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参与文学传播动因考察
2015-10-21张雯婷
张雯婷
摘要:古代名人们凭借其卓越的才识、文坛的显赫身份以及政治的权威地位,在参与文学的传播中,往往表现出巨大的传播效应。包括文学自我传播过程中的创作主体以及文学他者传播过程中的受众传者。前者因其自身具有某些社会显著知名的因素,影响着自我作品的传播深远度;后者主要是那些在文坛、政治等领域具有显赫身份的人士,在他人文学传播过程中往往起着“意见领袖”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左右着文人及其作品的更大范围传播,本文针对古代名人参与文学传播动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古代名人;文学传播;动因
中国古代文学在其几千年的传播中,有太多的因素促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得以传承与保留。而名人们的亲身参与,也是诸多因素中的一环。其中既有作为创作主体与传播主体相结合的自我传播,也有传受双重身份下的他者传播,无论哪种情形,均活跃着各类具有显著知名因素的传播者。
一、社会理想动因
1.传播文化
在我国古代文学传播过程中,不少的文化名人充分发挥自己掌握的知识优势,积极投身文化知识的传播,使得中华文化得以传承与繁荣。《诗经》在状物或抒情时,也包含一些名物知识和农事生产、季节变化、衣食、战争、文化礼仪教育等多方面的生活知识内容,被认为是上古社会的百科全书。在《诗经》的传播过程中,孔子提出要把诗三百篇作为博物知识课本,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诗》中多记鸟兽草木以起兴言志,故学《诗》至少能习得不少名物知识。西晋陆机通过编撰《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对《诗经》中记有的许多动植物名称加以专门注疏,这样人们既对《诗经》的理解变得相对容易,在博物知识的接受上也相应增加。春秋战国时期,“诗三百”被广泛用作教材,整个社会出现学诗、用诗的风气,进一步扩大了其传播范围。
2.讽喻劝谏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不少关注社会兴衰的有识之士,面对激烈动荡的时代,为使他们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改革意见被上层所信用,纷纷著书立说,讽喻劝谏,以文章和说辞来干预国家政治,形成广义的文学传播。
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墨子、孟子等诸子游说活动中产生的文学,大多具有讽谏说服的教育功能。如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劝导人们重仁、尚礼,墨子劝导诸侯兼爱、非攻,孟子游说诸侯施行仁政,庄子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苏秦、张仪劝说六国合纵连横,荀子则是劝人为学。
汉代具有“劝百讽一”的大赋传统,这一传统在后来的诗歌或文章创作中也得以发扬,文人们借诗文以反映民生疾苦,对统治者们施以讽喻劝谏之语。西汉贾谊的《过秦论》、晁错的《论贵粟书》都有谏诤时政的动机;唐代白居易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社会理念下,创作了《秦中吟》等“使权要者扼腕”的干预时政之文章;柳宗元的《临江之麋》《黔之驴》等作品,则是其在各地为官期间有感而发的政治讽喻诗。在讽喻劝谏的传播动机下,中国古代诗赋文章的深远传播得到有力的推动。
二、兴趣爱好动因
1.对风雅韵事的尚奇心理
人们天生的猎奇心理,在传播领域的表现之一,则是对名人传奇韵事的好奇心理。伴随着对人的因素的关注,有时会刺激到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宋·杨湜《古今词话》记载一段趣闻:秦少游寓京师,有贵官延饮,出宠姬碧桃侑觞,劝酒惓惓,少游领其意,复举觞劝碧桃。贵官云:“碧桃素不善饮。”意不欲少游强之。碧桃曰:“今日为学士拼了一醉。”引巨觞长饮。少游即席赠《虞美人》……阖座悉恨。贵官云:“今后永不令此姬出来。”满座大笑。碧桃对秦观情有独钟,秦观心领神会;两者的互动自然引起在场所有人的妒恨,“今后永不令此姬出来”则是解嘲嫉妒之语。有此艳趣之事,《虞美人》得以引起更多读者关注。
一篇作品,如果有涉及有关名人的创作本事或传播本事,往往能够吸引人们的好奇之心加以关注,进而促进作品传播。《本事诗》、《本事词》、《唐诗纪事》、《宋诗纪事》、《词林纪事》之类著作,多记有一些传闻轶事,以故事性与传奇性等元素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从而带动作品的有效传播。
2.对卓越才干的尊崇信服
人们普遍对有高尚人格魅力与卓越才干的人持有尊崇信服的心理,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的可信度决定了传播效果的优劣。“意见领袖”在其具备领导资格的领域里往往被公认为是见多识广或称职能干的人,他们的人格魅力和高深创见使其提出的意见比普通人更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能在公众中产生一呼万从的感应。
韩愈《为人求荐书》所说的“伯乐一顾,价增三倍”,就充分说明了传播接受中“意见领袖”的话语优势。事实上,一般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很难摆脱从评论家那里获得的先入之见,必然会参照评论家的说法对作品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即使一度籍籍无名的作家,一旦受到“舆论掌门人”的揄扬,便会引得人们竞相推毂,从而在文学史上获得一席之地。宋人曾季狸《艇斋诗话》有云:“前人论诗,初不知有韦苏州、柳子厚;论字亦不知有杨凝式,二者至东坡而后发此秘,遂以韦柳配渊明,凝式配颜鲁公,东坡真有德于三子也。”292韦应物、柳宗元的扬名之路,正说明意见领袖在读者中的强势影响。
三、个人名利动因
1.谋划仕途
在古代,学子们发奋诵读经史、习文做诗的原初动力似乎来自书中之“千钟禄、黄金屋、颜如玉”。能借文扬名,从而跻身仕途,甚至闻于天子,成为古代文人的普遍心态。
四十余岁的孟浩然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语意双关、含蓄表达了自己不甘闲居并希望张九龄予以引荐而出仕济世的愿望。杜甫虽说“独耻事干谒”(《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却向唐玄宗进献《雕赋》和《三大礼赋》以期得到赏识与重用。苏东坡进献《上神宗皇帝万言书》的时候,他真正的意图或许并不仅仅止于文学。更典型者如李白,尽管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激愤与感慨,但四十二岁之龄受到唐玄宗的征召入京,也不禁发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之语;在不被重用之时,更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纵观其诗行,吟咏之中终究激荡着强劲的“谋帝王之术”的功名之心。汉武帝喜爱辞赋,曹操雅爱诗章,唐朝以诗文取士,凡此种种,引得众多文人为登科入仕而留下大量优秀之作。知名文人因功名之心、利禄之欲而积极投身于诗文传播,客觀上也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2.求文扬名
文人为文,期待作品受到大多数人的称许而扬名于世,当是最为朴实的动机。而当仕途不通,退而著书为文,通其道于世,实乃合情之选择。古代著名文人重视通过自述、自注等方式来促进自己作品的接受与传播,以求诗文扬名于世,体现出强烈、自觉的主观传播意识。元好问在其《论诗三十首》云:“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既表现出他特别在意后世之人对自己诗歌的评价,也反映出他对自己作品能广泛流传充满了自信。在其《南冠录引》中嘱后人传存其作,“违吾此言,非元氏子孙”。其存史留名意识、立言传世的思想得到鲜明体现。
范晔在《后汉书》自序中写道:“既造《后汉》,转得统绪。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含异体,乃自不知所以称之。”范晔对别人的著作总是不甚满意,唯有自己的作品含有精意深旨,几乎无一多余的字,变化无穷,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称许它!范晔为文扬名的心态在此显露无遗。
总之,古代名人参与文学传播动因包括很多方面,通过注释考订、诗文选本、评点论争、聚徒讲学、题跋作序、行游隐逸等传播方式,他们也因存有卓越的影响力而为世人关注乃至尊崇。
参考文献:
[1]杜刚.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中名人效应原因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5(08).
[2]杜刚.古代名人参与文学传播动因考察[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2).
[3]聂春艳.当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浅议[J].自由谈,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