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农民工工资趋同现象分析
2015-10-21吴梦娇
吴梦娇
【摘要】 近几年,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难的困境后又面临着起薪与农民工平均工资趋同的压力,“大学生不如农民工”的社会舆论日趋盛行。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对该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求该现象对个体教育决策的影响。最后从政府政策角度分析如何来提高个体的教育积极性,同时有效避免由教育不平等所产生的社会分化。
【关键词】 应届大学毕业生 农民工 工资趋同 人力资本 教育投资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就业市场上,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相对有限,而每年应届毕业生数量也很庞大。此时,劳动力处于买方市场,大学生在与企业的“博弈较量”中处于劣势。有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起薪从2003年起开始持续下降。
与大学应届毕业生相比,掌握了某种专门技术的农民工,尤其是从事条件艰苦工作的农民工群体,在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的缺口却很大,各地“民工荒”的现象屡见不鲜,农民工工资不断增长。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相较于大学应届毕业生可能会更高。
因此,无论是从就业难易程度比较,还是从平均工资的高低水平的角度比较,“大学生不如农民工”的社会舆论都被广泛传播。尽管这一舆论有着很大的片面性,但大學毕业生与农民工月平均工资趋同的现象已成事实。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和农民工平均工资的差距逐步缩小,也反映高等教育回报率逐步降低的现状。
二、原因探究——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
教育、工作经验、健康等劳动者工资的微观决定因素构成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关注点。其中,教育(学校正规教育)和经验(“干中学”)的质量而非数量决定着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和企业用人标准。教育和经验均可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个人人力资本的发展,两者之间也存在替代和互补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与工资呈正相关。雇主作为理性人,自然会做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决策,更愿意选择人力资本水平高的求职者。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二者人力资本水平的差距缩小解释了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工资趋同的原因。
大学生接受学校教育,获得了一般人力资本,而其人力资本的存量在宏观层面上取决于高等教育的质量与高校生源的素质。由于高校的扩招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师生比逐步减小,生源质量和师资水平低下使得大学生获得的一般人力资本水平降低。另外,当大学生工作后,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培训帮助其尽快完成角色切换,以获得企业特殊人力资本。其中高培训成本会促使雇主优先选择有经验的员工,而农民工凭借自身的经验优势弥补了教育不足的限制,这也符合社会公平分配理论。此外,农民工的高流动性进一步提高了其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也进一步减少了与大学生群体的人力资本差距。
三、工资趋同对个体教育决策的影响
1、教育的功能与收益
大学毕业生与农民工月平均工资趋同的现象使得社会对教育事业提出了质疑,脑体倒挂、知识贬值、“读书无用论”的舆论使得部分低收入家庭放弃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这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在代际间的延续。高校的扩招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人们开始怀疑教育的功能和其所带来的收益,而社会阶层结构的日趋定型,使得社会底层人群希望通过教育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愿望变得更难实现。
尽管教育的回报率不断降低,可教育对收入和阶层地位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根据陆学艺等人的调查显示,现今中国的教育回报率大约为6%~7%,即多受一年教育收入增长6%~7%。吕新强认为,教育有利于促进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教育是推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的动力,也是社会中下阶层者改善自身经济资源劣势的最直接的手段。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钱民辉教授认为,人的社会化和选择分配都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实现的,教育过程不是一个平均分配的过程,而是一个因材施教的过程,是一个学而分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择优劣汰的过程。
2、工资趋同对个体教育决策的影响
个人对教育的投资决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会受到上述工资趋同现象的影响?张俊浦在对西北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做影响因素的分析时得出结论:在目前的教育政策和社会形势下,打工、上学收费、大学生找工作难、教育的政策法规等各项社会因素对家庭教育投资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并不显著;家长的民族、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等自身因素才是直接影响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状况的因素。岳昌君等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做实证分析后也认为,学历、专业学习成绩、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和学校性质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最关键的因素。学历层次越高起薪就越高,这符合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假设,表明我国人才市场健全的一面。因此大学生应从自身角度加以反省,在学校的帮助下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增加自己的人力资本水平,而不是受到与农民工工资趋同的影响而放弃受教育的机会。
本文认为,现今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起薪与农民工平均工资趋同的现象并不意味着投资教育的非理性。工资趋同,是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改善和人力资本得到更有效利用的反映,说明市场对中国的劳动资源起着主导作用。从理性选择理论角度来看,理性的经济人总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也会做出使其收益最大化的投资策略。教育作为一种投资,理论上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家长会综合各种因素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做出最理性的选择。人力资本理论的普及也激发了家长对孩子人力资本培养的积极性。人力资本在生活中日益突出的作用直接刺激了居民对教育投资的热情。社会公平理论也影响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投资决策。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投资一直在寻求社会公平,当发觉自己的教育投资因为各种因素而不能得到足够的报酬而失去公平感时就会改变选择,试图恢复公平感。教育所带来的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会影响个体的一身。教育作为一项具有收益的迟效性、递增性、长期性和多方面性特征的人力资本投资,是需要理性对待的,不会轻易受到工资趋同现象的影响。
3、工资趋同现象的思考
本文认为,尽管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低,但这并不能反映其未来的潜力。大学教育投资具有长期收益,因此我们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这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失衡。刘士杰也在实证分析中提出,人力资本水平对工资的影响随着收入分位数的提高而提高,说明收入水平越高的工作,其人力资本的回报率越高。从长远看,大学生的高等教育投资收益会在其日后的事业发展中逐步得到体现。因此我们可以推断,个人贴现率越高的大学生更注重未来,从而也更愿意接受高等教育,其日后的投资收益也会更高。
另外,高等教育为大学生带来的收益远非经济效益。农民工的薪资增加是其身价回归到预期劳动与贡献相匹配水平的进步,但其工作背后的艰苦是大多数大学生难以接受的。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只有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劳动者才更有可能进入主要劳动市场。而身处次要劳动市场的农民工在不稳定、临时性强、环境差、收入低的工作上得到的补偿性收益则成为了大学生的隐性收益。这要求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知识是不贬值的人力资本。教育这种投资行为所带来的消费性收益更是不能以货币进行衡量的,通过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能力素质等会使其受益一生。
四、政府的政策引导
政府作为国家教育投资的主体,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教育的回报率。首先应加快经济建设,促进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在健康的经济环境下政府需要转变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市场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需求。其次,要在保持高等教育规模适度增加的同时,尤其注重减缓高校扩招的速度,使得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增加大于供给量的增加,从而达到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再次,要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提高师生比,鼓励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特长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另外,政府应尽快消除不利于人才流动的各种体制性障碍。
在教育投资方面,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深化高等教育投资领域改革,促进多种形式的优质高等教育发展。要加大对高校人力资本的投入,创新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优化高等教育投资结构,发展各种类型的优质高等教育,加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另外,在注重量的同时政府更要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从制度性因素入手,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例如增加国家教育投资资金;完善教育经费的筹措体制,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调整教育经费在各级教育中的分配结构以及加快国家教育管理改革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等,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
最后,政府要积极鼓励实施教育资源的均等化。10年前已经有学者验证了“教育具有维持社会不平等的功能”这一假设。而2004年的研究显示,教育收益率在过去二十多年不升反降。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这其中很大部分是来自农村和城镇中下层家庭。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中上层阶层集中,成为社会不平等扩大和社会层化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之所以不能像过去那样发挥明显的社会阶层合理化的功能,一方面是社会不平等造成的,另一方面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平等问题。因此,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 吴克明、王平杰:大学毕业生与农民工工资趋同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0(3).
[2] 汪海燕:经验对教育的替代与互补——个人最优受教育时间的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7(5).
[3] 李海涛:近十年来我国教育与社会分层研究综述[J].知识经济,2012(14).
[4] 张俊浦、李燕琴:西北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影响因素分析——以甘肃农村为例[J].河西学院学报,2008(3).
[5] 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11).
[6] 劉士杰:人力资本、职业搜寻渠道、职业流动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基于分位数回归和OLS回归的实证分析[J].人口学刊,2011(5).
[7] 柯佑祥: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的困境与出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
[8] 李玲: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低贡献水平的成因分析[J].财经研究,2004(8).
[9] 王春光:知识还能改变命运吗——教育对推动阶层结构合理化的意义探讨[J].人民论坛,2014(1).
(责任编辑:张琼芳)