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情护理对急诊患儿诊治时间及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2015-10-24朱燕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7期
关键词:知晓率儿科亲情

朱燕华

(江苏省苏州市市立医院本部儿童急诊科,江苏 苏州 215100)

亲情护理对急诊患儿诊治时间及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朱燕华

(江苏省苏州市市立医院本部儿童急诊科,江苏 苏州 215100)

目的 分析亲情护理对急诊患儿诊治时间及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选取急诊患儿共12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亲情护理,对两组患儿的诊治时间以及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儿就诊停留时间为(9.42±2.4)min,对照组患儿就诊停留时间为(21.2 ±5.3)min;观察组的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6.77%(60/62),对照组的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6.13%(41/62)。两组间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急诊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亲情护理加入其中能够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缩短患儿就诊停留时间,同时提升患儿家长健康知识认知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亲情护理;急诊患儿;健康知识;影响

针对于医院中的儿科来讲,前来就诊的患儿多为独生子女,患病后家长同样会出现焦虑、不安等情况。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目前随着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护理中加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尽可能满足患儿的要求。本次研究将分析亲情护理对急诊患儿诊治时间及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患儿共124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男34例,女28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年龄(2.3±1.2)岁;观察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年龄(3.3±2.1)岁,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儿均符合《防治感冒科研协作座谈会议》中相关标准。两组患儿无论是年龄、性别以及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亲情护理,其护理模式如下:

1.2.1热情接待:急诊门口有专门的导医热情接待患儿,针对于病情危重的患儿则立即送入抢救室,对于需要住院的患儿则专门有护理人员进行全程陪同,留院观察患儿则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送往观察室,同时为患儿以及家属介绍医院的整体情况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1.2.2提供温馨的治疗环境:为吸引患儿注意力,在诊疗区均采用动物图案标牌,在病房中放置患儿喜欢的玩具,同时可在墙上绘制大海、鲜花等图案,减轻患儿恐惧、焦虑等不安情绪,同时对于病情出现好转的患儿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观看动画片或儿童节目,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降低患儿紧张、恐惧的心理。

1.2.3家长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均画淡妆上岗,在护理中用温柔、平和的语气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针对患儿家长心理特点的不同采用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教,消除患儿家长忧虑、不安、焦虑的心理情绪。同时可以为患儿家长发放宣传资料片进行宣教,提升患儿以及家长治疗疾病的信心。

1.2.4为患儿精心护理:根据患儿自身情况,帮助给予辅助检查;在做穿刺工作时做到“一针见血”,减轻患儿痛苦。患儿若是在输液时不配合,则应当主动安抚患儿,以其他输液患儿为榜样建立竞争心理,当患儿家长外出时应当主动照看患儿。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的诊治时间以及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等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儿就诊停留时间为(9.42± 2.4)min,对照组患儿就诊停留时间为(21.2±5.3)min;观察组的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6.77%(60/62),对照组的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6.13%(41/62)。两组间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急诊停留时间、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 论

目前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早已不在是单纯的技术操作,在对患儿护理过程中更加注重患儿的感受。对于医院的儿科来讲由于前来就诊的患儿年龄均相对较小,再加上配合能力较差,这给护理造成了较大的困难[1]。除此之外,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儿流动量较大,因此进一步加大了护理工作量,做好急诊儿科的护理对构建和谐的医患、护患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2]。

本次研究中所对观察组患儿采用的亲情护理将以患儿为中心,体现出人性化护理的理念,使护理人员在对急诊患儿进行护理时尽可能为患儿以及家长提供帮助和关怀,强调对患儿护理工作中做到细心、耐心、关心患儿,同时采用家庭式的就诊环境,尊重、保护患儿,从而提升患儿的依从性,使其配合治疗早日康复[3]。

在本次研究中,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儿就诊停留时间为(9.42±2.4)min,对照组患儿就诊停留时间为(21.2± 5.3)min;观察组的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6.77%(60/62),对照组的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6.13%(41/62)。两组间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说明使用亲情护理模式,将患儿看成亲人对待,并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能够缩短患儿的等待时间,保证就诊及时[4]。同时为患儿提供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可以进一步减轻患儿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心理[5],进一步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同时为患儿家长提供必要的健康知识宣教,提升了家长以及患儿的知情权,提升了患儿以及家长的积极性,保证患儿在治疗期间能够得到最专业的护理以及最优质的护理质量,同时建立心理防御机制,降低了心理压力[6]。这更加易于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沟通,获取患儿病情变化情况,为治疗提供资料。

总而言之,在对急诊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亲情护理加入其中能够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缩短患儿就诊停留时间,同时提升患儿家长健康知识认知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1]袁洪华,张玉姝,冯文兰.对儿科急诊患儿及家属实施亲情护理的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3,16(3):114-115.

[2]郭元.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家长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构建和应用[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2:145-146.

[3]李宗鹏.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123-125.

[4]胡玲.浅谈儿科急诊健康教育的开展[A].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暨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中华护理学会,2010.

[5]杨玉霞,傅丽丽,顾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长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4,9(2):845-846.

[6]王艳.亲情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5(3):1071-1072.

R473.72

B

1671-8194(2015)17-0250-02

猜你喜欢

知晓率儿科亲情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Rapid and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eomycin Residues in Milk*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亲情故事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