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杂质谱及生产工艺的探究

2015-10-21邵丽丽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相关性研究生产工艺

邵丽丽

【摘要】目的:在研究的过程中对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杂质谱和不同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和对比。方法:采用不同的检测氨苄西林钠相关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检测,同时还要严格的进行破坏性试验,同时还要对各种杂质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辨别。按照190批次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的各种检验结果为主要的依据,对不同的生产工艺所生产出来的药品进行检验,从而能够更好的了解产品当中杂质的具体成分和含量。结果:溶媒结晶样品中的杂质含量是最少的,同时在杂质的数量上也要明显少于其他样品,在所有的樣品中,杂质含量最多的就是喷雾干燥样品。结论:样品当中的杂质含量和原料具体的生产方法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所有的影响因素当中,产品的生产工艺是影响其杂质数量和种类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杂质谱;生产工艺;相关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92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53-020

氨苄西林钠是率先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光谱半合成青霉素药品,这种药物对很多细菌的抑制作用机理和青霉素是非常类似的,这种药物可以治疗因为细菌导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当前,生产氨苄西林钠的工艺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溶媒结晶法,一种冷冻干燥法,最后一种方法是喷雾干燥法,相关的研究表明溶媒结晶方法在氨苄西林钠生产中的优势更强,本文主要对氨苄西林钠生产的相关工艺进行研究。

1、仪器与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LC-10ADvp泵,SPD-10A紫外检测器,SIL-10AXL型自动进样器,色谱工作站。电子天平。三重四极杆质谱仪,配备电喷雾电离源(ESI)以及数据处理系统。

氨苄西林对照品(批号130410-200706,含量85.7%)、氨苄西林系统适用性对照品(批号130618-201001)和苯甘氨酸对照品(批号130415-200904)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190批次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其中溶媒结晶样品46批次,冷冻干燥样品84批次,喷雾干燥样品60批次)均为2014年国家药品评价抽验样品,分别由国内15家企业生产。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实验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氨苄西林钠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对190批次样品的有关物质进行测定,利用氨苄西林系统适用性对照品、苯甘氨酸对照品定位杂质峰,利用质谱技术推断未知杂质,并归纳总结得到杂质谱;比对不同工艺样品中杂质的个数及含量;同时经酸、碱、光、氧化、高温破坏试验对各杂质溯源。

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C18柱(自装,日本产富士填料);流动相A为12%醋酸溶液-0.2mol检出的杂质与氨苄西林系统适用性对照品色谱图比对,结构已知的杂质有氨苄西林噻唑酸(杂质5)、二酮哌嗪-2(R)氨苄西林(杂质7)、氨苄西林开环二聚体(杂质8)、氨苄西林闭环二聚体(杂质10)和氨苄西林开环三聚体(杂质13);通过与苯甘氨酸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UV光谱特性的比较,证明喷雾干燥产品中独有的2号杂质为苯甘氨酸;但样品中的另一较大杂质(杂质12)并非系统适用性对照品中标注的已知杂质。鉴于其极性较小、保留时间大于二聚物等特征,初步推断为氨苄西林三聚物。收集该色谱峰的流出液、经固相萃取小柱浓缩洗脱后注入质谱仪进行确证,可见[M+H]+为1048的分子离子峰及[M+H]+为350的碎片离子峰。1048为闭环三聚体的分子离子峰,350为氨苄西林的分子离子峰,一分子闭环三聚体由一分子氨苄西林和两分子氨苄西林噻唑酸组成,根据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质谱裂解规律,可以确证该色谱峰为氨苄西林闭环三聚体峰。

对3种不同工艺样品中的各杂质的含量进行比较,发现批号相近的溶媒结晶样品中的杂质量远小于其他2种工艺样品;不同工艺样品中最大杂质均为10号氨苄西林闭环二聚体,冷冻干燥样品的闭环二聚体最大;国产氨苄西林钠中的其他较大杂质还有氨苄西林噻唑酸、二酮哌嗪氨苄西林、闭环三聚体等。通过对酸、碱、光、氧化和热加速试验样品及放置24h的溶液的检测表明,氨苄西林钠中14个杂质中的10个可在不同的条件下降解产生:1、3、6和11号杂质在各种加速实验条件下均无明显变化,推测为工艺杂质;2、4、5、7、8、9、10、12、13和14号杂质为降解杂质。

3、实验结果

将190批次样品中的氨苄西林二聚物(闭环二聚体)、其他单个最大杂质(除闭环二聚体外)、其他总杂质(除闭环二聚体外)的检验结果和生产企业提供的原料药生产工艺等通过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原料药生产工艺与样品中的氨苄西林二聚物、其他单个最大杂质、其他总杂质等均显著相关(P<0.01),说明原料药生产工艺是影响产品杂质的重要因素。

4、讨论

相关研究人员对杂质谱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之后发现,在三个样品当中,喷雾干燥样品中的杂质含量是最高的,同时杂质的种类也是最多的,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氨苄西林生产的过程中,氨苄西林在碱性较强的环境下发生了化学变化,而在冷冻干燥样品当中,闭环二聚体的数量是最多的,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氨苄西林在实验中冷冻的时间过长,这样也就会使得氨苄西林在碱性水溶液中会出现聚合反应,溶媒结晶的样品当中,杂质的含量和其他样品相比是最少的,杂质的种类相对也比较少,而且在结晶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已经出现的杂质顺利的清除,所以综合各项因素来看,溶媒结晶样品的质量要明显好于其他的样品质量。

在经过了加速试验和杂质结构分析之后,研究人员发现氨苄西林在碱性条件下聚合的效果更佳,所以样品中最大含量也最多的杂质就是闭环二聚体,想要完成开环水解就必须要加入氨苄西林噻唑酸,这种物质在水分条件下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同时也能加速其生成,所以它也是杂质中数量最多的一种,除此之外,样品中二聚物含量要比三聚物的含量高很多,这种现象也充分的证明聚合物的形成也是分级别的。

当前,生产氨苄西林药物的方法和工艺越来越多,而不同的生产工艺也会使得药品本身的质量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综合各项因素考虑,在企业生产药物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溶媒结晶方法,这样不仅能降低生产的成本,同时也能提高药品自身的质量和有效性。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的内部分布是比较有规律的,细菌性脑膜炎的患者如果按照用药的规定注射此药,前三天脑脊液的浓度就会有明显的降低,而正常情况下,人的脑脊液当中只含有少量的氨苄西林钠,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可以在胎盘的保护作用下到达羊水。如果肺部感染的病人肺部分泌液的浓度应该达到同期血糖水平的2%,所以在很多病症中都可以使用氨苄西林钠,同时还能够体现出非常好的效果,对肾功能或者是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效果更加的明显。

氨苄西林钠溶液浓度愈高,稳定性愈差。在5℃时1%氨苄西林钠溶液能保持其生物效价7天,但5%的溶液则为24小时。浓度为30mg/ml的氨苄西林钠静脉滴注液在室温放置2~8小时仍能至少保持其90%的效价,放置冰箱内则可保持其90%的效价至72小时。稳定性可因葡萄糖、果糖和乳酸的存在而降低,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供肌内注射可分别溶解125mg、500mg和1g氨苄西林钠地0.9~1.2ml、1.2~1.8ml和2.4~7.4ml灭菌注射用水中。氨苄西林钠静脉滴注液的浓度不宜超过30mg/ml。

注射用氨苄西林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杂质,这也会使得药品的质量受到不利的影响,而当前我国药品生产的工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种类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选择最好的工艺来组织生产,这样才能保证生产质量。

参考文献

[1]薛晶,尹利辉,邹文博,张伟清,胡昌勤.生产工艺对氨苄西林钠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11(23)

[2]李秋元,陈建军,王艳,肖志刚,郭洪茹,顾桂秋.结晶法氨苄西林钠工艺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01)

[3]牛长群,祝仕清.氨苄西林、阿莫西林中相关物质的LC-MS分析[J].药学学报.2001(10)

猜你喜欢

相关性研究生产工艺
冷拔精密无缝钢管生产工艺控制要点
浅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雇主品牌与毕业生求职意愿的相关性研究
工业氧化钼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分析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
S100B水平与心功能及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后低体温与临床不良事件相关性研究
基于超声波压接技术在汽车线束生产工艺中的研究
实时荧光PCR检测HMGN5基因mRNA在肺癌组织中水平及临床价值
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的关系及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