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归思想:赋予数学自然生长的力量
2015-10-21仇晓芳
仇晓芳
[摘 要]化归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计算让学生体验化归思想,可以在操作中让学生探索化归思想,可以在解题中让学生感悟化归思想,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思想 计算 操作 解题 化归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0-028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和内容本质的认识,其中的化归思想是数学家们十分重视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把题目变形,转化为更简单的问题或是已经解决过的问题,即化未知为已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直至最终解决问题。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渗透化归思想,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呢?
一、在计算中体验化归思想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相信每一位数学教师都会不遗余力地去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有些题目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因为其中蕴含着许多可以探求的规律,只要教会学生掌握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他们的计算不仅更加精确,而且会更加快速。
例如,教学12×42+58×12的计算时,若直接用乘法分配律是可以进行简便计算的,但是有些学生反应慢,他们很难理解。为了兼顾全体学生,我通过化归思想给他们进行讲解,先让他们找到相同的数12,12就是需要化归的对象,再启发他们联想到冰淇淋,以冰淇淋代替12,冰淇淋只是实施化归的途径,于是12×42+58×12就转化成求42个冰淇淋与58个冰淇淋之和的问题,而这个就是我们最终需要化归的目标,即12×42+58×12=12×(42+58)=12×100=1200,这样就把问题轻松地解决了。这样教学,学生既能容易理解,又能牢牢记住化归思想。
二、在操作中探索化归思想
学数学不仅要动脑,而且要动手,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操作,才能理解得更加透彻。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定义和概念需要学生去记忆,但枯燥的死记硬背会让他们觉得厌烦,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他们的兴趣立刻就会被激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引导他们在操作中探寻化归思想,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在纸上随意地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让他们用量角器去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并做好记录。但是,由于学生测量时出现了些许误差,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并不是180度,而是178度或183度。这时,有些学生傻眼了,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测量竟然与书上的结论不一样。于是,我对学生说:“你们不要着急,如果测量不准,你们是否可以换种方式去证明呢?”学生茫然地看着我,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做。我接着说:“好好想一想,你们肯定会有办法的!”一个男生怯怯地站起来说:“老师,我可以把三角形的每一个角都剪下来吗?”我点头说:“可以啊,或许你会找到正确的答案哦!”学生听后纷纷开始动手剪、折,当他们把三个角拼在一起凑成一个平角时,他们知道自己的推断终于被证明是正确的了,喜悦的笑容洋溢在脸上,每个学生都特别的开心。
三、在解题中感悟化归思想
到了高年级,学生对化归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些了解只停留在某一个记忆夹层里,他们并没有深刻地领悟。若想把化归思想内化为一种能力,还需要用大量的题目来巩固。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时渗透化归思想,让学生在解题中感悟化归思想。
例如,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小猴妈妈准备请客,但家里的桌子、椅子不够用,它去买了3张桌子和5把椅子,花了164.9元。但是可爱的熊老板给猴妈妈出了道难题,他说:‘1张桌子和2把椅子是60.2元,你算算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需要多少钱?如果你算出来,我就送给你。你们能帮猴妈妈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听后立刻思考起来,很快便利用化归思想解决了问题并得出答案:“‘1张桌子和2把椅子是60.2元为化归的对象,把‘1张桌子和2把椅子作为1份数是实施化归的途径,‘3张桌子和6把椅子的价格为(60.2×3)元是化归的目标,与‘3张桌子和5把椅子的价格为164.9元进行比较,相差数为1把椅子的价格,从而得出1把椅子的价格为(60.2×3-164.9)元。”……这样教学,虽然讲解起来有些复杂,但学生的思路不乱,他们一听就能理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且《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运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而化归思想是数学思想方法中的一种,是数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数学知识为载体,重视化归思想的渗透,并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引导他们深刻领悟化归思想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