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肠脱垂采用括约肌折叠加肖痔灵注射

2015-10-24郑承核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7期
关键词:消痔肛肠科括约肌

郑承核

(麻城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湖北 麻城 438300)

直肠脱垂采用括约肌折叠加肖痔灵注射

郑承核

(麻城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湖北 麻城 438300)

目的 探讨分析括约肌折叠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直肠脱垂患者68例,按数字排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消痔灵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消痔灵注射+括约肌折叠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7.0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痔灵注射术再配合括约肌折叠术治疗直肠脱垂,疗效最好,损伤最小,操作最为简单,术后恢复最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直肠脱垂;括约肌折叠;消痔灵

直肠脱垂是肛肠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指直肠、肛管及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从而突出于肛门外的病理状态,其又可分为内脱垂和外脱垂两种,多发于儿童和老年患者[1]。一般来说,患直肠脱垂的儿童患者大多数会在5岁前自愈,因而采取非手术治疗为主,但成人和老年患者大多数为完全性直肠脱垂,致使阴部神经损伤较为严重,易产生肛门失禁、溃疡、感染、直肠出血、坏死等症状,因而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文主要通过采用单纯消痔灵注射和消痔灵注射+括约肌折叠术对我院68例直肠脱垂患者进行治疗,进一步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直肠脱垂患者68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2.35± 7.89)岁;病程4~20年,平均病程(10.37±5.25)年。所有患者均通过直肠脱垂诊断标准进行确诊,其中,Ⅰ度直肠脱垂12例,脱出长度1~3 cm;Ⅱ度直肠脱垂30例,脱出长度4~8 cm;Ⅲ度直肠脱垂26例,脱出长度8~15 cm。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消痔灵注射治疗:取患者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按1∶1抽取消痔灵注射液5 mL(5号针头注射器),在喇叭状肛门镜的作用下,取两处作为注射平面,分别是距离肛缘8 cm的镜低松弛黏膜的上方处和距齿线上方的2 cm处,每个平面各选3、7、9、11点为注射点,每个点注射药液3~5 mL,轻度患者注射总量约20~30 mL,重度患者注射总量约为40~60 mL。注射完毕后,对注射部位进行反复按摩,以确保药液分布均匀。术后,采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和紫芨油纱条纳入肛内,肛外则采用塔形纱布压迫、固定,再静脉滴注抗菌止血药物2 d,预防感染、出血[2]。

括约肌折叠术:于患者截石位8点距肛缘1.5 cm处,以放射状做一长约1.5 cm的切口,采用弯钳对皮肤下的外括约肌皮下部及浅部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出的括约肌挑出,以2-0强生吸收线进行缝合。缝合完成后将多余的肌肉剪除,同时将括约肌放回切口,再缝合皮肤。术后,肛内排气管以凡士林纱条包裹,以方便排气及固定,肛外则采用塔形纱布压迫、固定。

1.3疗效标准[3]。痊愈:直肠恢复正常位置,排便或增加腹压时直肠不脱出肛门外,无直肠黏膜脱垂;好转:排便时仍有直肠黏膜脱出,脱垂程度轻,无直肠全层脱垂;无效: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在SPSS17.0上处理。两组之间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用(n)和(%)表示,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7.0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 论

对于现代医学来说,直肠脱垂属于肛肠科一种较为棘手的疾病,特别是长期直肠脱垂的患者,会致使阴部神经严重损伤,从而产生肛门失禁、溃疡、出血、狭窄、坏死等危险[4]。因此,针对直肠脱垂的有关研究一直是肛肠科讨论的热点之一。据有关报道显示[3],治疗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就超过200种,但其结果都无法让人完全满意,并且多种手术因较为复杂、剥离较为广泛、组织损伤较重,从而导致术后并发症、后遗症较多,故而并不提倡。本文主要研究方向是针对因长期反复脱垂,而导致直肠黏膜松弛及肛门因反复扩张而松弛、收缩乏力的患者,其主要方法为消痔灵注射+括约肌折叠术。

消痔灵主要成分是由五倍子(收敛、止血、凝固蛋白)和明矾(收敛、止血、抑菌)组成。所以,消痔灵注射术的优点在于不破坏组织解剖结构、不影响直肠功能的同时,使松弛的直肠黏膜与肌层和直肠与其周围组织达到粘连、固定,还可加强松弛变弱的直肠侧韧带牵拉固定,使其恢复到原位[5]。而括约肌折叠术的优点在于不埋置异物,有效的避免了医务反应及无菌性炎症瘢痕而造成周围组织丧失的弹性[6]。从而阻止了术后肛门狭窄的发生,使肛管的正常生理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括约肌的张力得到有效加强,肛门位置得到适度的前移,盆底对直肠的承托得到增强[7]。

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治愈24例(70.59%),好转9例(26.47%),无效1例(2.94%),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5.29%,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消痔灵注射术再配合括约肌折叠术治疗直肠脱垂,不仅使直肠与直肠侧韧带得到粘连,松弛变弱的直肠侧韧带因纤维化得到加强,直肠得到了牵拉固定,更使括约肌的张力得到增强,肛管的正常生理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并且,此手术损伤最小,操作最为简单,术后恢复最快,是治疗直肠脱垂的最佳术式,老年患者更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冯月宁.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性直肠脱垂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0):103-104.

[2]康逢良,高志成,李林,等.消痔灵注射加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成人直肠脱垂的临床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4):13-14.

[3]叶玲,高献明.直肠黏膜下注射消痔灵联合肛肠内腔治疗仪治疗直肠内脱垂32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3(20):135-137.

[4]韦俊武,余洪艳.消痔灵注射加缝扎和缩窄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4):365-367.

[5]冯俊礼.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重度直肠脱垂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6):3528.

[6]李华山,崔国策,王晓锋.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研究现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23):2480-2485.

[7]Massimiliano M,Llaria G,Alberto A.Comments on Midterm Results After Perineal Stapled Prolapse Resection for External Rectal Prolapse[J].Diseases of the Colon & Rectum,2013,56(8): e365.

R657.1

B

1671-8194(2015)17-0128-02

猜你喜欢

消痔肛肠科括约肌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消痔灵治疗肛肠疾病研究进展
排便的奥秘
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产妇重度混合痔用消痔灵替代PPH行肛垫悬吊固化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继承与创新并重,创建国家一流重点肛肠专科——访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肛肠科主任何永恒教授
外括约肌皮下部离断术治疗肛裂5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