出道,则不会发生上述现象[8]。

本研究将三腔气囊导尿管与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对比,研究表明:采用三腔气囊导尿管的研究组,膀胱出血护理中病人的舒适度更佳,同时研究组的感染发生率、操作过程引起膀胱痉挛的情况也更为少见,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三腔气囊导尿管的临床应用效果优于二腔气囊导尿管,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尿管导尿管气囊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高田气囊案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迷你救生充气囊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Observation on Activities of Air Sac in Opened Body Cavity of Chic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