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5-10-21付辉

素质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语文学习兴趣小学生

付辉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对儿童的智能、意志、情感及个性性格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以下几种方法:倾注爱心,利用导言,利用质疑,自主合作,利用媒体手段等手段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学习 兴趣

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兴趣,他会让你专注于某件事,在其中可以找到情感的寄托,它会推动学生去探求、去发现新的知识,发掘人们的才智,是推动人们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会深入其中,入了迷才会钻得深,钻得深才会有所创新,以学为乐,乐学以达到会学,来实现自主发展的目的。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对儿童的智能、意志、情感及个性性格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但目前的现状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语文不积极,甚至有些学生对语文学习一点也不感兴趣。他们认为语文学习枯燥无味,上课要么写字要么读课文,一点也不真实,有的学生觉得课文中的生活和我们的实际相差太远,不太能理解。究竟是因为什么造成学生不爱学语文呢?

笔者认为,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还处于“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的阶段,教师讲课枯燥无味,教学方法单一,只注重老师讲而忽视学生的接受和反馈,这样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低效、呆板、片面、繁琐的弊端,影响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使小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厌烦情绪。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倾注爱心,使之爱学

想要让学生爱学,老师就得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小学生希望可以在充满爱的、欢快的环境中成长,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必然会取得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学生爱教师,也会进一步喜欢老师的课,甚至可能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要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主动、积极。在教学中,教师要寄感情于教学,使得课堂气氛欢快,在教学中表达对学生的鼓励、信任和喜欢。教师还要注意用亲切的称呼、善意的微笑、友好的眼神、激励的语言、启发的手势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后要经常参与到学生中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他们多交流,把自己更多的展示给学生。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呵护他们。如此,师生之间会产生浓厚的感情,学生就会喜欢上语文课,也会主动的跟老师谈话,大家共同讨论,做到共同进步。

二、利用导言,激发兴趣

导言是老师在讲授新课程之前简练的、概括性的语言。学生对一篇新课兴趣程度的高低、学习效果如何和老师简短的导语关系密切。成功的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每节课开始前都能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语,这节课就等于完成了一半,成功的导语会像磁铁把学生吸引住,使之感到新奇,上课注意力集中。导语应该根据学习内容来设置。导语的方式是多样的,如导入式、故事式、直观式、情景式等等,教师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相应的导语,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利用质疑,激发兴趣

好奇和疑问是兴趣的前提条件,也是学习重要动力。带着疑问学生学习,会更加的集中,为了解决疑团,对所学内容的会认真学习,这样,学习才会保持高效。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围绕课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学习时心中存有疑问,就会产生好奇,就会想学课文。这样,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可能。

四、自主合作,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交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合作探究地方式去学习,教学的效果是很好的。老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认真设计教学流程,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注重多种教学因素的优化,可以适当的进行分组讨论,同桌互补、互学、互讲、互听,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回答问题,注意用学生喜欢的授课方式去学生字、读课文,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表现自我的机会,把听的选择、说的权利以及想的可能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还根据小学生爱模仿的特点来设计练习。如教《比尾巴》这节课时,让学生了解文中写到的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在他们掌握对答的方法之后,让学生在思考一下,他们还知道其他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吗?然后可以按照书中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练习,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这样学生的兴致会很好的调动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同时,可以有心灵上的沟通,语言能力也能得到提高,思想得以交流。比如在识字课上,让同学之间互相讲一下识字的方法,每个人的选择方法都是略有不同的,有的说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有的就会用“减一减”的方法,还有的学生会认为猜谜语的方法识记更好,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可以互相学习新的方法,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习效率能够得以提高。

五、利用媒体手段,激发兴趣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教学手段不断的丰富,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多变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设施可以让学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果。比如教《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是,上课之初,可以先放各种小动物在一起的交谈的“说话声”,这样来告诉学生这些声音的主人是雪地里的小画家,以此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出示课件:各种小动物陆续从门洞里出来跑到雪地上,在雪地上留下自己的脚印;再显示各个脚印的不同的形状:竹叶、月牙、梅花等等,学生在脑海中会出现各个小动物及相应的脚印,从而更愉快地來学习课文,更充分地理解课文知识。如果课堂上只有文字是很枯燥的,但加上动画课件授课的效果就有显著的不同,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会增强,学习的兴趣也更浓厚,这样在在“一静一动”中学生理解课文知识,也能进一步明白文章中蕴含的道理。

六、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心灵都是纯洁的、敏感的、易于感动的,是易于接受美好的东西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量做到活教善导,尽可能的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给调动起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学生会对语文的学习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立青.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1.

[2]段海英.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10.

猜你喜欢

语文学习兴趣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激发小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激情的新途径探析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