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给药方法下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预防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5-10-24赵雪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7期
关键词:药组米索直肠

赵雪芬

(安徽省六安市妇幼保健所,安徽 六安 237008)

不同给药方法下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预防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赵雪芬

(安徽省六安市妇幼保健所,安徽 六安 237008)

目的 探讨不同给药方法下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预防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住院分娩的产妇93例,随机分为宫内给药组、直肠给药组、口服组,各31例。3组产妇均在胎儿完全娩出后注射催产素20 μg,同时采用三种不同的给药方法给予米索前列醇。宫内给药组:胎盘完全娩出后,干纱布擦净子宫腔,将米索前列醇400 μg放入宫腔内;直肠给药组:将米索前列醇400 μg放置产妇直肠内;口服给药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记录产妇第三产程时间、2 h出血量、24 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三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第三产程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 h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对比,宫内给药组和口服给药组明显优于直肠给药组(P<0.05);三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宫内给药组12.9%,直肠给药组19.4%,口服给药组9.7%。结论 米索前列醇宫内给药能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安全有效,是临床上预防产后出血的最佳途径。

米索前列醇;产后出血;宫内给药;直肠给药;口服给药

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 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为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产科危症之一。产后出血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临床表现出现体现在产道出血急而量多,或者持续性小量出血,重者可发生休克,同时可伴有头晕无力、嗜睡、食欲不振、腹泻、浮肿、乳汁不通、脱发、畏寒等。传统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是采用缩宫素或者麦角新碱促子宫收缩,但是二者应用有很多限制,不是很方便,比如个体差异大,必须注射给药等[1]。我们采用不同给药方法给予产妇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旨在为预防产后出血选择一个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住院分娩的产妇93例,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30.67±7.51)岁,初产妇75例,经产妇18例,胎龄38~42周,随机分为宫内给药组、直肠给药组、口服组,各31例,3组产妇在年龄、胎龄和产次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产妇均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无应用前列腺素禁忌证。

1.2方法:3组产妇均在胎儿完全娩出后注射催产素20 μg,同时采用三种不同的给药方法给予米索前列醇。宫内给药组:胎盘完全娩出后,干纱布擦净子宫腔,将米索前列醇400 μg放入宫腔内;直肠给药组:将米索前列醇400 μg放置产妇直肠内;口服给药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

1.3产后出血量收集及测量[2]:胎儿娩出、羊水流完后在产妇臀下放置无菌接血器,将收集的血液用量杯进行测量。接产结束后,撤出接血器,同时在臀下放置已经称重的产妇专用卫生巾、卫生垫,收集产后2 h内所有卫生巾和卫生垫,称重,按照每毫升血液重1.05 g计算血液体积,二者相加即为2 h的出血量;同样的方法测量2~24 h内的出血量,二者相加即为24 h内的出血量。

1.4出血量评定标准:产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

1.5观察指标:记录产妇第三产程时间、2 h出血量、24 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肠胀气、腹痛、腹泻,头痛、头晕、皮肤瘙痒等。

1.6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产后出血发生率:三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宫内给药组和口服给药组的发生率相对要低一些。结果见表1。

表1 三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n(%)]

2.2第三产程时间及出血量:三组第三产程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 h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对比,宫内给药组和口服给药组明显优于直肠给药组(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三组第三产程时间及出血量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宫内给药组发生1例呕吐,1例恶心,1例腹泻,1例寒颤,共发生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直肠给药组发生2例呕吐,2例恶心,1例腹泻,1例寒颤,共发生不良反应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口服给药组发生1例呕吐,1例恶心,1例腹泻,0例寒颤,共发生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所有不良反应均为一过性,而且症状比较轻微,无需处理可自行缓解。

3 讨 论

产后出血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也是我国目前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孕产妇约8%的死亡是由产后出血引起的,这已经成为多年不变的问题,尽管我国个别地区孕产妇死亡原因产后出血不是首要原因,但是90%以上的地区仍为首位,某些城市甚至10年不变[3]。与引道自然分娩对比,剖宫产造成的创口大,出血量也比引道自然分娩的产妇多,控制产后出血也是提高剖宫产手术安全性的必要环节。产后出血一般发生在分娩后24 h内,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在产后2 h内,赵相娟等[4]通过研究发现,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因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占总数90%以上,多种原因可导致宫缩乏力,从而引起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如血小板减小;胎盘因素在产后出血较为常见;另外、产次、年龄、胎盘滞留、引道宫颈裂伤等也是产后出血的重要的风险因素,无职业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比较高,可能与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有关,还有一些精神因素也可能影响产后出血,焦虑和抑郁状态也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产后出血的传统处置是使用缩宫素和麦角新碱联合应用,但是有研究表面,人体子宫缩宫素受体的原因导致缩宫素只能刺激子宫上段收缩,并且缩宫素使用剂量过大会导致抗利尿作用,如果输液过快或过多,也可出现水潴留和低血钠体征。

米索前列醇为PGE1的衍生物,口服后能转化为有活性的米索前列醇酸,引起全子宫有力收缩。口服米索前列醇吸收迅速,1.5 h吸收完全;服药后2 min内即可在血循环中检出,达峰值时间为15 min,半衰期为36~40 min,米索前列醇不需要冷藏,费用低廉[5]。米索前列醇在国内已广泛用于配伍米非司酮抗早孕、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等。它特异作用于宫颈和子宫,可使宫颈结缔组织释放多种蛋白酶,导致胶原纤维降解,从而软化宫颈。另外,它还可以兴奋子宫平滑肌,促进子宫收缩,具有兴奋子宫肌肉和扩张宫颈的作用,可对抗麻醉所致的子宫过度松软,还可以促进宫颈扩张、松弛,从而减少出血量,是目前已知子宫收缩药物中效果最强的药物[6]。

我们采用不同给药方法给予产妇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旨在为预防产后出血选择一个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法。本组数据显示,三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第三产程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h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对比,宫内给药组和口服给药组明显优于直肠给药组(P<0.05);三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宫内给药组12.9%,直肠给药组19.4%,口服给药组9.7%。这一结果表明,米索前列醇宫内给药能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安全有效,是临床上预防产后出血的最佳途径。

[1]王亚琴.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预防产后出血96例分析[J].临床医学,2011,31(10): 83-84.

[2]郭彩虹.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预防产后出血140例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 102-103.

[3]李力,易萍.产后出血及其临床救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2): 99-102.

[4]赵相娟,张梅娜,张涛,等.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2): 108-111.

[5]张力,刘兴会.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评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2): 98-102.

[6]李琼.米索前列醇3种给药途径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前扩张宫颈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房,2014,25(12): 1089-1091.

R714.46+1

B

1671-8194(2015)17-0111-02

猜你喜欢

药组米索直肠
盐酸羟考酮在大鼠胃癌根治术中的超前镇痛效果评价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牛肝菌多糖对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炎症反应的影响*
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用于流产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利凡诺终止14-20周妊娠疗效观察
试论麻黄、石膏核心药组在方剂配伍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