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类别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评价

2015-10-24谭姣章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
关键词:耐多药喹诺酮西沙

谭姣章

(株洲市中医院,湖南 株洲 412000)

不同类别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评价

谭姣章

(株洲市中医院,湖南 株洲 412000)

目的 分析不同类别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65例以及对照组6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联合卡那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联合卡那霉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类别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5%(64/6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6%(55/65)。结论在对耐多药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莫西沙星治疗效果会明显优于左氧氟沙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用做治疗耐多药物肺结核的首选药物,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肺结核

对抗结核药物利福平或异烟肼等有耐药效果的结核病被称之为耐多药结核病。耐多药肺结核属于结核病的主体,同时也是耐多要结核菌的主要传播源,早已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及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目前人们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了解逐渐加深,已经能够确定的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其他抗结核药物之间不存在耐药性[1]。莫西沙星属于我国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其中的甲基侧链可以提升该药品的抗菌活性,本次研究将分析不同类别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65例以及对照组65例,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8.3±11.2)岁;观察组男32例,女33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49.3±10.4)岁。纳入标准:①经过我院确诊为肺结核,包括初治失败者。②痰菌持续为阳性者。③研究前未接受过化疗,痰菌为阳性。④患者均无氟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史。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性别以及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1.2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口服0.4 g,1次/天)、吡嗪酰胺(口服0.75 g,1次/天)、丙硫异烟胺(口服0.5 g,1次/天)联合卡那霉素(0.5 g,肌内注射,1次/天)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口服0.2 g,1次/天)、吡嗪酰胺(口服0.75 g,1次/天)、丙硫异烟胺(口服0.5 g,1次/天)联合卡那霉素(0.5 g,肌内注射1次/天)治疗。

1.3观察指标:对患者血尿酸、胸片、肝肾功能以及血糖等行常规检查;治疗中进行痰结核菌培养,必要时可给予患者CT胸部检查。对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进行观察,记录不良反应。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1.4治疗效果评价:患者所有体征全部消失,痰菌转阴,不再出现阳性者,检查显示肺部病灶全部吸收为显效;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痰菌转阴,检查显示病灶部分被吸收;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痰菌依然为阳性,检查显示病灶未吸收,各项症状均未得到有效改善。

1.5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

2 结 果

2.1治疗效果比较:在经过不同类别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5%(64/6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6%(55/65),见表1。

2.2痰菌转阴情况对比:同时观察组4个月痰菌转阴28例43.1%(28/65)、1年痰菌转阴46例70.8%(46/65)、2年痰菌转阴62例95.4%(62/65);对照组4个月痰菌转阴16例24.6%(16/65)、1年痰菌转阴27例41.5%(27/65)、2年痰菌转阴53例81.5%(53/65),观察组患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

2.3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出现1例白细胞降低、1例听力减退、1例发生胃肠道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4.6%(3/65);对照组2例白细胞降低、1例听力减退、1例发生胃肠道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6.1%(4/65)。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氟喹诺酮药物是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药物,主要是在原有喹诺酮的基础上增加了氟原子。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原有的抗菌效果。首先能够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进行了增强;可以对结核分枝杆菌起到较强的抗菌作用;对衣原体、支原体等微生物也可以起到较强的抗菌效果。其次,蓄积在患者肺组织以及呼吸道黏膜中,其中的浓度超过结核分枝杆菌的MIC,感染部位的组织浓度为血药浓度的2倍。在这,氟喹诺酮药物除了可以注射之外还可以口服,便于用药。同时血浆的半衰期时间也相对较长,每天只需要给药2次左右。喹诺酮药物不会受到介导耐药机制的影响,所以不会和其他的药物之间产生耐药性,但是喹诺酮药物与喹诺酮药物之间可能会存在耐药性。

导致结核病患者久治不愈的根本因素之一便是结核病的耐药性。怎样才能提升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愈是目前结核病控制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对已经出现耐药的结核病患者治疗时应当尽可能选用抗结核敏感同时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2]。

研究中采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能够抑制DNA回旋酶,同时含有较强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主要药物[3]。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均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相关文献表明抗菌活性最高且耐药率较低的药物为莫西沙星,其次是左氧氟沙星[4]。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利福平以及异烟肼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5]。特别是莫西沙星能够在细胞中达到较高的浓度,除了控制感染的传播外还可以避免出现复发,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左氧氟沙星,适用于治疗的全过程,同时长期使用莫西沙影也并未发生严重的腹泻、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6]。

第1个用来治疗结核病的喹诺酮药物便是氧氟沙星,虽然人体最大耐受量为800 mg/d,有中等程度的抗结核作用。在对结核病病的应用中也起到了较好的治疗作用。目前很多国家已将氧氟沙星与其他抗结核药物一起用于MDR-TB慢性肺结核患者的治疗[7]。国内多家报道氧氟沙星对复治性、难治性肺结核及MDR-TB经6~12个月治疗联用2种以上敏感药物,痰菌阴转率可望达到70%~80%[8-12]。

综上所述,在经过不同类别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5%(64/6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6%(55/65)。在对耐多药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莫西沙星治疗效果会明显优于左氧氟沙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用做治疗耐多药物肺结核的首选药物,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1]聂玉生,梁瑞武,温冬梅,等.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复治耐多药肺结核对比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14,5(3):8-12.

[2]谭守勇,黎燕琼.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防痨杂志,2013,4(3):267-270.

[3]梁丽丽,刘新,马芸.联合应用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3(2):1451-1453+1458.

[4]刘一典,桂徐蔚,景玲杰,等.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30株对氟喹诺酮类及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敏感性的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4(4):1565-1568.

[5]童海娟,程毅,谭川.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3,7(2):48-49.

[6]朱航,雷迅,张帆,等.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2(3):201-208.

[7]詹珍梅,吴庆英.司帕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2):171-173.

[8]杜凤华,陶满意,张雷,等.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抗二线结核药的耐药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4,18(9):1646-1648.

[9]邓震军,李红.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13,26(1):76-79.

[10]潘微.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18(6):3465-3466.

[11]Ahuja SD,王禹毅.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方案与结局:9153例单个病例资料Meta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3,10(3):189-192.

[12]王月梅,霍正娟,梁淑贤,等.广泛耐药肺结核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93-94.

R521

B

1671-8194(2015)19-0114-02

猜你喜欢

耐多药喹诺酮西沙
结核分枝杆菌McSpoligotyping基因分型在宜昌地区耐多药结核病中的应用研究
Ibalizumab治疗耐多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探讨
莫西沙星单用与联合用药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
西沙必利在新型键合手性柱上的拆分及其在血浆中的含量测定
氟喹诺酮类和严重心律失常危险:基于人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