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主体 组织有效课堂
2015-10-22王宏斌
王宏斌
【关键词】有效课堂 学生主体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32-01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新知建构的基础是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和已有认知。有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主体入手,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
一、紧扣学生经验,寻找教学起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能够积极投入课堂进行有效的探究;要从学生入手,紧扣已有经验和已有认知,从中寻找有效的连接点,使新知和旧知建立有机联系,并由此展开教学。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意义》这一内容,根据教材编排,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和人民币单位的换算,学习了分数与小数的初步认识,这是学习《小数的意义》的基础和起点。为此,笔者从人民币单位换算和长度单位换算的经验入手,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信息开始展开探究:(1)一个小朋友的一拃大约是0.1米;(2)婴儿出生时大约长0.56米;(3)一枚硬币的厚度大约为0.001米;(4)书本的厚度大约为0.004米,请你用米尺量出以上长度。在操作前,笔者将米尺分为两面,分别将一米分成了100份和1000份,然后让学生测量。学生测量后,从米尺中找到相应的长度,经过操作对0.1米、0.56米、0.001米、0.004米有了直观感知。此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你怎么理解这些小数?学生认为,1分米换算为米的单位,就等于0.1米,56厘米换算为米的单位,就等于0.56米;1毫米换算为米的单位等于0.001米;4毫米换算为米的单位等于0.004米。此时,笔者继续引导学生探究:如果用分数怎么表示1分米、4毫米、56厘米?学生根据十进制分数的单位换算,认为0.1米可以表示为米,0.56米可以表示为米,4毫米可以表示为米。此时笔者追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可以将1分米写成分数为米,也可以写成小数为0.1米,也就是说,1分米=米=0.1米。至此,学生理解了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
二、聆听学生所想,联结知识网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之间构成一个系统的网络,教师要基于知识的本质,善加引导,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入手,聆听学生的所思所想,带领学生突破知识难点,联结知识网络。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和圆锥》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有一个圆柱形的容器,知道它的侧面积是56.52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3分米,求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考查这道题的关键点是要求出圆柱体的高,然后根据圆柱体体积公式进行计算。但在解答时,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不必求出高就可直接解答。这出乎了笔者的意料,为此笔者先让该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后以此展开探究。学生认为,根据圆柱体面积的推导,圆柱体能够被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笔者问:怎么推导的呢?学生认为将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份,沿着高切开。此时笔者追问:这个长方体和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学生指出,长方体的体积就等于圆柱体的体积。由此学生认为,只要求出长方体的体积就能够得到圆柱体的体积。那么长方体的底面是多少?高是多少?学生发现,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的一半,就是长方体的底面,高就是底面的半径,由此列式为56.52÷2×3=84.78(立方分米)。
三、设计有效活动,经历思考过程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要让学生经历整个探究过程,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数学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教材,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事先准备了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四种小棒,长度分别为10cm、6cm、4cm、5cm,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选取3根小棒,是否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这个探究活动立刻让学生有了新发现:黄色、蓝色和红色无法拼成一个三角形,绿色、蓝色和红色也无法拼成一个三角形。但红色、黄色、绿色这三根小棒却可以拼成,还有黄色、绿色、蓝色也可以。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由此展开探究,发现像红色、黄色、绿色(即10cm、6cm、4cm)黄色、绿色、蓝色(即6cm、4cm、5cm),这里的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此时,有学生提出疑问:既然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黄色、蓝色和红色(即10cm、4cm、5cm)也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10+4>5),为什么就不能围成三角形呢?由此引导学生进入教学难点的探究,最后学生发现这里的“两边之和”可以优化为两条最短边之和。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