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归何处
2015-10-21李焕臣
李焕臣
摘要:本文以几个著名的贵州传统土陶为例,从内部机制、外部环境简单分析贵州土陶由繁荣到迅速衰落的原因,对如何建立“活性”的保护机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贵州土陶;传承;发展
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加强了早期人类定居的稳定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贵州几个著名的土陶随着六百年的发展,到如今大部分的陶器生产都面临同全国其他各地陶器生产地一个相同的问题,这种转型已经不是一个国家和政府的单纯政策性的保护所能及的了,而是应该考虑如何建立一个“活性”的保护机制和生产环境。
一、贵州土陶的历史探源
(一)土陶的考古发现
我国的陶制品的产生与发展历史颇为久远,依据考古发现,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通过最近几年的考古发掘,在贵州已经发现的最早的陶窑古遗址是普安县青山战国古窑遗址,这对研究贵州的制陶历史直接提供了实物证据。
2004年开始的对中水占文化遗址进行太规模考古发掘,是贵州首次发现商周时期山顶祭祀遗址,发掘出土大量遗存物,其中包括一组完整的、可复原井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陶器,这为研究夜郎古国制陶情况提供了具有巨人价值的实物资科。
(二)明朝初年工匠随军入黔对土陶发展的影响
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贵州本土陶器,如黔南平塘的牙舟陶、织金的砂陶、以及威宁的白碗窑等,都是明朝政府“移民实边”的政策影响下,大批移民涌入贵州,并带来了各地区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这些先进技术文化和贵州山地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发展的产物。
牙舟陶的具体起源时间还有待考证,一般认为明朝洪武年间,江西人杨正真建立官司衙署以后,经过几代人传承发展而成。牙舟陶历经明、清、民国等时期,由分散到集中,由副业到主业的发展,解放前当地从事制陶业的农户就有100多家,有窑48座。[1]解放初期日用陶制品发展到20多个品种,釉色有黄、白、绿、血色等四种。产品销售集中于黔、川、湘、滇、桂等省份,并远销至东南亚、南亚等国。新中国成立后,牙舟陶取得了更快发展。尤其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这个时期,一方面,当地政府通过加大投资、改革体制、拓宽购销渠道等调控手段,将众多个体作坊合并成牙舟陶厂,牙舟陶的日用品产量、品种、釉色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以牙舟陶厂倒闭为转折点,大量制陶艺人改行,牙舟陶产业日趋衰微。从事制陶业的私人作坊还有两三个,日用品年产量已和鼎盛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与牙舟陶相似,窑址集中于现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牛棚镇手工村的白碗窑也起源于明朝时期,具体产生年代学术界同样有不同意见。白碗窑的起名源于曾有彝族土司进贡当地烧制的白色陶器给皇帝,因其“半陶半瓷”且器品形制美观、色泽白净、胎体轻巧、工艺精湛而闻名于川滇黔三省交界处。根据现有史料推论可知,白碗窑早在明代或者之前已经存在制陶历史,至少在明末清初已经形成了比较大的规模生产。民国时期,当地有三分之二的农户全年以制陶业为主业。新中国解放后,白碗窑由私营转为社办。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白碗窑同样有一段比较辉煌的发展时期。在当地党委政府统筹下,由企管所指导,以个体生产经营性质为主,白碗窑年产量曾经达到20余万件。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由于大量新材料日用品的涌入,白碗窑日用陶器的生产同样受到冲击,目前,只有三户人家坚持土陶生产。[2]
织金砂陶源于何时同样也是无史料考证,但以织金建制沿革而论,起码已有350年的历史。早期由于人烟稀少,生产量小,品种也很单一,且制作粗放,仅以煮食炊具为主,尚不引人注目。民国时期砂陶的生产有很大的改进,数量和品种均有增加。新中国成立后,砂陶花样品种不断翻新,火锅有格子锅,通气锅,烙锅有凸面,平面两种,倒汗锅(蒸钵)也大小不等,鼎罐也分二筒三筒两种。[3]1955年,织金砂陶生产从个体走向集体,成立了生产合作社。改革开放后,这种生产合作社自动撤消,砂陶生产又回到了以个体户为主。
二、贵州土陶衰落的原因简析
当前以牙舟陶、白碗窑、砂陶等为代表的贵州传统陶瓷手工艺现状堪忧,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发展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将从陶器自身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探析其衰落的原因。
(一)产品自身的原因
纵观牙舟陶、白碗窑和砂陶的发展,解放前都是以家庭手工艺作坊为主要形式进行生产,以自产自销为主要的销售模式;技艺方面以父子传承或者师徒传承等传统方式继承,依靠口头传授或者言传身教的具体形式进行传承。解放后,又都曾改私营为社办,进行集中生产,并由国家统购统销,传承方式也由原来的单一的传统方式改为家族、师徒、学校等多元化方式。但二者都于二十世纪9O年代左右遇到产业发展的困难时期,从内部机制方面来看,确实是没有抓住经济体制变革的脉搏,被市场无情淘汰。首先是当时牙舟陶、白碗窑和砂陶的经营决策者,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产业发展前瞻思考,强调实用而以大量日用陶器用品为主打的产品结构单一造成缺乏市场竞争力;其次,无论是牙舟陶厂实行厂长责任制以后没有切实运用科学管理方法管理企业,还是白碗窑因主客观条件所限而由企管所指导工作、开展业务,本质上说都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降低了陶瓷生产的效率,加大了管理上的无谓开支,为产业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外部环境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趋提高,消费观念也日益变化。首先,传统陶瓷日用品市场受到如金属、玻璃、塑料等新材料制品的冲击,这些工业化大生产商品的特点是物美价廉、经久耐用,与之相比,秉承传统手工艺技法的陶瓷行业生产、销售等环节效率较低,从而导致陶瓷日用品市场萎缩;其次,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消费观念、审美情趣变化;再次,经济体制的改革引起价值取向的变化导致人才断档,以牙舟陶为例,在其鼎盛时期,既有一线稳定的陶器制作工人和手工艺者,也有省、州的艺术家,二者比例合适,但改革开放以后,有美术背景又具有创新意识的青年人才受社会价值观念影响,大多从事其它热门领域或行业,而陶器制作工人和手工艺者,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也被迫转行;最后,外部环境方面中还有个不得不提的问题,那就是原材料的稀缺,泥土、木柴等都属于不可再生材料,而国家又日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所以这也从某些方面导致了还没有实现技术革新的牙舟陶、白碗窑的近一步衰落。
三、贵州土陶发展问题的建议
我始终相信,在工艺美学里,美学如果仅仅回答一个装饰纹样同那个时代文艺思潮、审美趣味的关系,而无视陶瓷造型的每一根曲线,以及它与整体与使用的关系,所蕴藏着的美的因素,显然是不够的。[4]我们有理由相信,陶器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其自身的使用功能,在人们进入农业定居社会的时候,陶器成为了那个时期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物件。而其在以后社会的发展中还具有活力,而不至于被瓷器所完全取代,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综上所述,要保护、继承、发展甚至开发牙舟陶、白碗、砂陶窑等贵州传统陶瓷手藝,要“与时俱进”,适应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特征,才能有比较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陈梅.贵州传统陶瓷工艺的现状[J].
[2]赵轩.贵州威宁白碗窑传统陶瓷手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J].
[3]段忠贤,金颖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织金县砂陶工艺为例[J].贵阳学院(社会科学版),2009(1)
[4]杭间.中国工艺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