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在急诊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2015-10-24马迎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脑水肿达拉自由基

马迎春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河南 鹤壁 458000)

依达拉奉在急诊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马迎春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河南 鹤壁 458000)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诊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急诊收治的104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均给予两组患者一般常规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0.9%NaCl溶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69%;治疗组患者显效33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5%,两组相对比,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较明显的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在治疗急诊脑出血疾病治疗中,安全有效,临床疗效显著。

急诊脑出血;依达拉奉;临床应用

急诊脑出血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大约占脑卒中患者的20%~30%。脑出血后受损处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引起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使神经元细胞功能丧失,依达拉奉则是一种新型的作用机制明确的强效羟自由基清除剂,可以抑制脂质的过氧化反应,从而保护患者的脑神经细胞。我院对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2例急诊脑出血患者进行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样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4例急诊脑出血患者,男性58例,女性46例,年龄在40~80岁,平均年龄为(56.61±6.09)岁。按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临床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学术会议所规定的标准,排除发病2 d以上的,或伴有心、肺、肝、肾等严重并发症的,或脑疝及深昏迷的。

1.2方法:给予对照组一般传统方式加0.9%NaCl溶液治疗,给予治疗组一般传统方式加依达拉奉治疗,具体方法为:治疗组给予患者0.9%NaCl溶液100 mL中加入依达拉奉30 mg进行静脉滴注且半小时内滴注完,每天2次,总疗程为2周。

1.3疗效判定。明显有效:临床的症状明显消失,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效:临床的症状基本消失,身体功能逐渐恢复;无效:临床症状较前无改善,身体功能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明显有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见表1。对照组患者明显有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69%;治疗组患者明显有效33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5%,两组相对比,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2.2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较明显的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出血之后的血肿会对周围的微血管和脑组织产生占位效应,从而是患者大脑局部血流量下降,形成缺血性脑卒中的表现,缺血后再灌注会启动次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等的一系列反应,使得大量的自由基产生,自由基可以使细胞膜上的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导致细胞膜的液态性和流动性下降,通透性增加,破坏了细胞的完整性,使脑水肿加重,导致恶性循环[1]。此外,自由基能损害了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增加了脑血管的通透性,更加进一步的加重了脑水肿[2]。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作用机制明确的强效羟自由基清除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多种途径清除自由基,它能够有效的降低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脑水肿,减少自由基对脑神经元的损害,它能够很好地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内,清除自由基,抑制迟发性的神经元死亡及缺血半暗带发展,减少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减少或消除脑细胞损害的中心环节,从而减轻患者脑出血和脑水肿的临床症状[3],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依达拉奉可以较为显著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是目前现阶段的临床医学中用于治疗急诊脑出血一种较为有效措施,同时此项研究的结果也显示,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诊脑出血,不仅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还提高了患者日后的生活自理能力,此药物安全有效,具有较为显著临床实用价值。

[1]尹泽黎,许宏伟,袁宁,等.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变化及清除自由基的临床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25(3): 313-315.

[2]宋来军,赵融冰,崔艳玲,等.依达拉奉在急诊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12):62-63.

[3]赵秋霞.依达拉奉治疗急诊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22(1):45.

R743.34

B

1671-8194(2015)19-0184-01

猜你喜欢

脑水肿达拉自由基
哪些原因引起了脑水肿的发生,脑水肿的症状有哪些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脑出血后脑水肿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脑钠肽的动态变化与脑水肿的关系探讨
氧自由基和谷氨酸在致热原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与退热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