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大型综合商业中心动线与空间设计研究

2015-10-21张国林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商业中心空间设计

张国林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型综合商业中心成为投资者热衷的领域。当前大型综合商业中心空间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商业街形式、以大型购物为主的形式和小型主力店为主的空间形式等。为了优化商业中心空间布局,合理利用空间,更好吸引消费者,应加强对商业中心动线与空间设计研究。本文即对该命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关键词】商业中心;动线;空间设计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型综合商业中心,集娱乐、休闲与购物消费于一体,方便了市民的生活,促进了内需[1]。为了更好利用商业中心空间,对空间进行优化设计是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从外部动线设计和内部动线设计两个方面分析了商业中心的空间设计。

一、商业中心空间形式与动线

当前,商业地产投资成为投资者热衷的领域,商业中心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种是以商业街为主的空间形式,功能为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与休闲需求,比如咖啡店、24h便利店和洗衣店等,服务对象为社区与街区居民;第二种是以小型主力店为主的空间形式,功能是满足人们日常采购的需求,比如百货MALL,服务对象为8km以内的消费者;第三种为大型购物商业中心为主的空间形式,可满足消费者的休闲、娱乐和购物等多重需求,面积通常超过10万㎡,包括体育健身、百货商场等[2]。在商业中心设计中,重点内容为动线设计,通过优化动线设计,可使商业中心创造更多价值。

商业中心动线是指人们与室内室外串联的步点,将室内外的步点联动起来就是动线。商业中心空间中的动线设计,分为内部动线设计、外部动线设计。通过动线设计,优化组合“垂直交通”、“共享空间”、“独特商业空间”和“外部节点及广场”等,为商家经营提供空间条件上的保障。一般而言,商家的销售额与客流量呈正比,优化客流量动线,可增加消费者经过商店的频率,进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所以,对于商业中心來说,动线系统设计必须保证合理优化,以为商家的经营奠定基础条件。

二、商业中心外部动线设计

(一)外部交通联系

商业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外部人流的结合与交通的易达性。通过完善外部联系通道,实现与外部交通运输网的完美对接,可扩大中心的辐射范围,方便潜在消费者到达。当前,外部交通形式分为轨道交通、公交车、自驾车和步行等多种形式。

轨道交通的人流最大,可促进商业发展,商业中心外部动线设计应注意与轨道交通的联系。而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自驾车成为一种普遍的购物方式,为了保证商场的人流,应设置足够的停车位,比如可将地下室开辟为停车场。步行或非机动车,通常位于市中心的消费者选择步行或非机动车购物,设计中应重视商业中心出入口设计,可通过营造景观来吸引顾客。

对客源交通形式进行有效分析,并合理优化人车聚散空间,为外部交通联系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外部商业辅助空间设计

外部商业辅助空间包括商业广场、停车场、外部行人动线及消防动线等几部分。为了增加商场客流量,应重视此部分设计。

停车场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自驾车顾客的易达性,对消费者的购物选择也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应重视停车场的设计。在设计时,注意将停车场出入口设于非主干道路上,采用单进单出形式,并实现人车出入口的分离,且使用效果好的收费系统,节省车辆的出入时间。

外部商业广场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为消费者提供休息的场所,二是也可作为室内商业中心的延伸,开展一定的商业活动,比如设置餐饮、娱乐项目等,提高局部商业价值。商业广场应与室内出入口相联,为人流动线的交通枢纽,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空间体验。外部行人动线设计,坚持快速、方便和直接原则,另外一个原则为分流[3]。其中,一般处理分流的方式为平面分流,但立体分流的效果更佳。如果商业中心有大型停车场,则可作为商业中心的有益补充。

而对于外部后勤与消防动线的设计,重点是可在紧急状况下,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与疏散。在消防动线设计上,应遵循除疏散楼梯外,后勤走道、屋面和商业内街均为消防疏散安全区域原则,并尽可能将疏散楼梯设置在不影响店铺的位置,且不宜设置在“金角”、“银边”等位置。

三、商业中心空间的内部动线设计

对于大型综合商业中心来说,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便分析了周围的交通状况,已经将交通体系视为商业中心运营的客观条件。与外部动线设计相比,空间内部动线设计显得更加重要,在设计应,首先需要从总体上考虑商业各业态的平衡,尽量使所有店铺均可获得最大的客流量。内部动线设计主要是人流组织设计,核心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分析人流步行特征、购物逛街的心理模式;第二是通过设计,提高设置的主力店对人流的带动作用;第三是优化设计人流的平面、竖向流动,合理设置引导人流的交通设施;第四是优化走道、中庭设置,应保证这些节点元素的有机串联[4]。

为了顺利解决内部动线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在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严格控制面积,按照店铺的营业规模、业态特征等,严格控制业态面积,并计算动线中的比例;二是最长动线原则,为了保证人流最大限度通过店面,应坚持最大动线原则,优化顾客的购物路线;三是易达性原则,将走道与各个单元相连接,实现各个单元的可达与可视,并优化洗手间、收银台等设置;四是空间节点聚散原则,中庭具有增加店铺沿街面、聚散人流和延长动线的作用,可通过优化空间阶段,强化中庭作用,使其成为动线的核心枢纽[5]。

商业中心内部动线设计包括楼层间垂直楼梯、入口、大堂及室内中庭等各部分的动线设计。在设计内部动线时,应将合理布置业态作为设计的前提,按照各个楼层与位置,合理布置商业业态,并同时注意商家租赁面积与租金体系的平衡。通过建立最低风险与最高利润的平衡点,得到最佳的投资回报方式,尽可能提升利润空间。

垂直动线是指运输人流的电梯设计,包括垂直电梯、自动步行梯和自动扶梯三种。通常,电梯与自动扶梯的数量由商场的人流大小和面积大小来决定,设置于过道衔接位置的空间地带。其中,自动扶梯通常采用交叉式剪刀梯形形式,以便行人顺利到达每层。室内节点主要包括休息点、功能转化处、汇聚点和小广场等,通过优化室内节点设计,可激活各个店铺。按照性质的不同,商业动线的节点分别承担着转化、聚流和分流等作用,所以理应重视室内空间节点的设计。

在设计中,中庭为购物中心焦点,人流集中,而且人流量比较大。所以中庭的设计应重视垂直交通是否可促使人流向上流动,这是决定上层店铺客流的关键。优化中庭设计,可提升购物中心对顾客的吸引力,实现最佳的效果。

结语:

大型综合商业中心内外部动线的设计,与周围的交通条件、人流大小、业态分布、物业规模和商业楼层数量等密切相关。为了更好提升商业中心的吸引力,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应优化商业中心动线设计,为消费者营造一个便捷的、高品味的、舒适的购物环境,增强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提升其购物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董高翔.大型综合商业中心动线及空间设计[J].城市建筑,2013,23(04):20-22.

[2]雷雨.购物中心中庭空间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0.

[3]刘利巧.垂直型购物中心功能建构与空间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3.

[4]杨佩英,段旺.以商业为主导的地下空间综合规划设计探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2(21):1147-1153.

[5]李泳.商业步行空间设计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21):186-189.

猜你喜欢

商业中心空间设计
商业综合体中的儿童娱乐空间设计研究
《室内空间设计》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能产品在居室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SOHO模式下的现代办公空间设计—婚庆展示区效果图》
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
电子商务冲击下城市分区中心商业中心的服务门槛人口与居住密度研究
刘鑫、叶满波、刘颖空间设计作品
树脂绝缘干式电力变压器安装的技术要点剖析
我国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南京商业中心演化与布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