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胎儿早孕期静脉导管血流频谱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研究

2015-10-21赖胜坤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超声胎儿

赖胜坤等

【摘要】目的 研究早孕期静脉导管(DV)血流检测与染色体异常的相關性,系统评估早孕期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对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00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在孕11~13+6胎儿行胎儿超声系统筛查,均接受颈项透明层厚度测量,并进行静脉导管血流频谱检测,探究早孕期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预测价值。结果 200例孕妇中成功测得静脉导管频谱186例,血流参数平均流速D为(37.65±7.56)cm/s,S为(45.63±7.34)cm/s,A为(12.41±4.86)cm/s;PI为(1.46±0.59),RI为(0.82±0.34),S/A为(4.78±1.89)。3例静脉导管A波倒置,7例A波生理性反向或消失,5例NT增厚;2例羊膜腔穿刺染色体异常,联合应用NT增厚与静脉导管A波倒置预测胎儿异常特异度(100.00 vs 98.74)高于单纯NT增厚(P<0.05)。结论 早孕期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对胎儿染色体异常具有十分重要的预测价值,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静脉导管;胎儿;超声;染色体异常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002-01

中山市(区科技局)立项,项目编号 J2011101

近年来,据有关研究表明,胎儿早孕期静脉导管血流异常与染色体异常具有密切关联,而静脉导管血流频谱预测染色体异常的能力较为独特,对检出染色体异常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1]。为了深入探究早孕期静脉导管血流检测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200例就诊的单胎孕妇进行系统研究,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00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在(27.16±2.37)岁之间。均测量颈项透明厚度(NT)及胎儿静脉导管流速,所有静脉导管频谱异常胎儿均接受羊膜腔穿刺检测,并行胎儿心脏形态学筛查,于20~24周接受胎儿超声系统筛查。

1.2 纳入标准

①所有筛查胎儿顶臀径均处在4.50~8.40cm之间;②临床资料齐全,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双胎;②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的胎儿;③于妊娠中显现宫内发育迟缓、早产、流产或胎死宫内的胎儿。

1.4 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生产单位:美国GE公司;型号:VOLSON730型;探头频率:4~8MHz),择取胎儿仰卧位,取正中矢状切面,行NT厚度测量,并测量胎儿头臀长(CRL),以NT为2.5mm及其以上为NT增厚指标。于正中矢状切面前提下,将探头朝右方位偏,胎儿脐静脉与下腔静脉连接血流明亮处即属于静脉导管,采用脉冲多普勒对其频谱进行测量,并取样容积(1~2mm),确保血流方向与声束夹角在60度以下。静脉导管血流参数包括S(心室收缩期峰值流速)、D(心室舒张期峰值流速、A(心房收缩期流速)。每次静脉导管频谱取3次平均值,一旦出现静脉导管血流异常者,或者出现体位不配合者,需间隔10min左右予以再次取样。若仍出现异常,则2周后予以再次复查,每例胎儿检查时间<3min。

1.5 观察指标

观察胎儿异常情况及静脉导管血流参数变化状况,包括S、D、A及搏动指数(PI)、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心室收缩期峰值流速与心房收缩期最低流速比(S/A)。

1.6 统计学方法

对以上数据采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V19.0开展系统性分析,对计数资料行X2检验,并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予以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胎儿异常情况及静脉导管血流参数变化状况分析

200例孕妇中186例静脉导管频谱测量成功,显示率达93.00%,3例胎儿静脉导管A波倒置,7例A波生理性反向或消失,其中孕周<12周为2例((图1~2);5例NT增厚(图3);2例羊膜腔穿刺染色体异常,其中1例21-三体,1例18-三体;4例超声筛查发现胎儿异常。血流参数平均流速S为(45.63±7.34)cm/s,,D为(37.65±7.56)cm/s,A为(12.41±4.86)cm/s;RI为(0.82±0.34),PI为(1.46±0.59),S/A为(4.78±1.89)。

2.2 静脉导管A波倒置与NT增厚预测胎儿异常分析

单纯NT增厚与单纯静脉导管A波倒置预测胎儿异常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应用NT增厚与静脉导管A波倒置预测胎儿异常特异度高于单纯NT增厚(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研究表明,伴随着超声多普勒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对胎儿血流动力学研究的逐渐深入,评估胎儿静脉系统的血流变化已成为了宫内胎儿情况判别的新型手段[2]。近年来,研究证实,早孕期静脉导管血流异常与染色体异常具有密切相关性,尤其是基于NT正常状况下,导管血流频谱预测染色体异常能力具有可行性。静脉导管属于连接下腔静脉与脐静脉的血管,起于脐-门静脉窦,止于下腔静脉,最后汇入右心房处,其血流速度反应右房与脐静脉的压力差,一般正常胎儿的静脉导管多普勒频谱往往呈现三相波形,于全心动周期呈向心性。而一旦胎儿出现心脏畸形或其他病变,波及心脏血流动力学出现改变时,易增加右心负荷,降低静脉导管频谱流速,增加阻力指数,引起A波倒置(或消失)等异常情况[3]。此外,研究表明,静脉导管与下腔静脉、肝静脉临近,易遭受周围血管的异常干扰,显现反向波,择取胎儿静止仰卧位,对取样位置进行调整,行多次测量可降低假阳性反向波出现率[4]。另外,部分胎儿易显现生理性A波反向,多因胎儿心脏发育尚完善所致,而生理性A波反向时间较短,于心房收缩期起始段易发。

本文研究发现,静脉导管频谱A波倒置異常胎儿多为染色体异常、心脏畸形及胎儿水肿。胎儿心脏房室间隔往往于10周左右完全形成,但早孕期胎儿心脏相对较小,故超声难以显示解剖学结构。研究显示,胎儿静脉导管频谱异常关键在于肺动脉狭窄,肺动脉狭窄胎儿往往伴有右心室压力急剧升高情况,一旦右心房收缩时压力不能传导至右心室,易反向传至静脉导管,诱导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呈A波倒置[5]。本研究发现,心脏畸形胎儿均存在肺动脉闭锁或狭窄情况,11~13周观察到胎儿静脉导管频谱出现异常,于20周后开展胎儿心脏形态学筛查,提示胎儿心脏畸形,故引产终止妊娠。

有学者曾研究发现1例致死性骨发育不全胎儿的静脉导管呈现A波反向血流及NT增厚情况,表明胎儿静脉导管血流波形在致死性发育不全诊断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意义[6]。研究证实,孕早期胎儿静脉导管A波异常行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敏感度达80.00%,而联合NT增厚筛查21-三体阳性率可达94.00%左右[7]。于本研究中,联合应用NT增厚筛查与静脉导管A波异常诊断胎儿异常特异度达100%,多与异常胎儿样本量少相关。染色体异常胎儿往往存在心肌发育迟缓、心房收缩期代偿性收缩亢进及心室顺应性下降情况,易增大静脉导管血流阻力,呈现A波倒置。由此可见,染色体异常胎儿往往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本文研究发现3例胎儿静脉导管A波倒置,其中2例染色体异常,提示静脉导管血流频谱检测对预测胎儿宫内状况与评估高危胎儿围产期结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故一旦导管频谱呈现异常需强化胎儿监护。而早孕期异常的静脉导管血流易增加21-三体及其他染色体异常风险,故需强化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8]。

综上所述,早孕期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对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洁,柴义青,张坦,等.早孕期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及静脉导管波形与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关系[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12):897-898.

[2]黄政文,彭软.早孕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2012,23(11):94-96.

[3]裴秋艳,张晓红,李建国,等.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及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在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的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1,27(2):169-172.

[4]葛群,张伟娟,李东至,等.超声检测水肿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的变化[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9):1895-1898.

[5]吴娟,栗河舟,王铭,等.多普勒超声监测心律失常胎儿脐动脉、静脉导管血流频谱的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4,23(10):861-864.

[6]赵雪婷,漆洪波.11~13+6孕周正常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参数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6):604-607.

[7]孟小军,肖鸽飞,谢文杰,等.胎儿静脉导管及颈项透明层厚度的超声检测在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的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3):174-176.

[8]张静,周启昌,章鸣,等.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心室发育不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21(4):296-299.

猜你喜欢

超声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胎儿偏小几周正常吗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预测胎儿缺陷的新方法
预测胎儿缺陷的新方法
娘胎里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