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弃实就虚”的奥秘
2016-05-28张鸣
张鸣
【摘要】当今一些官员之所以会“弃实就虚”,一是因为实职官员的为官环境发生了变化,做官的风险比以前大多了;二是因为实职官员权大责任也大,当官是越来越难了,越是基层越难干;三是实职官员是反腐的重点,上下左右都盯得很紧,压力山大。
【关键词】反腐 基层 责任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眼下在官场出现了一种现象,个别实权官儿要求改为不负什么责任的虚职。此前,官场虚职是没有人想做的,除非不得已,实在升不上去,要个级别;或者年龄到了退居二线,挂个虚衔以示安慰。人们争的都是实职。做官要有职有权才叫个官儿,自古以来均是如此。哪怕官阶小一点,也要是实职,否则没人看得起。
当然,追求实职的,不乏想有点作为之人,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或多或少都掺杂了一些其他想法。实职官员因为有权,别人求得着,自然高看一眼,自己办事方便,在人前也显得神气荣耀。古代受处分官员即使不被撤职的话,这个官职上的实权也每每会被拿走。比如苏东坡乌台诗案之后,授黄州团练副使,但注明“不签公事”,等于闲职,因此收入大减,不得不种菜、酿酒,养活家小。后来因为名气大,人家来求字的多,靠卖字才解决了收入问题。这个道理是古今通例,为何当今的官员会“弃实就虚”呢?这样的反常现象实则另有原因。
原因之一,是由于实职官员的为官环境发生了变化,做官的风险比以前大多了。跟从前一样,权力大的职位依旧为人艳羡,但同时招人嫉妒也多。坚持原则有人恨,不坚持原则违规为人办事却办不成,或者有给办有不给办的时候,也招人恨。各方面原因都导致这样的官员容易被人举报。当今之世,要说实权官员一点毛病都找不出来,实在是凤毛麟角,所以,官员天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神经受不了,不如退下来找个闲职。
原因之二,实职官员权大责任也大。对于县以下的基层官员来说,现在的趋势是责任大、负担重,权力反倒被上缴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的线都得捅到这一根针里去,还往往都是一票否决。所有任务都要你完成,但你手里又没有什么牌。不用非常手段吧,完不成任务,动辄获咎;用非常手段吧,弄不好被捅出去,别说乌纱帽不保,甚至可能身陷囹圄。也就是说,单就职务而言,当官是越来越难了,越是基层越难干。因此,有的官员才会求个闲职,提前养老。
原因之三,实职官员是反腐的重点。上下左右都盯得很紧,压力山大。在反腐风暴之下,从上面压下来的压力,比平日不知道大了多少倍。实职官员是众矢之的,一旦被查,很可能就会有事。面对如此高的落马风险,还是及早躲避的好。
所有问题的根子在于我们现在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实现以法治官。在官僚体系中,虽有行政法规,但官员的行为却还没有完全纳入到法治化的轨道。反腐反得很凶,也的确该反,但反腐在经过了最初的冲击之后,应该被纳入法治的轨道,依法反腐。因为官员的腐败行为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治理这种违法行为不能总是依靠非常手段。
现在政府介入市场经济太多,本身就存在太多的灰色领域。应该及时清理这些灰色领域,该退出就退出,该规范就规范。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想贪腐,不少官员来源不明的财产很多来自灰色领域。要想让官员不犯错误,先得给他们划出界限来,让那些不想贪腐的人可以有规避的可能。在反腐过程中,应提倡民众监督,鼓励媒体监督,让政务逐步走向公开化、透明化。从本质上讲,官员的“弃实就虚”跟前一段盛传的官员“懒政”“怠政”性质相差不大。追究责任或者原因,不能把板子都打在官员的屁股上。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
责编/刘瑞一 美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