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浅探
2015-10-22孟继贤
孟继贤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117-02
法国政治家埃德加·富尔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远比教给学生知识更有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授给学生科学的、富有成效的学习方法,是教育工作者的不二法门,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文本
阅读方法是学生走进文本世界的必要条件。阅读不是学生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个性化行为,而是教师“在场”,有教师指导的科学严谨的感知探究活动。
首先,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预习是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有充足的预习时间,并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预习方法。课前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同时,教师要进行预习检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老师伴我成长”这一课前,笔者先让学生采访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说这位老师的才能、品德,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学生当然乐于去预习。只有先让学生钻研课文,熟悉课文,教师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学生学得也轻松,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其次,指导学生带着疑问阅读。即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迷惑之处用点、线及三角等符号标出,小到基本观点、基本理念,大至知识结构。然后,通过小组探讨、教师点拨的方式共同解决疑问。质疑性阅读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关键是释疑,它直接决定着质疑性阅读的效果。为此,教师要科学引导,适时点拨,在学生被问题逼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教学“党的基本路线”这一知识时,可让学生提出疑问: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答案。再如教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通过阅读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特征是什么?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三,引导学生掌握比较性阅读的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到思想品德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思维方式,将文字材料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中找出信息的异同点,有利于学生对问题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从而使他们更具思维深度、更富有创造力。比如,在教学“我们的共同理想”这一节知识时,有两个概念: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笔者要求学生首先进行比较阅读,比较这两个概念的异同,学生通过比较,加深了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二、指导学生学会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同样重要,二者不可偏废。可是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师口若悬河、自导自演,学生是“忠实的观众”,没有发言的机会、讨论的余地,其活力被人为地扼杀,其思维被无情地禁锢,犹如寒冬里的种子,缺乏生根发芽的环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这说明没有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例如,在教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问学生:“大家能否把本节课的内容用小品的形式表现出来?”“你能给大家朗诵一首爱国的诗词吗?”“你能给大家讲述一个有关爱国的故事吗?”“你愿意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长吗?”教师要尊重学生选择的权利,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对话,从而给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学海无涯苦作舟”变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们要把“问题”置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唤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置身于教师为其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时,思维的闸门也会随之打开。
其次,适时评价反思,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构建的”,学习思想品德既不能死记硬背,也不能完全模仿,应对已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整合、重组和构建,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即自我反思。教师要指导学生适时地进行评价反思,使其体会到学习目的、学习任务、学习能力等学习变量的变化情况;体会到有哪些较优的学习方法;体会到如何面对失败,倘若失败应如何予以补救等。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把课堂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课,播放《我相信》等歌曲,营造一种挑战自我的气氛,然后给学生出一些带有思想品德观点的题目,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回答,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价,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改进自己的思考方式,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三、指导学生学会发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传统的课堂教学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问轻学生的答。新课改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好问是知识的窗户、创新的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和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礼仪展风采”时,将本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组上台表演一个与中学生礼仪有关的节目,让其他同学判断小品中哪些角色符合礼仪的基本要求,哪些角色不符合礼仪的基本要求,并说明理由。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时,我又因势利导,开展了“竞选本班礼仪形象大使”活动,使学生加深了对本节课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好问的良好习惯。疑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问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优质品质。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问”的求知欲。许多学生存在胆怯心理,不愿问、不敢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和把握学生产生的疑惑,及时鼓励他们大胆主动地质疑,并组织学生研讨这些问题,且对敢于质疑的学生给予应有的肯定。例如,在教学“挫折面前也从容”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将整节课的知识梳理成问题。学生读完课文后踊跃发言,结合自身提出了很多问题:“如何面对挫折?”“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挫折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是什么?”等等。最后笔者把本课重点问题归纳为:“挫折有什么作用?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有那些?”这种教学策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总而言之,教材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资料,老师应创设个性化的阅读平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去体验、想象、创造,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