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洛酮联合多巴胺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2015-10-24车晓晴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7期
关键词:纳洛酮中重度脑病

车晓晴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漯河市中心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纳洛酮联合多巴胺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车晓晴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漯河市中心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目的 分析纳洛酮联合多巴胺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诊治的108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儿予以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54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纳洛酮联合多巴胺治疗,分析患儿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意识、反射功能及正常肌张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用药后第3、7天的NBS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多巴胺治疗HIE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纳洛酮;多巴胺;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患儿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引起患儿的神经发育出现障碍,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情况可能会留下严重后遗症,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1]。本文主要对本院诊治的108例中重度HIE患儿予以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诊治的108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9∶25,体质量2.5~4.1 kg,平均(3.1±0.3)kg;研究组男女比例26∶28,体质量2.4~4.0 kg,平均(3.2±0.4)kg;HIE分级:重度43例,中度65例。两组患儿在性别、体质量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确诊后予以常规治疗,即对症处理、支持疗法等以维持患儿的心率、血压、血糖及血气等正常,降低颅内压并进行抗感染处理。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纳洛酮联合多巴胺治疗,具体用法如下:静脉滴注0.4~0.6 μg/(kg·d)纳洛酮(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314)+0.4~0.6 μg/(kg·min)多巴胺(陕西京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0258),两组患儿连续予以治疗3~7 d(根据患儿病情决定)。

1.3评价标准:记录两组患儿的恢复时间情况,包括:意识、反射功能及正常肌张力等;对患儿治疗前后的神经评分情况(NBNA)予以分析,评价用药治疗效果[2]。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各种功能恢复时间情况:研究组患儿意识、反射功能及正常肌张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各种功能恢复时间情况[(),d]

表1 两组患儿各种功能恢复时间情况[(),d]

组别 例数 意识 反射功能 正常肌张力对照组 54 9.53±1.73 11.77±2.79 13.57±2.62研究组 54 4.84±0.76 7.34±2.34 8.51±2.27

2.2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的NBSA评分情况:研究组患儿用药后第3、7天的NBS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本研究中针对患儿的临床缺氧情况予以对症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治疗方式中加用纳洛酮与多巴胺联合治疗,改善患儿的神经缺损情况并加强预后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意识恢复时间较短,即新生儿在缺氧及缺血情况多出现昏迷或半昏迷状态,有效的供氧及补血治疗方案可加快患儿的清醒速度。新生儿在出生后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影响其体内血流及颅内血压情况,自我调节能力迅速降低且严重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情况[3-4]。在实际临床中表现为患儿失去部分反射功能,如患儿对外界的感受能力降低不能及时针对刺激做出适当反应,研究组患儿经过药物治疗后恢复情况较为明显。结果提示新生儿的脑部供血及供氧情况均占重要的地位,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可通过血管扩张治疗解决,研究组中使用的阿片类药物药效明确,采用静脉滴注用药方式使药效反应速度较快,直接融合于患儿的机体内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时肌张力属于神经控制的较为明显的功能,新生儿在无法正常与外界沟通状况下可通过其肌张力的测试感受其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且不对患儿产生各种刺激,作为脑部障碍患儿的治疗效果表现明确。纳洛酮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因缺血缺氧情况引起心力衰竭情况,直接表现为患儿的细胞损伤情况改善等,其各组功能恢复较快且较好。

表2 两组患儿用药前后NBSA评分情况[(),分]

表2 两组患儿用药前后NBSA评分情况[(),分]

组别 例数 用药前 第3天 第7天对照组 54 12.23±1.25 15.86±2.14 28.31±3.48研究组 54 12.54±1.23 22.92±3.11 32.43±5.34

本研究中针对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采用NBSA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治疗后神经行为发育情况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儿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表现为临床NBS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主要为多巴胺在治疗过程中有效改善脑部缺血状况,增加患儿体内氧含量的同时改善血流动力情况[5]。由于在研究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通过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有效避免其体内血压波动较大的情况,减少患儿因用药方式不当而引起的各种病情加剧的情况。研究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联合用药方式,增强了两组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有效改善其缺氧情况的同时还能促进患儿的神经发育,避免患儿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下引发的各种昏厥、偏瘫及脑水肿情况出现。临床用药治疗新生儿各种疾病过程中,需严格考虑药物剂量的合理性及用药安全性,本研究中未对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作详细研究并分析,需经过临床针对性的调查并整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纳洛酮联合多巴胺治疗中重度HIE的临床疗效显著,患儿恢复情况较好且神经发育情况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潘乐武.纳洛酮联合多巴胺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4,7(2A):61.

[2]韩志勇.多巴胺联合纳洛酮对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3):1685-1686.

[3]窦毅清.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8):2728.

[4]杨艳红.多巴胺与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2例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2(5):76-77.

[5]张志新.纳洛酮在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7):1120-1121.

R722

B

1671-8194(2015)17-0140-02

猜你喜欢

纳洛酮中重度脑病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PaO2、pH、PaCO2水平的影响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
中药配方颗粒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中重度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